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1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5号线顺义站—石门站区间为盾构隧道.线路从顺义站引出沿府前西街向西至石门站,区间左线以85.5°、右线以87.9°斜度向下分别穿越京承铁路框架桥(埋深约14m),平面为直线,竖曲线为5.7‰的下坡.下穿京承铁路框架桥距离约44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顺义站—石门站区间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1杂填土、②1粉质黏土、②3细中砂、⑥粉质黏土、⑦2粉西砂.区间线路赋存3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和层间水(三).上层滞水(一)水头埋深2.1~6.5m,含水层为粉质黏土②1层;潜水(二)水头埋深11.5~19.5m,含水层为细中砂②3;层间水(三)水头埋深23.5~27.0m,含水层为粉细砂⑦2层.盾构主要穿越地层为②1粉质黏土层和②3细中砂层,位于上层滞水(一)和潜水层(二)之间.

  • 标签: 下穿京承 京承铁路 地铁隧道
  • 简介:以包头至西安铁路通道大保当至张桥段新宝塔山隧道进口下穿延安绕城公路设计为依托,分析了明洞衬砌结构计算的受力情况,介绍了隧道洞口的施工组织情况,希望能为明洞衬砌设计以及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隧道下穿 明洞衬砌设计 受力分析
  • 简介:以深圳地铁9号线上梅林站一梅村站盾构隧道区间始发阶段采用钢套筒始发并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背景,系统阐述钢套筒始发技术特点、工作原理、操作流程、控制重难点等,为后续盾构法隧道采用钢套筒始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地铁 盾构隧道 钢套筒始发 下穿既有线
  • 简介:针对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需要穿越地面建筑物的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包括计算参数的选取、计算工况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掘进施工参数和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在后续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加强地面和洞内的施工监测,做好施工的动态信息化管理,确保盾构顺利穿越地面建筑物.

  • 标签: 盾构隧道 有限元分析 监测
  • 简介:随着地铁建设的日益发展,地铁线网越来越密集,大量的新建地铁线路需要穿越既有线或其他建筑(构)物.目前穿越既有线的施工技术大致可概括为盾构法穿越、注浆+矿山法穿越、冻结+矿山法穿越和托换法穿越等几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在既有结构和下穿结构之间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保证穿越时既有结构的安全.当下穿结构开挖断面尺寸较小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不留或少留间隔土下穿,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但对于大跨度双层车站零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工程实例很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结合长春的一个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区间隧道工程,对采用平顶直墙洞桩托换法进行下穿施工的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下穿既有线 大跨度车站 方案研究
  • 简介:详细介绍无锡地铁1号线10标段盾构区间下穿古运河和耕读河河道段的工程概况、下穿河道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求、需要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及施工中需要准备的应急抢救措施等。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 标签: 地铁工程 盾构施工 下穿河道工程 施工技术
  • 简介: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较多,而斜拉扣挂法由于每一吊装段即与上段固结,在整个悬拼过程中,拱肋施工的稳定性、安全性将大为提高;而且由于采用了更精细的施工控制,扣索索力调整频率也大为减少,而且各扣索的索力相对较均匀,使施工更为简便.斜吊斜扣施工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施工方法,将成为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发展的趋势.

  • 标签: 斜吊斜扣施工 半穿式钢管拱 施工
  • 简介:南水北调总干渠暗涵下穿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隧道开挖顶部距车站底部仅为3.667m,工程施工存在较大风险。为确保穿越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的结构和运营安全,对正在运营的地铁五棵松站的隧道结构、轨道结构进行专项监测.在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展基础上.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测点布置及数据处理、监测工作实施情况、信息反馈及报警制度进行全面分析,最后详述监测及分析结果。实践证明,专项监测工作的实施确保了既有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的安全运营.

  • 标签: 暗涵隧道 下穿 五棵松地铁站 专项监测 安全运营
  • 简介:包头至西安铁路通道的新九燕山隧道是时速200公里双线段的重点控制工程.九燕山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洪市沟二号隧道施工中,有效控制施工开挖爆破,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为顺利通过的重点控制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九燕山隧道下穿段的设计概况,实施方案、监控量测,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 标签: 隧道 近距 下穿通过
  • 简介: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区间采用矿山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保证既有4号线运营安全,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既有4号线的隧道结构及线路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快速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保障了新建6号线的顺利下穿和既有4号线的运营安全。

  • 标签: 地铁 下穿既有隧道 运营线路 远程监测
  • 简介:通过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城际高铁的差异沉降和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进行连续自动化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自动化监测 差异沉降 水位 高铁 监测
  • 简介:新线下穿既有线问题对广州地铁在建线路的土建安全、投资、工期和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广州地铁6、2号线海珠广场换乘站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中,控制了6号线下穿2号线工程过程中的土建施工风险。

  • 标签: 地铁 下穿既有线 有限元 分析
  • 简介:以某城市富水砂层中新建暗挖法隧道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工程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富水砂层中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关键技术,对几种可行的地层预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工程实践表明,首次在富水地层密贴下穿工程中采用的水平MJS工法(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加固技术,可有效提高土体自稳能力、隔断承压水,减少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MJS工法 富水砂层 密贴结构 暗挖隧道
  • 简介: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桥梁与隧道建设管理新技术暨大连地铁5号线“超级穿海”工程观摩交流研讨会于2018年8月24日在大连召开。会议为切实加强我国现代工程管理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等“五化”要求,并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方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运输工具、交通运输信息化等互联互通的进一步融合,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产业技术及产品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飞速发展。

  • 标签: 地铁5号线 现代工程 建设管理 新技术 大连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