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愈来愈受到重视.以陕西某岩溶地区的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析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和水动力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精细刻画库区复杂岩溶通道的空间形态,测算了潜在岩溶渗漏通道的渗漏量.结果显示,水库建成后,三个岩溶通道会发生严重渗漏,其中/一线天0渗漏量最大,为4058189m^3/d,坝基和黑松梁渗漏量分别为3564169m^3/d和3085123m^3/d,在施加防渗帷幕措施后,各个岩溶通道的渗漏量明显减小.

  • 标签: 水库渗漏 岩溶介质 数值模拟 抽水蓄能电站
  • 简介:衡水湖是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的一个人工湖泊,水源供给主要靠外流域调水。水体相对静止,水量交替缓慢,来水量水质复杂多变,对湖水水质影响较大。为净化水质,衡水湖采用以水生植物进行水质净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来水量水质、湖水水质监测,分析水生植物对氮、磷物质的净化作用;在不同水生植物区进行取样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净化效果最好的是沉水植物区,依次分别为荷花区、蒲草区、芦苇区。水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

  • 标签: 湖泊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 净化水质作用 衡水湖
  • 简介:依据安徽省109个雨量站197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综合运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建立区域旱情指数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逐步缩小时间尺度的方式,对安徽省1978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修正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由于充分考虑了前期降水的累积效应,其分析逐日干旱结果符合实际情况;(2)区域旱情指数法是确定干旱过程起始和终止的有效方法;(3)安徽省1978年发生春、夏、秋三季连旱,干旱持续253d,其中,4月4日-8月11日连续130d全省旱情最重,在5月3日全省75%的耕地旱情等级达到重旱以上.

  • 标签: 特大干旱 旱情重现 降水量 时空演变
  • 简介:基于含水层中水体振荡时的阻尼特性和含水层的渗透特性两者具有等效性的特点,所提出的自振法试验,是一种全新的水文地质快速勘探技术。该方法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与常规抽水试验相比,试验设备轻巧,试验周期较短,自动化程度高,试验成本较低。通过对比试验,该方法所测得渗透系数与常规抽水试验渗透系数数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 标签: 自振法试验 抽水试验 渗透系数 研究
  • 简介:堤基管涌是汛期堤防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渗透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堤防工程和堤防保护区内生命财产安全。堤基管涌因其隐蔽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其发展机理和破坏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经验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这四类主要研究方法分别评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管涌研究水平的现状和管涌防治工作的需求,提出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 标签: 堤基管涌 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 简介: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与合理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解释了水平衡测试的定义及开展测试工作的依据,分析了水平衡测试参数之间关系,介绍了水平衡测试的方法,结合承德市中心医院水平衡测试实例,分析其用水现状,为制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量指标,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为今后节约用水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标签: 水平衡测试 参数 标准 应用
  • 简介:普遍认为,在较小的模型上进行试验来准确地预剖原型水力机械的运行特性是必要的。模型试验采用的雷诺敷小于原型的雷诺数,因而得出显著不同的运行特性,这就是通常所指的“比尺效应”。因此,必须把模型试验的结果按比例增大。在过去只对效率比例增大给于了广泛注意,但是,即使在本文中,仅按理论根据由模型效率预测原型效率仍然不可能达到要求的精度。

  • 标签: 水力机械 比尺效应 模型试验 比例 雷诺数 效率
  • 简介:分析了水域自净过程的特点,不同水域纳污能力的计算模型及其参数选取,并应用于实例,同时指出了水域纳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纳污能力在当今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在水环境保护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 标签: 纳污能力 模型 水资源管理
  • 简介:结合郑州市107辅道(东三环)快速化工程一、二标段施工情况,从预制箱梁梁场选址、规划、建厂,到生产、存储、运输等各方面进行技术总结,对相关技术因素、关注重点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具有实际价值的控制点,以便对其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预制梁场 规划 建设 控制点
  • 简介:《膏浆封闭、自下而上、高压脉动劈裂灌浆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是水电三局依托托口水电站工程研究完成。托口水电站工程地质结构具有软硬不均、裂隙发育、节理密集、溶蚀疏松、岩溶发育、中等透水等多种组合的复杂地层,采用常规工艺的方法施工,易出现孔内塌孔埋钻、灌浆不起压、耗灰量大,从而存在施工进度极其缓慢的技术难题。且该类地层孔内的沉渣对灌浆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灌浆效果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采用“膏浆封闭、自下而上、

  • 标签: 劈裂灌浆技术 封闭 研究成果 应用 脉动 高压
  • 简介: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库异重流的形成条件、持续运行条件、排沙能力等进行了讨论;结合2001~2006年期间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异重流排沙实践,分析了水库异重流潜入时坝前水深、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水流流量、历时、出库水流流量等因素对异重流排沙比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小浪底水库洪峰流量的增大,异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减小,库底比降增大;当水库水流流量较大、历时较长、出库水流流量较大、坝前水位较低、异重流潜入点距坝里程较短、潜入点至坝前库底比降较大时,水库排沙比较大。

  • 标签: 水库 泥沙淤积 异重流排沙 水库排沙比
  • 简介:关联规则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现结合水文长期预报的特殊性,将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方法应用于径流长期预报中。根据预报目标初选出预报因子,构成长期预报事务数据集。然后将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对离散化后的数据集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满足事先设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强关联规则,解释规则并建立模型。以嫩江江桥站汛期径流长期预报为例,挖掘出满足要求的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着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和江桥汛期径流的关系,说明了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方法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可行性。

  • 标签: 海温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长期预报
  • 简介:从小浪底水库库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入手,研究了库区8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确定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价指标对应的相对权重,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模型得出各个评价单元相应的生态环境脆弱性量化值。评价结果将其生态环境分为5类:极端脆弱区(济源市)、严重脆弱区(陕县、新安、夏县和平陆)、中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垣曲市)以及潜在脆弱区(渑池和孟津)。生态脆弱性指数排序为济源〉陕县〉新安〉夏县(平陆)〉垣曲〉孟津〉渑池。

  • 标签: 生态环境 层次分析法 小浪底 生态脆弱性
  • 简介:湖北汉江流域已形成大规模梯级水库群,为了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群联合补偿调节的优势,实现水电站最优经济运行,本文对湖北汉江流域水电站群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各电站之间的水力和电力联系,在常规调度图模拟及传统优化调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AMS平台的非线性规划法以及基于可行空间搜索遗传算法,制定复杂混联水库群的发电优化调度规则。优化效果显著,充分体现水库群优化调度作用,为湖北汉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的实际调度提供最佳的指导和方案。

  • 标签: 优化调度 汉江流域 水库群
  • 简介:耦合降水集合预报信息与水文模型是水文预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大气运行初始条件及模式的不确定性数值降雨预报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基于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FS)提供的1~8d预见期的降雨集合预报数据,研究了基于扩展型Logistic算法和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发展的5个统计后处理模型对淮河流域息县子流域GFS预报降雨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5个模型对GFS预报降雨均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但随着预见期的增长,各个模型的校正能力呈衰减趋势。总体而言,相较于基于扩展型Logistic算法的3个模型,基于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的2个模型具有更优的校正能力。

  • 标签: 集合降雨预报 集合后处理 扩展型Logistic算法 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 GFS
  • 简介: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Et益显现,河流健康问题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河流健康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回顾了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状况,提出目前河流健康评估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其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河流健康 内涵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