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的资料,其中丘脑痛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1例,均经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予运动皮质10Hz的rTMS(1000次刺激)治疗,每个疗程5d,共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来评估疗效。结果全部疗程结束后,疗效满意3例,疗效差l例。疗效满意病人中,随访1年后复发2例。副作用为治疗期间头面部轻度疼痛1例。结论rTMS对部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尤其是面部和肢体疼痛的病人。但其疗效不持久,可作为运动皮质电刺激的测试方法。

  • 标签: 疼痛 神经病理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6.67%)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肌肉 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神经肌肉刺激器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80名临床血液循环疾病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患者40人,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普通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刺激器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机能指标、血液机能治疗等。结果:在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肌肉刺激器 血液循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在临床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均接受TMS治疗。观察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7d、14d、30d和90d,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TMS治疗在神经内科医治方面疗效显著,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和生活能力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经颅磁刺激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引起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34例患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不深、早醒延长、入睡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早醒延长、睡眠不深以及入睡困难的情况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改善患者情绪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刺激治疗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脐针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11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04月至2022.03月到我院治疗的失眠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脐针治疗,55例)与实验组(脐针+脑电仿生电刺激,5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在临床疗效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PSQI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针+脑电仿生电刺激用于失眠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重复经颅磁伪刺激治疗,观察组(n=30)实施重复经颅磁真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32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性运动功能训练+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对于对照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性运动功能训练,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肌电图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实验组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肌电刺激对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况,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性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技术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这为多种疾病损伤后大脑重塑的多尺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数据,并为神经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功能性神经影像(EEG、fMRI、fNIRS)和神经调控技术(TMS)的组合,阐述了这些组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它们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基于这些组合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假肢等尖端技术,有望对疾病后神经回路重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为神经康复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 标签: 功能神经影像技术 经颅磁刺激 神经康复
  • 作者: 费鑫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物理治疗中心  浙江湖州  3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rTMS、NMES治疗,并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NMES治疗;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FOIS、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rTMS、NMES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吞咽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在2018年发布的《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意识康复技术部分中提到正中神经刺激与经颅直流电刺激均可以促进患者意识神经网络恢复重建,目前对于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正中神经刺激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经颅直流电刺激和正中神经刺激在意识障碍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意识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正中神经电刺激
  • 简介: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山东省体委召开体育仪器鉴定会,对体委主管课题“神经肌肉多功能测试”和所管课题“水下体脂测试”的研制进行了技术鉴定。省体委吴一忠付主任,国家体委科教司付翠美处长,省科委成果处丛国平同志,运动技术学院董锡昭

  • 标签: 神经肌肉 技术鉴定 国家体委 体脂含量 运动技术 科教司
  • 简介:摘要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可发生于多种神经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积极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针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咽腔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周围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悬置在咽部表面的电极导管向咽部黏膜输送电刺激,能增强咽部运动皮质兴奋性。本文主要概述咽腔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从而为咽腔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咽腔电刺激 神经调控 吞咽障碍 神经源性病变
  • 简介:人们对于疼痛的感觉和疼痛引起的机能失调早就有所认识,但对它的解释却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刺激作用于两个不同的人会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两人对疼痛的解释也不同。也有这样的时候,相同的刺激,在不相同的时刻或环境下,作用于同一个人,可能得出的反应和解释也不同。运动员也有这种情

  • 标签: 神经刺激 刺激作用 机能失调 胶状质 运动创伤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间我院治疗的患者170例,均诊断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测试吞咽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痊愈,无效8例,总有效77例,对照组患者24例治愈,无效19例,总有效66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转并且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