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性甲状腺癌(mixed subtype thyroid cancer, MSTC)预后因素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4 9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为MSTC共41例,男16例,女25例,男∶女=1.0∶1.6。3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因身体情况,特殊病理仅行穿刺明确病理,未行外科手术治疗,收集入组病例的肿瘤大小、病灶数、被膜侵犯情况、AJCC 8th 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放化疗等,对所入组的MSTC患者通过随访获取术后情况。采用SPSS 25.0、R studio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1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混合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9例,混合性髓样-滤泡细胞癌(mixed medu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MMFTC)8例,混合有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PDTC)成分15例,混合有甲状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yroid,SCCT)成分4例,混合有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成分5例。MSTC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平均发病年龄(51.41±15.69)岁,中位发病年龄5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1例(26.8%)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后随访中出现复发,其中2例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单因素结果表明确诊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放疗及化疗是影响MST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P=0.007)和手术方式(P=0.017)为MS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患者是MSTC的高风险人群,肿瘤分化程度与生存成正比。因其病理结果呈现多类性和多形性,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MSTC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混合性甲状腺癌 混合性髓样-滤泡细胞癌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近10年内,国内外在法布雷病诊断、筛查、治疗方面的进展日新月异。除医药行业对罕见病的重视外,临床诊断检测方法的更新以及酶替代治疗药物的获批,更为法布雷病患者带来福音与希望。“中国法布雷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的推出,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法布雷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 标签: 法布里病 少见病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调查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FAM评分和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明显,可进行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登记注册诊断为(CRC)术后(年龄≥60岁)的病例,有随访10年以上存活记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肿瘤部位和大小,临床分期,TNM分期,淋巴结清除范围等对生存死亡的预后风险。结果共选出15 775例患者包括男性7 828例(49.6%)和女性7 947例(50.4%)。超过80岁年龄患者的10年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60岁患者(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10年OS优于男性(P=0.000),单因素分析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黑种人10年OS显著低于白种人(P=0.000)。与已婚患者相比,单身或未婚和丧偶的患者显示较差的10年OS(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盲肠阑尾肿瘤患者的10年OS最差(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超过5 cm 10年OS显著降低,进展期患者(T3-T4,N1-N2和M1)10年OS显著降低(P=0.000)。结论年龄越大,黑种人,单身或未婚和丧偶的婚姻状况,肿瘤超过5 cm,进展期(T3-T4,N1-N2和M1)是CRC术后长期生存的负预测因子,这些因素可用于今后CRC的教育和改进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患者急诊室滞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 73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将从挂号到急诊出科≥4 h定义为急诊室滞留,以8:00,15:00及22:00为界将一天分为早、中、夜三个班次,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以急诊室滞留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就诊班次的比值比(OR)以及经过年龄、性别及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校正的OR,并以急诊死亡为终点做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1 738例急诊创伤患者中,发生急诊室滞留共852人次(49.02%),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中班及夜班的急诊室滞留风险逐渐增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夜班的滞留风险OR=2.21,95%CI:1.71~2.86;OR=2.37,95%CI:1.76~3.18,均P<0.01。在单因素COX回归中,夜班HR=0.26,95%CI:0.08~0.90,P=0.033,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COX回归中,中班HR=0.96,95%CI:0.43~2.14,P=0.914; 夜班HR=0.40,95%CI:0.08~1.85,P=0.23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不同时间段就诊对其发生急诊室滞留有一定影响,夜班时间就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滞留,但不同就诊时间的急诊死亡风险差异不明显。

  • 标签: 急诊室滞留 创伤 就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相关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20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87例外伤相关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间肿瘤Breslow厚度的差异;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外伤至发现皮疹的时间与Breslow厚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分析黑素瘤临床病理特点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外伤相关黑素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87例外伤相关黑素瘤患者中,男47例(54.02%)、女40例(45.98%),50例(57.47%)由锐伤引起,37例(42.53%)由钝伤引起。31例(35.63%)原发皮损位于手部,48例(55.17%)位于足部。> 55岁组患者原发肿瘤Breslow厚度显著高于≤ 55岁组(U = 623.500,P = 0.010),而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38)。外伤至发现皮疹的时间与肿瘤Breslow厚度呈负相关(r = -0.203,P = 0.037)。患者年龄、肿瘤Breslow厚度、Ki67增殖指数和肿瘤遗传背景均显著影响外伤相关黑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P < 0.05或< 0.01);性别、外伤类型、瘤团有无溃疡未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均P > 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Ki67增殖指数及Breslow厚度是影响外伤相关黑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值(95% CI)分别为1.946(1.234,4.217)、1.839(1.014,3.332),P值分别为0.039、0.045]。结论外伤相关黑素瘤的Breslow厚度与患者年龄、外伤至发现皮疹的时间相关;年龄、肿瘤Breslow厚度、Ki67增殖指数和肿瘤遗传背景均影响黑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且Ki67增殖指数和肿瘤Breslow厚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黑色素瘤 创伤和损伤 预后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92∶1。平均年龄(52.1±13.9)岁,中位年龄55岁。有吸烟史8例,饮酒史3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脑梗死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血尿25例,下腹部疼痛4例,腹部包块2例,脐部流脓1例,无症状者4例。术前CT检查示肿瘤位于膀胱顶壁24例,膀胱前壁11例。肿瘤呈实性25例,囊性10例。中位肿瘤最大径4.0(1.5~11.0)cm。35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均发现膀胱前壁或顶壁肿物。35例术前诊断均不除外脐尿管癌。35例均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常规切除脐部),3例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开放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14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2例。结果本组35例术后Mayo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1例,Ⅳ期6例。总体随访率91.4%(32/35),中位随访时间41(3~10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59.3%、5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33)、肿瘤最大径(P=0.011)、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11)、病理分级(P=0.001)、Mayo分期(P=0.026)是预后相关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低分化(HR=1.640,95%CI 1.112~2.418,P=0.013)、肿瘤最大径≥4 cm(HR=5.000,95%CI 1.099~22.755,P=0.03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发病隐匿的膀胱恶性肿瘤,初诊症状多为血尿,确诊时多已处于临床分级中晚期,预后较差。病理分级和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脐尿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病理分级越高、肿瘤最大径越大,预后越差。

  • 标签: 脐尿管 脐尿管癌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50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骨折均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结论:全面考虑患者自身状况、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等因素制定手术方案对确保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很关键。

  • 标签: pilon骨折 内固定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47例。中位年龄53(26~78)岁。我院首次手术治疗65例,外院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24例。初诊临床表现: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41例,腹胀12例,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纳差8例,尿频、排尿困难6例,双下肢水肿1例。术前CT检查示肿瘤主体位于腹膜后肾区58例,位于腹膜后间隙、盆腔腹膜外间隙31例;肿瘤单发55例,多发34例。肿瘤长径中位值20(3~52)cm。首诊65例中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47例(72.3%)。89例手术中,腔镜手术7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1例,后腹腔镜手术3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9例;开放手术11例。8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切除术;42例术中行邻近脏器切除术。对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本组8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中位值200(10~2 000)ml。病理类型为高分化型23例,去分化型40例,黏液样/圆形细胞型20例,多形性型5例,混合型1例。组织学分级低级别42例,高级别4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3~108)个月。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6.7%、16.1%和52.6%。57例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中位无病生存时间24个月;42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6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P<0.01)、肿瘤是否多发(P<0.01)、病理类型(P<0.01)、组织学分级(P<0.01)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术中出血量(P<0.01)、肿瘤是否多发(P<0.05)、病理类型(P<0.05)、是否复发(P<0.01)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初次手术、是否根治性切除、是否联合邻近脏器切除对患者的预后生存无影响(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RR=2.360,95%CI 1.313~4.241,P=0.004)、肿瘤是否多发(RR=1.899,95%CI 1.068~3.375,P=0.029)、病理类型(RR=4.976,95%CI 1.622~15.264,P=0.005)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肿瘤是否复发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RR=31.495,95%CI 1.062~933.684,P=0.046)。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少见,复发率高。手术出血量、肿瘤是否多发、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肿瘤是否复发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腹膜后 脂肪肉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供体对良性肝病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因良性肝脏疾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肝移植术的229例受者以及供体的临床资料。按照供肝脂肪变性程度,分为无脂肪肝组168例,轻-中度脂肪肝组43例,重度脂肪肝组18例,首先分析肝移植术后的总体预后情况,对比供体及受体一般资料,并对比三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最后进行生存分析,对比三组的远期预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有理论频数小于1,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患者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70.7%、70.7%,平均生存时间为53.1个月。三组之间供体、受体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接受重度脂肪肝的受体围手术期发生移植肝无功能、肝功能恢复延迟、急性肾损伤的概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无脂肪肝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1.7%、71.7%,轻-中度脂肪肝组分别为88.4%、76.7%、64.0%,重度脂肪肝组分别为61.1%、49.4%和49.4%,重度脂肪肝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供体重度脂肪变性导致患者移植肝无功能、肝功能恢复延迟、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更高,远期预后更差。

  • 标签: 肝移植 脂肪肝 预后 良性肝病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虚弱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是一种老年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点是生理储备的减少导致身体的脆弱性增加,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往往并存,相互促进。国外研究表明,衰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国内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分析衰弱在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发生情况,评价衰弱对预后的影响。

  • 标签: 衰弱 老年心血管 住院患者 预后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患者IMRT同步化疗后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9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肿瘤科收治的136例LA-NPC患者临床资料,所纳入患者均采用同步放化疗,分析各因素对LA-NPC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使用"rms"R包绘制列线图。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6个月(10~98个月)。全组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97.1%、85.9%、70.2%, 1、3、5年PFS率分别为84.5%、64.5%、50.2%。多因素分析显示LDH浓度≥178 U/L、颅底受侵、顺铂累积剂量<200mg/m2、N3期、EGFR表达阳性患者OS越短(均P<0.05); LDH浓度≥178U/L、颅底受侵、顺铂累积剂量<200mg/m2的患者PFS越短(均P<0.05)。将多因素分析有预后意义的变量构建预后模型,模型对1、3、5年OS预测效能分别为0.91、0.9、0.8,对1、3、5年PFS预测效能分别为0.82、0.78、0.78。结论LDH、颅底受侵、顺铂累积剂量、N分期、EGFR阳性可能作为评估LA-NPC患者预后指标。

  • 标签: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法 预后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后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17例,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法进行单因素筛选后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构建Nomogram预后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进行Nomogram与TNM分期系统之间模型的验证与评估。使用决策树算法对患者列线图风险进行分层,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T分期、N分期、乳酸脱氢酶(LDH)、转移性淋巴结体积(GTVnd)及初治血浆EBV-DNA拷贝量(EBV-DNA)与总生存(OS)相关,将各因素纳入Nomogram预后模型,C-index为0.784 (95%CI:0.736~0.831,P<0.01)。校准曲线显示,由Nomogram模型预测的OS概率与实际观察到的OS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获得了验证;且在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数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对OS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时Nomogram模型结果均优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分期系统所建模型。使用决策树算法根据Nomogram得分可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危险程度的亚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1,P<0.01),高风险队列内的患者能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中获得总生存获益。结论本课题组建立的Nomogram模型可为本地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鼻咽癌 列线图 EB病毒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院外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和急诊科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有效率91.66%比对照组68.33%高(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实施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其预后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老年人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合并症及药物反应,导致其诊断治疗复杂化,具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结合最新发表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促进相关研究开展,完善适合老年人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案,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改善预后

  • 标签: 哮喘 老年人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的92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组,A组46例实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B组46例实行常规治疗。对比认知功能评分、治疗预后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治疗预后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颅脑创伤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进而获得较佳预后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创伤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后循环脑梗死78例临床及预后分析策略。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经头颅CT或者MRI检查证实,并进行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价。结果:经过头颅CT或者MRI检查显示,在78例患者中有47例单发病灶病变,多发病灶组27例。头MRA结果显示,在78例患者中,基底动脉主干狭窄为14例,狭窄率为56%-78%。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但是诊断困难,因此应认真详细查体,及时性头颅MRI及MRA检查是,是及早进行该疾病诊断的关键。同时通过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对于提升后循环脑梗死的远期预后非常有帮助。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78例 临床 预后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手术室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小儿手术室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儿童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手术室 整体护理 儿童患者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