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种不同系统和器官感染,主要受累器官为肺、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骨,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加,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结核病的主要病原,全世界约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尽管该病原可感染并引起许多动物疾病,但人类是其中心宿主。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宿主对本病原的保护性和免疫病理学反应,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非常必要。本文阐述了结核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及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实验模型的合理应用将促进我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从中获取的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动物模型 组织培养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科患者标本留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22年4月份收治的10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5月份所收治的11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采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标本采集流程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标本留取率、合格率。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标本留取率38%、合格率88.1%;观察组标本留取率56%、合格率99.6%,观察组标本的留取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结核患者标本的留取及合格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涂阳性患者液的管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78 例结核涂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无差异,P >0. 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于肺结核涂阳性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对液实施良好的管理,提升患者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肺结核 痰涂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结核科28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样本分别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罗氏培养,分别标本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结果共计检出分枝杆菌240株,检出率为83.33%,其中,MTB复合群176株,NTM64株,NTM中鸟分枝杆菌居多,占73.4%(47/64)。初治涂片阳性155例,复治涂片阳性85例。对初治涂片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检测,异烟肼耐药24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2.14%;kappa值为0.81,为高度一致性。利福平耐药32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1.44%;kappa值为0.85,为高度一致性。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非痰标本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结核科 28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样本分别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罗氏培养,分别标本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结果:共计检出分枝杆菌 240株,检出率为 83.33%,其中, MTB复合群 176株, NTM64株, NTM中鸟分枝杆菌居多,占 73.4%( 47/64)。初治涂片阳性 155例,复治涂片阳性 85例。对初治涂片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检测,异烟肼耐药 24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 86.67%,特异度为 92.14%; kappa值为 0.81,为高度一致性。利福平耐药 32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 90.48%,特异度为 91.44%; kappa值为 0.85,为高度一致性。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非痰标本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结核诊断中涂片与结核抗体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本院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诊断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其中涂片检测患者纳入常规组,结核抗体检验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结核抗体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结核菌抗酸染色操作,提高结核检阳性检出率。方法总结18年的抗酸染色经验,分析各个染色环节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规范化操作加之探究技巧,达到了质控要求。结论质控达标,提高了结核菌阳性检出率,发现了更多的传染源,使其得到及时的免费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涂片法

  • 标签: 痰涂片 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二代测序(NGS)检测方法在标本和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耐药性的诊断效能,从而探讨NGS方法检测标本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50例肺结核患者的标本和相应的临床分离菌株。用NGS方法分别检测标本和相应的临床分离菌株katG、inhA、rpoB、embA、embB、rpsL、rrs、gyrA、gyrB、tlyA的基因突变。采用比例法对菌株进行表型药敏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DST)。以DST结果为参考,分别计算临床菌株NGS方法、标本NGS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与表型DST的一致性统计量(Kappa)。对于NGS检测在标本和菌株样本中的准确性比较用χ²检验。结果在各种突变基因中,rpoB(63.83%,30/47)与rrs(57.45%,27/47)最常见,其次是katG(46.81%,22/47)、rpsL(29.79%,14/47)、gyrA(27.66%,13/47)、embB(21.28%,10/47)、tlyA(12.77%,6/47)、gyrB(8.51%,4/47),以及inhA启动子区(19.15%,9/47)、embA启动子区(12.77%,6/47)突变。NGS方法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二线注射类药物(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表型相比,在样本中,敏感度分别为85.71%、91.67%、77.78%、81.82%、100.00%、87.50%、100.00%、69.23%,特异度分别为100.00%、94.12%、87.50%、89.47%、97.06%、96.97%、94.29%、89.29%。在菌株样本中,敏感度分别为92.86%、100.00%、81.82%、86.96%、88.89%、80.00%、100.00%、85.71%,特异度分别为100.00%、92.86%、87.10%、94.74%、100.00%、100.00%、97.14%、92.86%。与表型药敏结果相比,在标本中,NGS方法对异烟肼、利福平、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Kappa值≥0.75);在菌株中,NGS方法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检测效能(Kappa值≥0.75)。以NGS方法检测菌株的准确度为参照,检测的所有药物耐药情况在菌株和标本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NGS技术检测标本及菌株基因型来预测异烟肼、利福平及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耐药均具有较好的效能,提示NGS方法直接检测标本作为早期耐药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潜力。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二代测序 痰标本
  • 简介:葎草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葎草的5种不同提取部位对结核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见表1,葎草的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都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结果葎草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

  • 标签: 分枝杆菌研究 抗结核分枝杆菌 草抗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120例涂片为研究对象,分析抗酸杆菌标本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结果 120例患者中,总计40例阳性,男性阳性率较女性高,而且老中年比青年高。液标本中,男性检出40例阳性,女性检出7例阳性;组织穿刺标本中,男性检出4例阳性,女性检出5例阳性。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与生活习惯、年龄、卫生情况及自身免疫力有关。结论 液内细菌学检查在化学方案制定中尤为重要,同时是化学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 标签: 抗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
  • 简介: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新近结核病报告,2012年全球有860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及130万例结核病死亡患者,死亡率在传染病中位居全球第二[1]。结核病的发现率在结核病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培养仍是确诊肺结核的传统方法,但涂片阳性率在我国总体不高,仅为10%-30%[2],而Mtb培养却需要6-8周。

  • 标签: 结核病 痰涂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涂片和培养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0例,其中200例为疑似肺结核病,另外400例患者确诊为肺结核病,对每个患者的涂片和培养进行检测,查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并查看培养和涂片的阳性率。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对比,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P<0.05),但是在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中,涂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的阳性率(P<0.05)。结论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而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涂片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阳性率;培养的抗酸杆菌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涂片的抗酸杆菌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 标签: 肺结核病 痰涂片 痰培养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涂片及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77/1048);其中培养阳性(培阳)61例,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16/253)和1.58%(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检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涂片以及培养检测对肺结核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肺结核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将全部患者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分别采用涂片以及培养检测,观察对其检测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涂片的检测阳性率,A组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培养的检测阳性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涂片检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对抗酸菌检测存在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染性相比培养要低。所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对其检测方法,从而保证对其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肺结核病 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