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直立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NOH)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拟交感神经药物,如米多君(midodrine)、屈昔多巴(droxidopa)和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等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以及使用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等增加中心血容量。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以及周围的交感神经神经失神经支配的程度。治疗的同时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低血压,直立性 治疗学
  • 简介:目的:探索肺和非肺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患儿在不同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时氧合功能和静态肺顺应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08-2015-06我院PICU住院的ARDS患儿73例,分为肺ARDS组(ARDSp,35例)和非肺ARDS组(ARDSexp,38例),分别在PEEP水平为0、5、10、15cmH2O时记录动脉血气参数PaO2、PaCO2、PaO2/FiO2和静态肺顺应。在肺保护通气治疗下比较二者在肺氧合功能和静态肺顺应之间的差异。结果:①随着PEEP的增加,2组患儿PaO2和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且ARDSexp组PaO2和PaO2/FiO2均要高于ARDSp组,当PEEP=15cmH2O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PaCO2在不同PEEP水平无明显变化;③在同一PEEP水平时,ARDSp组静态肺顺应低于ARDSexp组,随着PEEP的增加,ARDSp组静态肺顺应呈下降趋势,ARDSexp组则呈上升趋势,二者在PEEP水平为15cmH2O时静态肺顺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肺和非肺ARDS早期患儿氧合功能,当PEEP=15cmH2O,非肺ARDS较肺ARDS氧合改善更明显,且能改善非肺ARDS静态肺顺应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氧合功能 静态肺顺应性 呼气末正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症+脾切除组(CLPS组,n=10)。采用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仅开腹分离盲肠后关腹,不给予盲肠结扎穿孔;CLPS组于CLP前切除脾脏;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各组于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脏、骨髓及双侧肾上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上腺组织中MDSCs表面抗原CD11b、Gr-1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上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总mTOR(T-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肾上腺皮质、髓质完整,结构清晰;CLP组肾上腺皮质肿胀、出血,可见细胞水肿;CLPS组上述肾上腺组织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相比,CLP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脾脏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IL-1β的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CLPS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0.143±0.011比0.324±0.023,P<0.01),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和IL-1β的mRNA以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D11b mRNA(2-ΔΔCt):2.90±0.56比5.74±0.13,Gr-1 mRNA(2-ΔΔCt):2.71±0.14比4.59±0.46,IL-6 mRNA(2-ΔΔCt):2.44±0.64比5.17±1.04,IL-1β mRNA(2-ΔΔCt):3.58±0.52比4.44±0.26,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05±0.01比0.13±0.02,均P<0.01〕,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mTOR/GAPDH:0.61±0.11比0.27±0.04,P<0.01)。结论脾脏是SAI中MDSCs细胞的主要来源;脾切除可减少MDSCs细胞动员,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AI。

  • 标签: 脓毒症 肾上腺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炎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影响再植的因素众多,再植的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改善再植的预后一直是儿童牙科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再植的过程一般包括患槽窝的处理、惠再植和固定。辅助治疗则包括全身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抗菌措施、破伤风疫苗的强化等。由于牙根发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惠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患的根面处理及再植后的固定措施有所差异。此外,还需根据患牙牙根发育是否完全、患牙根面是否有活性牙周膜细胞覆盖等对患牙牙髓进行相应的观察或处理。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 标签: 牙脱位 牙再植术 牙周膜细胞 根面处理 固定
  • 简介:牙齿的寿命取决于牙周组织的状况,许多病源因素都可导致牙齿丧失。牙齿丧失常与骨吸收有关。正确诊断周状况和了解其在是判断牙齿预后和制定正确治疗计划的关键,而正确诊断需观察多种指标才得以保证。了解病人的需要、治疗时间的长短及成功的可能,医生才能决定是保留患还是拔除后做种植。重度牙周炎具有治疗决策上的难度。明智地决策拔牙,则有可能在颌骨理想的位置上植入长种植体。

  • 标签: 保留牙 种植牙 牙周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牙周病的单纯周治疗和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7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周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前提下给予正畸治疗,之后对比患者的治疗前后效果,包括牙根长度、牙龈指数、菌斑情况、探诊深度、牙冠长度以及整体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牙根长度的变化极小,但观察组患者其他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备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的治疗,通过周正畸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使患者的周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牙周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治疗颈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神经源性疼痛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根据医嘱及时指导或为病人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观察用药效果。密切观察病人的视力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压增高的现象)立即通知医生。

  • 标签: 鼻源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患者86例,食管囊肿5例。支气管囊肿男37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平均(49.27±10.70)岁。根据发病位置分为纵隔型65例(75.6%),肺内型21例(24.4%);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囊肿(9例10.5%)。结果术前明确诊断8例(9.3%)。胸腔镜手术51例(59.3%),对比开胸手术,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5 )天对(4.97±1.54 )天,P<0.001]和住院时间[(7.08±1.75)天对(9.60±2.58 )天,P<0.001]明显缩短。随访65例(71.4%,65/91),中位随访34(2~111)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囊肿无特征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胸部MRI对囊肿的诊断有较大优势;对于大多数病例,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具有微创优势。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囊肿与食管囊肿术前鉴别困难,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支气管源性囊肿 食管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汁胆管炎等胆肝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相较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已在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现对常见胆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为相应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源性肝脏疾病 介入治疗 胆管细胞癌 胆管炎
  • 简介:摘要胆肝脏疾病指胆道系统病变引起肝损伤的一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及综合治疗。因涉及病种多,治疗上存在不同特点,必要时需多学科协作。治疗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肝疾病 胆源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1例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经过9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4例患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结论对于有腹痛症状但临床体征不明显者必须认真、仔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选择的特殊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 标签: 腹痛 误诊 骨与软组织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脏病病人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4例慢性肺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心脏病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的、呼吸道、感染、饮食等方面的问题;本组病人死亡2例,余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慢性肺心脏病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健康宣教。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脊髓肠囊肿(spinalenterogenouscysts,SEC)是一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以往命名较纷杂[1-6],WHO的命名是肠囊肿(enterogenouscysts)[6-8],并将其定义为"囊肿内壁衬有类似于胃肠道上皮、能分泌粘液的上皮".现将我院救治的3例脊髓肠囊肿患者报道如下.

  • 标签: 脊髓肠源性囊肿 SEC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