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选取符合标准的老年男性病例30例,给予口服补肾中药;同时服用钙而奇片和活性维生素D作为基础用药。分别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0.5a后骨密度(BMD)、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Sb),并将其作比较。结果:患者的BMD及BAP较服药前升高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TRAPSb较服药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中药能抑制吸收,促进形成,减缓丢失,提高骨密度,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 标签: 补肾药/治疗应用 骨质疏松/中药疗法 男(雄)性 人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阿仑膦酸钠联用钙剂、阿法骨化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得出结论钙剂、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检测血清中IGF-I及OPG浓度可能作为评估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的指标。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护骨素
  • 简介: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减少和(或)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减少”指骨内有机质和无机质均成比例减少,临床常用骨密度(BMD)表示。“组织微结构破坏”是由于组织形成和吸收失衡所引起的病变,松质表现为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皮质则表现为皮质变薄。在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可以反映吸收与形成的平衡状况,

  • 标签: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形成 全身性骨骼疾病 诊治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对大鼠胫骨种植体结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两组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水平;术后3个月X线片检测胫骨骨密度及HE染色检查;造模成功后于各组大鼠胫骨近端内植入一枚种植体。术后4周和8周,通过X线片、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检测各组胫骨内种植体与周围骨质结合的情况。结果:去势3个月后,模型组血清中ALP水平显著升高,胫骨骨密度降低,小梁结构疏松,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种植体植入后4周及8周,空白对照组种植体周围见明显新生骨质形成,结构类似皮质,与种植体螺纹相互嵌合,未见明显间隙,结合良好。模型组种植体周围见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局部有少量新生骨质形成,结构凌乱不规则,且远离种植体;种植体与周围骨质断裂,间隙明显,结合不良。结论:骨质疏松症抑制大鼠胫骨内种植体周围新形成,造成种植体结合不良。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去势法 种植 骨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分析在传统单一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加用现代化的设备骨质疏松治疗仪,对于提升患者的骨密度,促使其症状改善方面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患者的时间段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以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基础进行患者筛选,总计纳入80例。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之后按照组别给予肌注降钙素治疗(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降钙素联合家用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连续8周不同的治疗方式,两组在骨密度的统计数据上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骨密度统计数据表现优势(P<0.05)。结论:传统单一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加用现代化的设备骨质疏松治疗仪,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骨密度,而且治疗方案简单易学,不会造成患者的困扰及任何不良反应,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降钙素 骨质疏松治疗仪 骨密度 联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3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疼痛感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患者情绪稳定,无社交障碍,能够科学运动和饮食,未再发生骨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3.3%(28/3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通讯作者张来根,中医骨伤硕士,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摘要骨质疏松症目前居世界常见病的第7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医药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回顾总结近十多年来相关学者对骨质疏松的研究报道,针对性的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归纳研究,旨在为中医药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共享,以拓展防治思路。

  • 标签: 中医药 骨质疏松症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 ~2017年 9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 3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 35例,通过对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 25.8±3.6) d;对患者 1年随访,无一例再发骨折。结论:加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老年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减少、骨密度降低、易发骨折为特征。近年来中西药对骨质疏松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发现不少新药具有促进形成、抑制吸收的作用,被应用于防治骨质疏松,取得初步疗效。本文就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简介:作者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52例,年龄5~87岁.用药方法;急性期如骨折,绝经后腰背周身疼痛;X片示骨质疏松Ⅰ~Ⅱ度;BMC丢失40%以上,降钙素50iu1,2周后递减。持3个月.巩固期:经上法治疗缓解,半年后重复300~400iu,每周肌注50iu儿童最初总量600~700iu,50iu隔日肌注持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临床分析 降钙素治疗 急性期 周身疼痛 绝经后
  • 简介:摘要: 2019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 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 18.93 %,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约有 1.12亿骨质疏松患病人群,而这个数字目前仍在不断增加。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无力、跌倒、骨折和失能,严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感染、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迅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医 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