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般认为,人的视觉发育关键期为从出生到3岁,但是,这些幼小的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并且交流困难,使得实际工作难以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检查视力的方法和处理措施。刚出生的婴儿视力只有光感,这时的视力我们需要用察觉视力来描述。最常见和最有用的测试是注视和跟踪光的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婴幼视力检查方法不同,最初阶段只能采用客观观察法。在婴儿期采用:

  • 标签: 视力评估 婴幼儿 配合检查 视觉发育 婴儿期 观察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急性腹泻婴幼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对其自然排便腹泻时的粪便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本次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1.5%。对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进行比较,1-3岁患儿阳性率最高,每两个年龄段患儿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存在并且十分明显。另外患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与其他细菌感染相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腹泻婴幼,其年龄与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致病菌为轮状病毒的较多,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此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腹泻婴幼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患儿40例,护理1组对患儿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2组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情况。结果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2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护理1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腹泻的护理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可大大提高护理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婴幼儿腹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腹泻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中医中药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药物不被消化道吸收的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用显效与有效,作为疗效比较界面,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选择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中药珠芽蓼止泻颗粒治疗婴幼腹泻,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珠芽廖 思密达 大肠湿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导致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136例腹泻患儿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大便中RV抗原.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RV抗原阳性组(观察组)72例与RV抗原阴性组(对照组)64例,进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上RV肠炎患儿存在心肌损伤,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 心肌损伤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幼腹泻的疗效。方法门诊治疗患儿2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0例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及金双歧,疗程5~7天。结果观察组显效108例,有效5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70例,有效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3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4天,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幼腹泻,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思密达 金双歧 婴幼儿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病毒性腹泻疾病特点,总结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婴幼病毒性腹泻患者,总计112例,采取随机法分组治疗。对照组(n=56)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使用蒙脱石散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康复状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更高(P

  • 标签: 蒙脱石散 益生菌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康复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灌肠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灌肠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思密达灌肠后,治愈有效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密达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指导帮助腹泻患儿进行思密达灌肠液灌肠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思密达 灌肠治疗 秋季腹泻 饮食原则
  • 简介:摘要: 婴幼病毒性腹泻病常见病源有 RV 、 HuCV 、 AstV 、 Aichi 病毒、 EADV 、 HPeV 等,病毒性腹泻病主要发病人群为 6 个月 -2 岁小儿,好发季节为秋冬季,潜伏期一般为( 2-3 ) d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无脓血、无粘液,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酸碱失衡,各病原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具一定差异。婴幼病毒性腹泻病的实验室诊断推荐 ELISA 法,操作简单、准确度佳。国内有关婴幼病毒性腹泻病的预防疫苗的研制也已逐渐提升日程,临床治疗可采用液体疗法、抗病毒治疗、肠道微生态制剂、肠粘膜保护剂以及中医疗法。

  • 标签: 婴幼儿 病毒性腹泻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微信平台在婴幼腹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微信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形式。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腹泻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微信平台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缺陷,有效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微信 婴幼儿腹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慢性难治性腹泻的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慢性难治性腹泻婴幼进行治疗性护理。结果三十名慢性难治性腹泻婴幼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对病机多途径中西医综合治疗性护理是慢性难治性腹泻婴幼治愈的关键。

  • 标签: 慢性难治性腹泻 中西医结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300例,采集腹泻粪便作为样本,通过培养、检验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验阳性率。结果300例患儿中共计检出病原微生物192例,分别为轮状病毒(41.1%)、大肠埃希菌(21.4%)、沙门菌属(15.6%)、志贺菌(9.9%)、其它(12.0%);且6个月~3岁之间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患儿感染率和年龄分布具有密切关系。提示医护人员注重这些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婴幼进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防治婴幼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600例婴幼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0人。其中,对对照组婴幼给予安慰剂,对研究组婴幼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通过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婴幼发生腹泻的情况,分析比较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腹泻次数和腹泻发生时间方面,对照组为(4.56±1.74)次和(8.40±2.76)天,研究组患儿为(2.21±0.98)次和(3.56±1.21)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发生率和重型腹泻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儿为30%和4%,研究组患儿为11%和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婴幼腹泻中,口服论证病毒疫苗具有很高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腹泻次数和时间。

  • 标签: 口服论证病毒疫苗 婴幼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婴幼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和感染特点,为预防婴幼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我县164例婴幼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感染率。结果164例腹泻患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99例,主要病原微生物是轮状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再次为大肠埃希菌,最后为志贺菌属;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出现感染的机会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腹泻的主要原因,对婴幼腹泻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可及时发现致病菌,尽早治疗,确保早日康复。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 病原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月临床使用头孢噻肟钠和阿奇霉素致婴幼腹泻86例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阿奇霉素阳性发生率高于头孢噻肟钠,抗生素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年龄均与阳性发生率有关,结论儿科门诊抗生素药物使用率偏高、静脉用药过多、合理用药上有待改进。

  • 标签: 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婴幼儿腹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婴幼粪便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疾病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粪便标本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的标本为149例,总的阳性率为29.80%,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9.62%,女性患儿阳性率30.00%,男女感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达到了32.50%,与另外两个年龄段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感染率为37.19%,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腹泻的主要原因,男、女感染发生率基本一致,0.5-2岁的婴幼感染概率比较高,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A群轮状病毒 抗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