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Engine,数据库是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的天地图.

  • 标签: 互联网 地震灾情 灾情获取 GIS 天地图
  • 简介:目的通过了解绵阳市:北川县地震后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防治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按照《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试行)方案》,采用致倦库蚊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北川县致倦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0.5307、0.0456和0.0221mg/L;抗性倍数分别为29、12、17。结论:北川县致倦库蚊对主要化学杀虫剂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调查的结果可为指导北川县病媒蚊虫及其传染病防治以及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致倦库蚊 浸渍法 抗药性 地震灾区
  • 简介:余震不断,山在摇、地在动、石头在滚……每一个震后到灾区的人,都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灾区4天,无论是自救互救的灾区各族干部群众,还是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原本陌生却又无比亲切的面孔,历历在目、入脑入心,让人感动、让人钦佩。越是大灾面前,越能体现各民族不分你我、共同面对、共同承担。8月中旬,根据省民委副主任张卫东的安排,《今日民族》杂志采访组一行深入鲁甸县、会泽县、东川区进行采访报道,记录了各民族抗震救灾的一曲曲民族团结颂歌。

  • 标签: 民族团结颂 鲁甸县 甸心 包谷垴乡 自救互救 你我
  • 简介:摘要重庆市万州区二层岩滑坡在地震力作用下可能出现失稳状况。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该滑坡在自重、竖直向地震力和水平向地震力三种情况作用下坡体内变形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从而验证了水平向地震力是可能导致该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频率波数(f-k)域随机噪音衰减方法并将其用于某陆上地震数据集。该方法在f-k域一个小的时空窗口逐一自动提取能量最强、最相干的地震同相轴。当满足了避免在f-k域拾取随机噪声能量的某个给定条件时,拾取过程终止。在某陆上有噪声地震数据集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噪方面十分有效。

  • 标签: 时空窗口 F-K域 衰减 振幅特征
  • 简介: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层横向变化较快,纵向非均质性强,如何提取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层地震属性来描述其空间展布特征是三角洲前缘储集层预测的基础。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地层发育特征为出发点,以已钻井资料为约束,优选出与已钻井资料匹配最好的地震均方根振幅及频率属性进行储集层预测,分析认为该地区有利储集层分布在G984井—G994井—G40-62井一带以及G36-80井以东区域。同时,通过对目的层段地层切片的提取与解释,对储集层展布规律及沉积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油气有利评价地区。后经钻探证实,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三角洲前缘亚相 河口坝 前积结构 地震属性 孔南地区 储集层
  • 简介:地震波逆时偏移结果通常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为此开展针对海量数据的共成像点道集提取工作。根据地震波逆时偏移结果的数据格式,开发了ckygather模块,实现了地震波逆时偏移分偏移距/分方位角共成像点道集和"蜗牛"共成像点道集的高效提取,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块的程序设计思路及其质控过程,在某地区实际三维海量地震波逆时偏移处理区块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由该模块提取的共成像点道集准确可靠,计算效率较高,可为开展后续的共成像点道集优化处理工作(如精细切除等)奠定重要的数据基础。

  • 标签: 逆时偏移 海量数据 共成像点道集 模块开发 程序设计
  • 简介:8月3日16时30分。鲁甸,一场6.5级强烈地震突然降临。顷刻间,山崩地裂,广厦倾覆。这是18年来,云南省境内发生的最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极震区烈度高达9度,与2013年芦山7级地震震中地表震动水平相当。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惨重。危急关头,各民族并肩战斗,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绽放出了一朵灿烂的民族团结之花。民族之义:生死救援谱壮歌灾区一线,各族同胞生死救援的义举展现了超越血缘亲情的人间大爱。

  • 标签: 鲁甸县 极震区 龙头山 血缘亲情 并肩战斗 受灾群众
  • 简介:时间同溯到2013年3月11日晚上,刚刚洗完澡的我,一回到家便惬意地靠在沙发上按着手中的遥控器,搜索起电视节目来。突然,一条正在多个频道轮番热播的新闻吸引了我的视线——今天下午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遭遇了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引发海浪最高达23.6米的大海啸,海啸瞬间扑向日本沿太平洋海岸大部分地区。

  • 标签: 日本 地震 少年 中国 灾难 电视节目
  • 简介:分析我国企业在汶川地震中慷慨解囊、捐赠-宣传-获利、“吝啬”、跟风等慈善捐赠行为,提出企业慈善捐赠驱动力由外转内的机理.认为我国企业在内外驱动力转化过程中存在:缺乏公正合理的慈善信息披露机制,缺乏引导且服务于企业慈善捐赠的专门政府组织,大多数企业视慈善捐赠为短期投机行为,公众舆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而缺乏理性思考等问题.对如何使企业捐赠行为驱动力由外驱动力为主转化为以内驱动力为主这一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披露机制,设立专门的政府组织,转变企业慈善观念且促进慈善捐赠良性循环等建议.

  • 标签: 慈善捐赠 驱动力 转化机制 企业 汶川地震
  • 简介:文章根据危机管理的四个模式框架,探讨新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联动合作的新模式建设。主要从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缩减阶段,预备阶段,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以雅安地震救援为例,分析了各个阶段中央与地方配合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新阶段危机管理合作的新模式:在缩减阶段,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在预备阶段,建立权威综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反应阶段,加强应急组织之前的资源共享;在恢复阶段,应该明确分工的建议。

  • 标签: 危机管理周期 联动 政府 危机管理模式
  • 简介:本文基于地震烈度数据点,用椭圆参数方程对烈度点空间分布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各烈度区椭圆烈度估计线,然后对烈度估计线进行统计回归,得到一组适用于青、甘、川、滇4省中强地震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I=f(M,R).基于所建烈度分布模型,联立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代入全部烈度数据点估算地震震级和宏观震中.本文的试算震例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利用该方法对明清时期4次烈度点较少的中强历史地震参数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表明了此方法对历史地震有效.

  • 标签: 烈度数据点 椭圆烈度分布模型 宏观震中 震级 历史地震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在高原地区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7月批量收治31例地震伤员,采用统一明确检查分类、实施救护小组负责制、开放绿色生命通道、批量地震伤员转运、提供个性化专科救治方案、对伤员有效心理支持等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对其进行院内急救、手术与术后处理及临床治疗。结果31例伤员的抢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伤员因抢救不及时或接诊、分诊不及时而造成不良后果,无一起医患纠纷,31例伤员均康复出院或病情稳定后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结论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模式提高了医疗团队的高原护理能力及灾后护理能力,确保了高原地区的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高原 地震 批量伤员 专业化救护路径
  • 简介: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地震灾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技术方法 致灾地质体 防治措施
  • 简介:本文选取山东地区2个Ⅲ类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及土层剪切波速等资料,将土层厚度按5个深度段,每个分段给出了4个土层剪切波速的改变量,通过改变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建立了19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段,不同概率水平下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土层剪切波速的改变在1-10m、11-40m和地震输入界面处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较大;其中,41-70m和71-100m两个深度段剪切波速的改变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小;在土层深度1-10m时,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大,剪切波速的改变与峰值的改变呈负相关;在其它深度段,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小,剪切波速的改变与峰值的改变呈正相关.剪切波速的改变在1-10m和11-40m两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较大;在41-70m、71-100m和地震输入界面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很小.

  • 标签: 场地地震动参数 剪切波速 不确定性 Ⅲ类场地
  • 简介: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顷刻间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房屋崩塌,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面对这巨大灾难,全市上下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开展人员搜救、道路抢通、医疗救治、次生灾害防治等工作。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也立即行动起来,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中。

  • 标签: 抗震救灾工作 共青团 昭通市 地震 志愿服务 青春
  • 简介:以2013年福建省陆海联测炸测实验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利用当今最为流行的3G无线网络架构与IPSecVPN技术,应用其保密性高、应用灵活、价格低廉的优点,结合福建省地震局在地震行业网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快速架构与地震行业网的数据通讯模式,使得野外采集数据能够迅速的传到总部指挥中心,有效的解决了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保障了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与决策作用.

  • 标签: 3G无线 IPSEC VPN 野外流动地震监测 数据通讯
  • 简介:8月3日16时30分,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使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8.09万间房屋倒塌,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08.84万人受灾。灾难发生后,

  • 标签: 市人大常委会 昭通市 抗震救灾 灾区人民 地震 机关
  • 简介:南海西部涠12-1油田为近海复杂断块型油田,具有目的层段断层复杂、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和连通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另外因地震成像不清,给前期勘探和后期油藏开发带来极大困难。针对以上难点,从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解释性成像处理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叠前成像处理及目标成像处理的研究思路,利用叠前各向异性深度偏移、优势道叠加与叠后分频成像及扩散滤波等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形成了复杂断块油田地震成像关键技术系列。该研究成果不仅对涠12—1油田下一步的开发部署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复杂断块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杂断块 地震处理 地震分频 扩散滤波 地震融合
  • 简介:1月22日,《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总述大事记》和《附录》分卷复审会议。省志编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小彬,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孝平。副巡视员汪毅出席会议,《总述大事记》和《附录》分卷复审组成员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小彬主持。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附录》 抗震救灾 大事记 办公室 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