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孢替唑钠治疗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2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一周后,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14%和98.59%,均高于对照组的77.46%和90.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9.4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替唑钠治疗呼吸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头孢替唑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肺炎支原体感染4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上呼吸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对治疗儿童上呼吸支原体感染疗效比较确切,不良反应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ICU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5天以上的164例患者、发生呼吸医院感染的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住院时间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医院感染中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护理工作方面强化教育、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改良条件是预防和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呼吸道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板蓝根颗粒联合维生素C预防小儿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健康婴儿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板蓝根颗粒和维生素C共同预防小儿呼吸感染,对照组仅采用维生素C预防,比较两组小儿一年内发生呼吸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呼吸感染患者共20例,占总例数的58.82%,对照组的呼吸感染患者共29例,占总例数的85.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呼吸感染次数≥3次共7例,占20.59%,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32.35%),P〈0.05。结论:采用板蓝根颗粒和维生素C联合预防小儿呼吸感染,显著降低小儿呼吸感染率和感染次数,效果明显。

  • 标签: 板蓝根颗粒 维生素C 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呼吸感染患者的血清样品测定,了解呼吸联检试剂对呼吸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呼吸联检试剂盒对2976例急性呼吸感染患者9种病原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976例患者血清样本IgM抗体检测阳性1636例,阳性率54.97%。其中,一种病原体阳性1080例,占66.01%;两种病原体阳性506例,占30.93%;多种病原体阳性50例,占3.06%。结论呼吸联检试剂对于急性呼吸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荧光免疫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年龄3月—3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常规综合治疗外,口服双黄连颗粒2.0-5.0g/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治疗组未见与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黄连颗粒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83.78%,显效8例,显效率为21.62%,愈显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2例,治愈率为59.46%;显效10例,显效率为27.03%,愈显率为86.49%。两组间疗效进行对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很好的消除患儿的症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清肺口服液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仓市浮桥地区影响小儿反复呼吸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10例RRTI患儿作为RRTI组,110例健康儿童作为非RRTI(对照组),通过患儿家长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和微量元素检查对比分析影响RRTI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健康状况不良、早产、人工喂养、家庭成员吸烟及微量元素缺乏是影响RRT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出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儿童保健是降低RRTI发病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在医院住院工作站系统中随机抽取2010年中6个月的住院病历,从中选择出院唯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住院病历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过高。结论:医院住院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混乱,滥用抗生素情况较重。应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监管和抗生素应用知识的培训,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呼吸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及因其他疾病引起体能下降也容易导致机体易感,从而形成反复上呼吸感染。治疗上呼吸感染目前仍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往往抑制了敏感细菌,导致条件致病菌的生长,造成菌群失调,容易引起反复上呼吸感染。上呼吸感染常易合并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肾炎、肺结核、风心病、过敏性鼻炎等,也因反复发作而迁延时间较长,形成各种机会性感染,

  • 标签: 玉屏风散 作用机制 合并并发症 机会性感染 临床医学界 条件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小儿上呼吸感染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小儿热速清颗粒(哈尔滨圣泰制药),对照组55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均每日3次,疗程4d。比较2组退热时间及愈显率。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愈显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对小儿呼吸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热速清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采样,肺癌患者下呼吸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癌患者375例下呼吸病原学特征与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共检出下呼吸病原菌共9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2株(64.6%),革兰氏阳性球菌30株(29.2%),真菌6株(6.2%)。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22.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2.6%),肺炎克雷伯菌(19.4%),铜绿假单胞菌(17.7%)。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0.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3%)。真菌主要为白念珠菌(83.3%)。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出现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泛耐药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真菌菌株未出现耐药。结论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未出现耐药率增高的情况。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效果分析。结果人工鼻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结论保持呼吸通畅,人工气管理科学使用多功能人工鼻;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杜绝特异性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呼吸感染率.。

  • 标签: 破伤风 人工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菌定量培养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患者51例,细菌定植69例,患者均给予细菌定量培养和支气管粘膜活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细菌定量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定植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粘膜活检与细菌定量培养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细菌定量培养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感染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鉴别定植菌和感染菌。

  • 标签: 细菌定量培养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在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期间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135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使用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712次,观察吸痰前后HRSaO2MAPCBPIVP的变化。结果520次吸痰前SaO2>95%吸痰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192次吸痰前SaO2<95%,吸痰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结论膨肺吸痰结合气道冲洗可有效保持呼吸通畅,预防痰痂形成,减少负压吸引可能引起的肺不张及低氧血症,减少体力消耗及心脏负担,促进心脏手术后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瓣膜置换 机械通气 气道冲洗 膨肺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