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姜黄素凝胶的外用制剂,考察不同促透剂对姜黄素凝胶的促透作用。方法: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定量分析方法,以裸小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姜黄素为模型药物,Franz立式扩散法考察各处方姜黄素的体外透皮特性,计算各凝胶处方的累积渗透参数。结果:姜黄素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800ng/ml,定量下限为10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15%;准确度符合要求。在1%的促透浓度下,6种促透剂对姜黄素的促透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月桂氮革酮、N-甲基-2-吡咯烷酮、油酸、丙二醇、薄荷脑、卵磷脂。结论:姜黄素的HPLC—MS/MS分析方法符合要求,月桂氮革酮对姜黄素具有显著的促透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促透剂 经皮渗透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腰酸、腰痛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慢性宫颈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探讨提高螺旋CT扫描质量和图像诊断价值的技术要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直观的依据,对临床上合理的使用、评价疾病细节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螺旋CT 扫描质量 图像诊断价值 技术要素
  • 简介: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量有效信息,在监测和测绘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遥感图像通常会受到雾霾影响而降低质量。雾霾浓度评价算法可以评价场景中的雾霾程度,以便对雾霾影响严重的图像进行滤除,并对雾霾较轻的图像根据雾霾指标的大小进行自适应的去雾,从而保证遥感图像解译的可靠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雾霾影响遥感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首先,根据雾霾区域的亮度值大于非雾霾区域的亮度值这一特性定义了雾霾图。然后,根据韦伯准则计算雾霾图的对比度,以此作为评价雾霾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代替主观评价对受雾霾影响的遥感图像进行质量筛选。

  • 标签: 遥感图像 图像质量评价 雾霾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MSCT图像工作站后处理技术行鼻骨骨折的诊断。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40例鼻部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后处理。结果12例有鼻骨先天变异,15例为单纯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10例,鼻中隔骨折8例,筛骨纸板骨折4例,上颌窦壁骨折6例,鼻颌缝分离12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更清晰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及合并征象。

  • 标签: 鼻骨骨折 MSCT后处理技术
  • 简介:《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体视学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该刊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热忱欢迎国内外从事体视学研究与图像分析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 标签: 征稿函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体视学学会 中国期刊网 扩展版 体视学
  • 简介:水陆画是寺庙中举行水陆法会时在水陆道场中悬挂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它是随着水陆法会的发展与兴盛而逐渐完备的。据现有资料记载,水陆法会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水陆画则产生于唐代中晚期,在宋代迅速发展并普及开来。明清时期,水陆法会内容及水陆画图像体系已非常丰富,水陆画不但在佛教仪式中应用,在道教仪式中也得到普及,且形成了自身独立而丰富的图像体系。水陆画不但有上下堂区别,还有卷轴式、壁画式及版画式等形制的不同。现存水陆画大多为明清遗物,由民间画工所作,少部分出于宫廷画师之手。由于粉本的使用,水陆画继承并展现了隋唐以来人物画的传统,一堂水陆画所绘人物常常多达五百余位,题材范围广泛,包含了儒、释、道三教内容。水陆画既是宗教艺术,又是民俗艺术,其图像内容传达了民俗信仰观念和宗教审美情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研究成果对佛教史、道教史、三教合一史、绘画史等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水陆法会 水陆画 艺术特征 宗教思想
  • 简介: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恢复受混合高斯和脉冲噪声污染的彩色图像,采用基于四元数的彩色图像整体处理方案,提出了一种彩色图像混合噪声去噪算法.首先,通过一个纯四元数矩阵表征一幅彩色图像;然后,根据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的不同特性,采用基于四元数方向矢量排序统计的算法检测脉冲噪声位置;最后,将针对高斯噪声的基于四元数最优权值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器进行改进以应用于混合噪声图像去噪,在权值计算时不考虑已被检测出的脉冲噪声点.对5幅标准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去噪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ROR-NLM(robustoutlyingnessratio-nonlocalmeans)算法和最优权值混合滤波器。

  • 标签: 彩色图像去噪 高斯噪声 脉冲噪声 混合噪声 四元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肋软骨骨折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0例诊断为肋软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多种图像重建技术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形态及骨折分型,并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照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肋软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50例肋软骨骨折,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30例,共发现67处肋软骨骨折,其中完全性骨折56处,其中移位性骨折39处,非移位性骨折28处;不全骨折9处,均为非移位性骨折;钙化性肋软骨骨骨折8处,其中6处为移位性骨折;非钙化性肋软骨骨折59处,其中33处为移位性骨折;肋软骨粉碎性骨折20处,均为移位性骨折。结论肋软骨骨折的MSCT表现为不完全骨折,完全性骨折,移位性骨折,非移位性骨折,钙化性肋软骨骨折,粉碎性肋软骨折骨折。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显著提高肋软骨骨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作为诊断肋软骨骨折的首选

  • 标签: MSCT 图像后处理 肋软骨骨折
  • 简介:堡盟即将推出一款全新相机:内置图像预处理功能的LXVisualApplets丰目机将于近日上市。由于图像预处理直接在相机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中实现,降低了传输和处理的数据量,因此,基于PC的图像处理系统就不必运行那些对处理器能力有极高要求的算法,从而提高了应用性能,降低了系统成本,让客户获益颇丰。

  • 标签: 图像预处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图像处理系统 简便 智能 FPGA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尽量减少和控制干扰因素,使患者成功地进行了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做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336例进行细致、耐心、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排除心理、呼吸和造影剂等干扰因素。结论做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36例患者中,有330例均成功地进行了检查,均未出现严重造影剂过敏,成功率达到98.2%以上。

  • 标签: MSCT 干扰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元世祖出猎图》是以忽必烈皇家游猎生活为背景而展开的图像学描述,在北族行国政治范畴内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首先从图中“骑士臂鹰”形象谈起,搜讨相关图像资料,并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力图再现“海青擒天鹅”之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蒙元时期“柳林春猎”问题,即从图像学的角度阐释行国政治的另一种意涵。

  • 标签: 元世祖出猎图 臂鹰 海青擒天鹅 柳林春猎 行国政治
  • 简介:进入数字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电子化载体对传统纸质图书造成了极大冲击。信息的猛增,让纸质图书的图像界面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面对这种变化和冲击,纸质图书的界面设计需要寻求新的突破。一、纸质图书图像界面设计的视觉逻辑化、链接化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爆增、堆积成为这一时代的最大特点,这让纸质图书的图像设计面临极大困难。

  • 标签: 纸质图书 信息文明 界面图 信息时代 图书内容 信息技术
  • 简介: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亚历山大等画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并结合想象进行再创造。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对于传播中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托马斯·阿罗姆 大清图像 中国风情 中西艺术交流
  • 简介:为测量航天遥感相机因姿态不稳定以及各种扰动引起的图像运动,提出了基于光速处理的高精度光电混合相关探测测量方法。利用高速CCD和主CCD对同一目标进行成像,在曝光时间内高速CCD获取序列图像,利用联合变换相关器对所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光学运算,测量出相邻序列图像的运动位移。阐述了光学相关方法测量图像运动的原理,并模拟分析了噪声和不同运动条件下的测量精度。建立了相应的测量像移的实验系统,实验数字模拟及实验结果都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测量精度优于0.1像元,满足卫星遥感相机的使用要求。

  • 标签: 测量 傅里叶光学 光学相关器 图像运动
  • 简介: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伪造图像已经变得轻而易举。特别是当前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图像的各类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因此,刑事技术人员必须研究计算机伪造图像的特点和伪造图像的司法检验鉴定技术。计算机伪造图像的识别与鉴定作为视听资料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必须建立在计算机伪造图像取证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数字图像的EXIF信息和哈希值对其进行初步审查,再采用主动取证技术与被动盲检测技术来达到对数字图像文件内容进行认证的最终目的。

  • 标签: 伪造图像 图像取证 初步审查技术 主动取证技术 被动盲检测技术
  • 简介:拉考夫(G.Lakoff)对像似性的相关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随后学界对隐喻的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拉考夫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错误的解读,他认为其本质是对现象进行有意的错误分类从而产生语义张力。本论文基于对皮尔斯分类的解释,认为拉考夫所研究的是图表,而非真正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功能范畴,尽管在图像与语言中呈现出多种差异,但仍可在图像中实现。图像隐喻具有双重像似性,因此存在一种发掘相似性的双重发现程序。

  • 标签: 隐喻 图表 图像符号 修辞 像似性
  • 简介:本文针对处于平行运动中的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提出了一种有效地分割、修复方法。通过SURF算法和小波变换分割成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并融合得到全背景图像。修复前景时,在具有相似运动特征的图像中搜索最佳样本块填补破损。修复背景时,则是在修复好的全背景中采样填补破损帧的待修复区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较为精准的将视频破损处修复,同时采用了全新的分割方法,不但能节省时间,还能将视频处理的更为清晰自然。

  • 标签: 视频修复 背景分割融合 全背景 图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