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2年10月,由徐向前总指挥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后,经过两个多月的数千里艰苦转战,终于摆脱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翻越秦岭,12月9日到达城固县小河口镇,在城固做短暂休整后,12月9日夜,全军涉水渡过汉江,于1932年12月12日胜利抵达西乡县。

  • 标签: 革命史 徐向前 红四方面军 革命根据地 胜利 交通
  • 简介:1915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个人站出来,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叫板,喊出"文学革命"的主张,这便是徽州青年胡适,这一年,他只有24岁.胡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破千年之积弊,开文学革命之先河,功在当代,惠及子孙.这里,必须要记住他的好友、留美学生梅光迪,正是此人不依不饶的批评乃至谩污,将胡适"逼上梁山",才有了揭橥文学革命的历史一幕.

  • 标签: 胡适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
  • 简介:本文结合晚清学术史发展的背景,探讨了刘师培的新史学探索工作,这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以字诠史"方法的使用,二是对史学体例的改造,由此而展示了他对清季史学革命的贡献.

  • 标签: 新史学 刘师培 史学革命 辛亥革命 清季 清学
  • 简介:<正>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推行,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那么,它为什么能够在当时提出并得以推行?原因究竟在哪里?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错误分析,特别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错误分析,是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的最深刻的思想根源中国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这是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决定的。但是,陈独秀无视这一客观条件的存在,把

  • 标签: 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
  • 简介:<正>邓演达是“一贯支持”我党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本文就邓演达在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作一概括研究,就正方家。邓演达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崭露头角,是在大革命时代,主要是武汉时期。在武汉时期,邓演达对大革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有两个,对帝国主义是整个的民族要求解放,所以叫做国民革命;对国内封建势力,要工农联合起来才能把封建的反动势力推翻,才能造

  • 标签: 邓演达 大革命时期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左派 共产党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在辛亥革命中,随着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腐败的清王朝以及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被推翻了,民主共和的旗帜开始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上空飘扬。然而,由于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陆荣廷 清朝 广西 革命党人
  • 简介:鲁迅说:“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身为越人,未忘斯义。”确实,从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打败吴,复兴越国,到清末建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光复会,在漫长的二千多年时间内,秀丽的吴山越水,不知孕育了多少民族精英。

  • 标签: 光复会 越国 越王 辛亥革命 会稽 越人
  • 简介:少年立志做谭嗣同的“后来者”邹容,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四川巴县人。原名绍陶,谱名桂文,字蔚丹,亦作威丹。邹容6岁入私塾读书,聪颖好学。13岁参加童子考试,因主考官出生僻题为难考生,罢考离场。不久,他考入重庆经书书院学习,因“非尧舜,薄周礼”,蔑视旧学,被开除。此后,随日本人学习日语、英语,开始阅读介绍西方文明的新书时报,接受新学,同情维新变法。1898年8月,

  • 标签: 毛泽东誉为 誉为青年 青年革命家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后,山西省60%以上的农村已成为革命根据地,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地区为老革命根据地,亦称老解放区(老区),不足三分之一区为对日反攻中收复的地区,称新解放区(新区)。在这两种地区,实行两种不同的土地政策。在新区开展反奸清霸,减租

  • 标签: 土地改革运动 山西 中国共产党 “左”倾路线 土地分配制度
  • 简介:<正>8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它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成为80年来一个没有穷尽的研究课题。1991年10月15—19日,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在武汉联合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

  • 标签: 辛亥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 辛亥革命时期 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史
  • 简介:高阏为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北陲的军事要地,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近年关于高阏的所在,间有争论。其初还是狼山西端某一山口的问题,稍后就转到乌拉山西端。现将鲍桐等同志的论文发表于此。深盼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共同讨论,使之早日得到都能认可的结论。

  • 标签: 赵长城 地望 匈奴列传 阴山南麓 战国时期 水经注
  • 简介:东汉张陵在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天师道后,相继在巴蜀、汉中、关中设置了二十四治。其设在成都市及郊县者,计有玉局治(成都市)、鹤鸣治(大邑县)、阳平治、漓沅治、葛璝治(三治在彭州市)、真多治、昌利治(二治在金堂县)、主簿治(蒲江县)、稠梗治、平罔治、本竹治、平盖治(四治在新津县)十二治,占二十四治的1/2。

  • 标签: 平盖治法地 历史考证 成都市 考古工作 地方志
  • 简介: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成阳市辖境北端,地处关中北界,陕北南限。属渭北高原最南部。东界黄陵、耀县、铜川,西邻彬县,南连淳化,北接甘肃正宁。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部子午岭最高峰石门山,海拔1885米,南部三水河底,海拔850米,相差1035米,平均海拔1300米。地形为东北——西南向条形,长65公里,平均宽25公里,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分为东北部土石山区和西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塬差异分明。

  • 标签: 旬邑县 东北 西南部 中部 平均 甘肃
  • 简介:福荫园,昔日是座落花地大策直街和联桂北街之间的一座大花园,与东园(今醉观公园)相毗连:该园占地四十多亩,也是清朝时广州四大豪富潘氏的物业。其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深受康有为先生之喜爱。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先生的事迹。康有为先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曾吟咏一首七绝句:“东山白云日夜飞,西樵山下柘桑肥;百亩耕花花埭宅,先生归去未必非”。表达了先生当时的心情。

  • 标签: 花地福荫园 中国 广东 历史发展
  • 简介:<正>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 标签: 方城 南阳盆地 左传 史记正义 淮阳 十三年
  • 简介:清代河北旗初探铁男清代的旗,是有清一代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既有历代封建王朝封疆的一般特点,又有明显不同之处。清代的旗,即所说的圈占土地,与历代封建王朝封疆一样,统治阶段占有大量土地,以满足其奢侈生活所需,这是主要的主面。但是,还分给八旗下级...

  • 标签: 内务府 清代旗地 清政府 八旗兵丁 青龙满族自治县 庄园
  • 简介:革命文物的征集过程中,不少人往往会忽略对所征集文物真实性等问题的考证。因为革命文物,特别是现代革命文物,由于时段性短,一般本身不具备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而且又与现代一般生活用品无太大的区别,很容易以假乱真,或者造成时间阶段上的混淆,如果这样,必然会影响文物收藏的严肃性。

  • 标签: 现代革命文物征集 真实性 可靠性 思想性 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