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全面研究湖北省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其特点,深究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探寻科学有效的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对策,是一项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的工作。对湖北省出生性别比的演变及现状的研究、原因和对策的探讨,有利于对全国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 标签: 出生性别比 湖北省 偏高 县市 现状 原因
  • 简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丰富多彩,促进了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特别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越来越深,民间少数民族文化呈现汉化倾向.有些土家族地区渐渐丧失了本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巫术形式也在汉化过程中显现出新的特点.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巫术吸收并逐渐运用汉族道教仪式.土家巫术的道教化极为明显,在各种巫术仪式活动中取而代之以道教的传统.土家族民间信仰体系逐渐发生变化,与汉族信仰体系兼收并蓄.道教思想逐渐深入土家族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

  • 标签: 土家族 巫术 道教化 民间信仰
  • 简介:<正>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口问题已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承担国家的“七五”计划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老年人口调查和老年社会保障改革研究”,我们参与了这个课题,按统一的课题设计在全省城乡范围老年人口中进行1‰比例的随机抽样,对4440个样本作了调查。1986年末湖北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443.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9%,其中农村占老年人口的84.3%。在1987年的抽样调查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有效样本为3750个。我们以此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全国有关资料,试图对农村老年人口的供养问题作个粗浅的研究。

  • 标签: 中国老年人口 农村老年人口 湖北省 供养方式 数量增长 老年社会保障
  • 简介:摘要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经验选材已无法适应当今世界篮坛飞速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则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篮球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对科学选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对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促进篮球运动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提升潜江市的篮球技战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篮球运动 运动员选材 科学选材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更是各个高校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素质培养班为例,介绍了素质培养班的基本特点以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素质培养班模式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 标签: 探索 素质教育 新模式
  • 简介:文章基于549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总和生育率(TFR)进行分析。结论表明,自1985年以来年龄别生育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计生政策严格控制生育数量,而非生育行为的推迟。TFR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其变化与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无关。与政策生育率变化有关。通过对湖北省总出生人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论表明1985—2008年总和生育率对总出生人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的影响;外推预测表明2009~2014年出生人数趋势稳定,201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利用Logit模型对实际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受访者文化程度、户口性质、出生年代、工作状态、丈夫工作状态、放宽的计生政策和奖励少生的计生政策。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LOGIT模型
  • 简介:通过对柴达木地区腹地马海哈萨克人与青海湖北岸刚察县果洛村二社藏族地方性知识的考察,认为人群的迁移造成地方性知识的复杂性.迁移使地方性知识发生移植、变形、再植、堆叠等情形,唯有考虑到人群的迁移性,才有可能体认到地方性知识中的地方与非地方关系,也才能更接近地方性知识背后的人类社会本相.

  • 标签: 青海哈萨克人 刚察县藏族 地方性知识
  • 简介:恩施崔坝皮影戏是武陵民族地区一种极富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后申报时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恩施崔坝皮影戏仍旧处于濒危的尴尬境地,面临着文化生态急剧改变、制度缺位以及剧团本身发展等诸多不利因素,保护与传承压力倍增。只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皮影艺人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做好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这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 标签: 后申报时期 戏剧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