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我们佳木斯市郊区四丰乡和平村养鱼专业户陈维国,承包村渔场已经十多年了,现有水面40亩。1995年开始搞驯化养鱼,当年亩盈利800多元,效果较好。1996~1997年,郊区驯化养鲤大面积普及,各渔场秋季出池集中,市场饱和,销售价格下降,收入减少。他开始琢磨能否养殖名特优鱼类。为此,向市和区水产技术部门咨询,我们建议他驯化养殖异育银鲫,该鱼生长速度快,比普通鲫鱼快2~倍,耐寒能力强,成活率高,市场销路好,价格高。1998年春季,他利用20亩池塘进行驯化养殖异育银鲫成鱼,5月2日放养1997年自己培育的异育银鲫鱼种,(该鱼种是1997年6月1日在市水产局接的空运异育银鲫乌仔育成的秋片)亩放1500尾,规格为每尾50g,共放30000尾,15000kg;5月5

  • 标签: 质量效益型 佳木斯市 异育银鲫鱼种 驯化养殖 水产技术 驯化养鲤
  • 简介:为开发我国鲑科鱼类养殖新品种,将图们江陆封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移殖至北京。稚鱼用玻璃钢育苗盆+水泥池,微流水和流水养殖,进口鲑鳟饲料作为开口饲料,2周后改为国产鲑鳟饲料培育至性成熟。2014—2015年人工采卵15.7万粒,受精率82%,孵化率68%。孵化水温6~8℃,受精卵至发眼期的积温为190~210℃·d,350~390℃·d时孵出。共孵化鱼苗8.7万尾,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龄雄鱼100%及雌鱼95%性腺发育成熟,雌亲鱼平均体质量(573.62±110.39)g,成熟系数(21.67±2.60)%,绝对繁殖力为(1649.64±489.60)粒/尾。人工养殖环境下,图们江陆封马苏大麻哈鱼繁殖性能较野生群体有极大改善,能进行规模化苗种生产。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移殖培育 全人工繁殖
  • 简介:为分析患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鲤疱疹病毒(CyHV-2)粒子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发生过程,采集患病异育银鲫体肾、脾脏、头肾、肝胰脏、肠道、鳃各组织样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和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在所采集器官组织中均观察到鲤疱疹病毒Ⅱ的DNA内核、空衣壳、实心核衣壳、含包膜成熟病毒共4种不同成熟时期的病毒粒子,不同时期的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65-90nm、90-180nm、90-180nm、170-220nm;体肾和脾脏中含有大量的CyHV-2病毒,而头肾、肝胰脏、肠道和鳃中病毒粒子较少;CyHV-2病毒主要感染体肾、头肾、脾脏的吞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改变;组织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吞噬细胞核边缘化,核内染色质变性,核膜溶解,线粒体嵴断裂,出现空泡,个别细胞溶解坏死。通过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构特征,确诊异育银鲫感染CyHV-2病毒,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中均有CyHV-2病毒,且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组装,在细胞质中获得外膜。感染CyHV-2病毒的异育银鲫主要器官组织均受到一定的损伤。

  • 标签: 异育银鲫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 鲤出血病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