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国家林业建设战略重点的重新定位,“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森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将优秀的森林文化资源整理、组合、提升,创新为森林文化产品,并确定其价格,能更有效地传播森林文化,使其被更多人所接受,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森林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过程。该文阐述了森林文化产品的涵义、主要特性、传播与消费的条件、主要表现形式、价值及其价格。文章认为森林文化产品包含了创作过程的活化劳动、制作文化载体的物化劳动和森林文化自身的价值,它们共同构成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文章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新古典价值经济学理论考察了森林文化产品的价格构成,认为森林文化产品价格应该由其生产成本、效用、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决定:生产成本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低价格;效用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高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影响森林文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 标签: 森林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价值 文化产品价格
  • 简介:以最新发布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根据2007年苏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苏州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空气、物种保育、景观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苏州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为69255元/(hm^2·a),总价值为446830万元/a,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167910万元/a,保育土壤价值为59614万元,a,累积营养物质价值为25235万元/a,固碳释氧价值为76023万元/a,净化空气价值为25629万元/a,物种保育价值为86148万元/a,景观游憩价值为6271万元/a。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苏州
  • 简介:2006年6月30日,广西与生物碳基金托管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了《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购买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实施,也标志着全球第一个按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落户广西。该项目主要通过促进珠江流域地区的再造林活动,探索和示范与碳汇有关的技术和方法。该项目实施后,到2035年将固定二氧化碳77万吨。按购买协议,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将向项目购买220万美元的碳汇。

  • 标签: 生物碳 经济价值 《京都议定书》 造林项目 森林 中国广西
  • 简介:绿道已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许多绿道建成后,其公众使用率并不尽人意,绿道的管理维护与长效利用或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欧洲国家斯洛文尼亚因其完善的绿道网络规划建设、良好的骑行环境和周到的骑行旅游服务,被誉为"骑行天堂"。文章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从政策法规、战略规划、配套服务、运营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斯洛文尼亚国家慢行绿道网络建设与实践经验,并为我国城市绿道建成后有效利用以及自行车旅游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斯洛文尼亚 自行车旅游 绿道 骑行网络
  • 简介:针对世界竹藤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分析测试仪器的硬件优势,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大胆探索,深入开展竹藤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实现竹藤研究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

  • 标签: 科研目标 网络中心 国际 分析测试仪器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成果
  • 简介: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的特点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支持终身教育,直接参与学校教学,提出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内部资源与其它信息机构的挑战,并对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教育功能 创新
  • 简介: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南京市江宁区在大开发进程中,从规划入手,坚持用现代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生态优美和社会进化的协同共进的新模式.基于对江宁区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应用全球化定位战略、生态优化和效率超越战略、科教先行、自律民主等思想来指导江宁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 标签: 江宁 协同共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简介:对北京地区38个公园绿地的春季花木本植物的个体观赏特征及整体景观特色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公园绿地中应用的春季花木本植物有70余种,全部为落叶树种,以花灌木种类为最多,体现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地域性;应用频度超过80%的春季花木本植物有15种,以寓意美好的传统花木为主,而应用频度超过40%的春季花木本植物仅有28种,仍有大量春季花植物需要推广;花期时序分布以四月份最为集中且重叠性较高;花色以白色系、红色系及黄色系为主。显著的花相、艳丽的色彩和集中的花期构成了北京春季植物景观繁花景象和色彩冲击力的基础。

  • 标签: 绿地 春季 木本植物 观赏特征
  • 简介:2008年是水杉发现60周年。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发现了植物“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这一重要事件使日本植物学家三木茂(ShigeruMiki)1941年以植物化石为依据发表的水杉新属受到关注并得到实证,同时三木茂、胡先骄、郑万钧3人亦成为活化石单种属——水杉属的共同定名人(MetasequoiaMikiexHuetCheng)。1950年水杉被引种到日本,表现出极好的适应性,受到日本政界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并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对水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社会效应。本文对日本水杉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水杉的发现实际上是中、美、日三国科学家之间联动的过程,具有世界意义。文章最后建议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在水杉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 标签: 水杉 引种 保护 社会影响 日本
  • 简介:如何发挥建筑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简述了从古代建筑师到现代建筑师对社会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贡献作用。

  • 标签: 建筑师 社会 促进 作用
  • 简介:在论述生态博物馆的内涵与实践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在生态博物馆的本土实践的经验和历程,从分析生态博物馆的非盈利性、参与性、利他性等公益属性及表现出发,剖析了我国生态博物馆本土化中理论层面的本土化理论体系不完整、规划层面的生态博物馆类型的多样性不足与经济利益驱动、实施层面的建设速度缓慢、保护力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不协调现象,进而提出围绕社会公益属性为目标完善本土化理论体系、倡导模式多样性及健全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设。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公益属性 本土化
  • 简介:治理理论是一种国际上主流的治国理念,也与我国当前强调的创新礼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谋而合。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并在该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 标签: 治理方式 创新 社会 机构管理 联合行动 委员会
  • 简介: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物理、生物、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有理想、有理智、有境界的动物,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如家庭、单位、社团等组成社会群体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

  • 标签: 文化基础 生态关系 环境和谐 社会 培育 生活方式
  • 简介:社会林业是一种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的林业管理科学。社会林业以人为中心,强调森林的民众所有、民众治理、民众收益的中心思想,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目标,是现代化林业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 标签: 森林经营管理 社会林业 可持续发展 模式 中国
  • 简介:走和谐发展的道路,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丰富而又历史悠久的文化.为这一决策提供了精神背景和思想资源。哈耶克先生认为,“在某些方面,传统比人类的理性更为优越”,传统是“人类大部分知识之源”。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极为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这一点尤其值得重视。

  • 标签: “和为贵” 文化传统 和谐社会 中国
  • 简介:<正>1995年12月29日北京林业大学组织召开了“中国妇女与社会林业”研究项目的评审会。评审会成员由来自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人口所、社会学所,林业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科信所,中国林业报社等10名专家,评委们在听取了项目组

  • 标签: 社会林业 中国妇女 研究项目 评审会 中国林科院 社科院
  • 简介:2011年6月20日,刚刚在北京结束的"201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APP(中国)获得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和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颁发的"2011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大奖,充分验证了其历来在注重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绩。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环境 可持续发展 APP 外商投资企业 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