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察生态危机的起源,将对评估目前的环境形势和处理这种严峻形势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常认为,生态危机起源于包括诸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在内的现代工业,以及基督教关于创造的教义引发的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因此不能期望单纯从技术方面找到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法.环境历史将生态视野纳入其对世界历史论述的方法论原则之中.它致力于描述从史前到现在,从最初的农业社会甚至古代文明之前所造成的灾难性环境影响到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各种形式的生态灾难的'人类与自然之间互动的历史'.环境世界历史,从时间到空间的维度给了我们一个关于生存的人类生态概要.它使我们能够理解过去地球上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生态互动的根本意义,以及生态形势对每一个历史阶段政治和经济产生的种种影响.生态危机的起源并不能只从现代工业时代之后去考察,单纯用基督教关于创造的教义也无法充分解释我们关于人与自然的意识形态概念.本文认为,环境历史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可以从中找寻解决生态危机的答案.

  • 标签: 生态危机 环境历史 环境世界历史
  • 简介:20世纪中叶,人类工业文明达到它的最高成就,伴随它的生态危机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这种危机成为时代转变的拐点。它表示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一种新文明——生态文明成为上升的文明。环境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是人类创造新文明的伟大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思想和理论结晶,又是人类建设新文明的哲学基础。发展环境哲学研究和应用,为人类新文明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 标签: 环境哲学 生态文明
  • 简介:绿色智库(“绿库”),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国际学界与传媒关注的一个现象。“绿库”是指一个较为制度化的实体机构,通过一种综合性的内容涉指对生态环境难题的理解与应对提出独创性的科学见解和政策建议。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全国性“绿库”还主要集中于“国办”的研究院所、高校机构和各种联合会,而民间“绿库”的发展尚处于一种起步或萌生阶段。因此,政府在我国“绿库”建设中理应发挥更为重要与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环境社会治理 政府 环境国家 绿色智库(绿库)
  • 简介: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的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的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 标签: 生态城市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教育 低碳经济 绿色消费 环境伦理法制
  • 简介:主持人语:2015年9月18-20日,在成都召开的“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上,“环境悬崖”这个新概念被正式提出,并成为会议的主题而展开深度讨论和激烈论辩,最后形成基本共识:“环境悬崖”不是对环境的修辞性描述,而是对当前环境极端恶化状况及其趋向崩溃态势的客观陈述.面对环境被推上悬崖这一极端生态状况,反思成为必然.因为只有真诚反思才可正确探求生存的自救道路,构建实施生存自救的行动方案.基于此,本栏目选择了四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对环境悬崖的反思,需要多维度.

  • 标签: 社会转型 环境 学术论坛 转型发展 基本共识 生态状况
  • 简介:一、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识到同其它生态环境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环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或破坏最强烈的地方。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

  • 标签: 城市园林绿化 生态环境建设 绿化工作 绿化建设 草坪 城市建设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别墅楼盘以其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显著优势,成为不少人购买时的首选之一。

  • 标签: 环境设计 私家花园 别墅 城市居民 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
  • 简介:全球化的倡导者们将全球化称为一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世界主义价值观、持续发展的理想和更高层次生活水平的方式.然而,批判者们则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富国和跨国公司向世界其他地方实施的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在这种(殖民)过程中,关于持续及平等发展的言论无法与对(他国)人民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摧毁这一现实取得一致.本文揭示了由于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导致的贫困和环境的恶化是如何的频繁,并建议,应该从本土固有的传统科学和医学惯例中存在的环境的同一性和重要性着手,去寻找抵御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对策.

  • 标签: 全球化 爆发与爆裂式增长趋势 地方伦理
  • 简介:古树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本文从太原市现存古树内在生长环境的水、肥、气、热、病害与虫害和外在生长环境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分析,探讨了古树复壮的技术和应采取的措施。

  • 标签: 古树 环境 复壮 技术
  • 简介:论述了家具涂饰过程中涂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油漆涂饰安全操作的技术措施.

  • 标签: 家具 涂饰 环境 安全 措施
  • 简介:此文是ScottSlovic教授专诚为本刊"生态文化"栏目撰写的论文综述。Slovic教授是美国爱达荷大学英语系主任,从事文学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研究。他是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的创始人兼首任主席、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的权威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主编、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二十余年,是美国首个"文学与环境"研究中心(该中心设于内华达大学)的核心创建人之一,著有25部专著和逾百篇论文,曾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地讲学,在国际生态文化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他的第25本专著《生态批评美学:语言、美与环境》(EcocriticalAesthetics:Language,Beauty,andtheEnvironment)于2018年出版。Slovic教授还是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波恩大学、东京大学等)的客座教授,自2006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担任富布赖特学者起开始访问中国,在中国多次讲学和讲座。

  • 标签: 环境研究 生态批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环境文学 客座教授 译文
  • 简介:文章研究了广州城市绿化树种生物同化、吸储,固定C.P.K,SO2.Pb,Cd的环境净化功能.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森林土壤中有机C储量最高达184t/hm^2.最低为24.6t/hm^2;TN储量最高达16.7t/hm^2.最低为2.0t/hm^2:Pb,Cd储量最高分别达837.4kg/hm^2、3.9kg/hm^2.最低分别为577kg/hm^2、1.2kg/hm^2:植物叶对SO2的积累量以高山榕最高.海芒果最低;小叶榕叶吸收固定Pb量最高为226g/hm^2.尾叶桉叶和白玉兰叶吸收固定Cd量最高达0.15g/hm^2.

  • 标签: 城市绿化树种 环境净化功能 功能研究 森林土壤 研究区域 储量
  • 简介:对梅林山公园植被类型、特色植物资源、地质地貌和水体等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植被可分为沟谷季雨林、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草丛和人工林等类型,植物群落多样;

  • 标签: 自然景观资源 公园 梅林 常绿阔叶林 评价 深圳市
  • 简介:论述了伊春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评价的原则、方法,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林权制度 改革 评价 伊春
  • 简介:本文提出了随时间变化的森林风景美度模拟评价技术。对四种火炬松林分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不疏伐人工林,不疏伐天然林,轻疏伐、重疏伐人工林),比较它们的风景效果。总体上说,天然林的风景质量最高;其次是不疏伐和重疏伐人工林,而且两者的风景质量无显著差异;轻疏伐的风景质量最差。上述结果和以往的研完成果相符合。本文还检验了伐期龄和初始密度等经营活动对森林风景美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森林风景美度随着林分密度的下降而增加,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生产力较低的立地具有较高的风景美度。我们发现,在五十年规划期内,初始林分状况对森林风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观赏等级 多资源利用 火炬松
  • 简介:本文评价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通过多角度的量化指标评价经济收益。评价过程中重点提及天然林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经济、环境和林区企业起到积极影响,并对改善现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进而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 标签: 天然林 资源保护 工程效益
  • 简介:为了探讨森林碳汇能力、森林碳汇贮存量,该研究利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制定计算方法,通过对岛东林场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岛东林场碳汇蓄积量约31.4万t。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岛东林场森林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国家层面上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多功能森林经营要求,也不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对森林游憩资源开发需求,在这基础上提出对岛东林场人工林科学合理的近自然化改造模式。

  • 标签: 岛东林场 森林碳汇 森林碳贮存量 近自然化改造模式
  • 简介:该文依据复合图书馆的职能及特征,确定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由此,确立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先分为5个项目,即资源的保障、资源的质量、资源的利用、各载体的互补状况和价值判断(利用与效益),再由15个指标,38个子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表,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复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综合评价的途径

  • 标签: 复合图书馆 资源建设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