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合成和纯化了一个带末端羧基的新的磷脂酰乙醇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3/4DPPE-PEG3000-COOH。将这个化合物掺入脂质体后,脂质体在网状内皮系统(肝、脾)的聚集减少,在血中的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并表现为一级对数线性消除。脂质体表面的活性羧基可以和其它活性分子反应,这可能为脂质体带来新的功能。

  • 标签: 脂质体 活性羧基末端 聚乙二醇 长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5S管理法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选取60个抢救车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PDCA循环结合5S管理法,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作用掌握情况(93.13±4.85)比实施前(72.95±6.01)高,实施后护士和医生对抢救车管理质量满意度(71.67%)、(76.88%)比实施前(95.24%)、(97.25%)高,实施后抢救车管理质量评分(88.2±3.7)比实施前(65.2±3.2)高,P<0.05。结论:在抢救车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结合5S管理法具有非常不错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抢救车的质量评价,提升护士对急救药品的掌握情况,具有很高的的推广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5S管理法 抢救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医院手术室的麻醉药品采用PDCA的循环法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系统,增强效率,减少错误率以及因此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未使用PDCA循环管理到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使用循环管理后的1000张麻醉处方单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麻醉药品使用错误率以及余弃药品是否规范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使用PDCA循环管理后,麻醉药品使用错误率大幅度降低;且余弃量登记本执行率和登记正确率大幅上升,差异较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中有着重大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效率减少错误率,提升余弃量登记本执行率和正确率。

  • 标签: PDCA 麻醉药品管理 降低错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降低新生儿血培养标本污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4月的2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采血培养233次作为PDCA循环法实施前,选取2021年5月到2021年10月的3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共采血培养390次作为PDCA循环法实施后,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血培养标本污染率。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前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为2.57%,PDCA循环法实施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降至0.51%,实施PDCA循环法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能明显降低新生儿血培养标本污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新生儿血培养 污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 循环模在冠心病患者行冠脉CTA检查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22年5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CTA增强扫描检查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措施实施。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CT 图像采集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CT 图像采集成功率、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增强检查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图像质量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冠脉CTA检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提高药剂科药学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患者的处方12452人次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药剂科管理法,另选取 2022年2月~2023年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患者的处方12121人次为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提高药剂科药学服务质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药剂科药学服务中可有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药品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药剂科 药学服务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对提升麻醉药品处方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800份麻醉药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由我院医师开具。我院于 2023年1月开始在麻醉药品处方管理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另选800份麻醉药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由我院医师开具。观察和对比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不合理处方(诊断不完全、处方前记不完整、超量处方、药品处方名称错误、缺少药物规格或(和)剂型、缺少药物用法用量、处方修改后未签名、给药频次错误)占比。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诊断不完全、处方前记不完整等各不合理处方占比更低(P<0.05)。结论:麻醉药品处方管理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显著减少不合理处方,实现处方管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麻醉药品 处方管理 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回顾总结95-99年间联合脏器切除存期均超过10个月,3年生存率为41.5%。结论: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胃癌 联合脏器切除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浓度,肌电图检查28例,脊髓MRI检查16例.结果15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17例正常;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异常26例;脊髓MRI检查4例患者出现脊髓后索长T2高信号影;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等.经3~6个月治疗,症状缓解者27例,部分改善者5例;排尿排便功能改善4例;舌炎改善5例;胸腹部束带感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改善1例;贫血改善8例.5例病程在1年以上,维生素B12治疗后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而成残疾状.结论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重要原因,但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并不能准确反应机体是否真正缺乏维生素B12,维生京B12水平正常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考虑,以免误诊.

  • 标签: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 简介:老年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肺心病因呼吸道感染致肺功能衰竭及心衰的病死率高达32.9%。本文收集1996-05~2000-02间病区及社区118例肺心病患者与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旨在探讨肺心病发病情况与致病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开展临床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1.1.1选本院住院和合肥地区5所干休所共计118

  • 标签: 肺心病患者 肺循环 动脉血气变化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院药库药品效期管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价值。方法:在2021.05-2022.05期间我院实施常规管理,选取此时医院药库药品800份进行分析,以此为常规组。在2022.06-2023.06期间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选取此时医院药库药品800份进行分析,以此为实验组。评析指标:二组的药品检查合格率、近效期药品占比、滞销药品占比。结果:在管理后,实验组的药品检查合格率比常规组高,近效期药品占比与滞销药品占比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进行医院药库药品管理时,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减少近效期药品,降低滞销药品占比,值得借鉴。

  • 标签: 医院药库 药品管理 PDCA循环管理 药品检查合格率
  • 作者: 刘丹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09-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1年第8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用药治疗强化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患者80例,科学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药学服务干预,研究了解患者临床治疗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指标全部正常的为22例,占比55.00%,病情控制、指标调节的为17例,占比42.50%,整体上患者身体达到一定恢复状态的为39例,占比97.50%,明显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治疗时强化药学服务,指导患者按照要求科学用药,让患者有更佳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药学服务;循环系统疾病;合理用药;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为护理带教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内科进行护理实习的10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实习生51人,其中给予对照组实习生常规带教模式,给予试验组实习生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出科时的综合能力,主要分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发现,试验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合显著提高了肿瘤内科实习生的教学质量,操作简单,值得借鉴。

  • 标签: PBL教学法 PDCA循环教学 肿瘤内科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PDCA循环在提高血透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血透室护士 20名,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其中 2017年 6月前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2017年 6月后实施 PDCA循环,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与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接触患者前洗手、接触患者后洗手、脱手套后洗手均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血透室护士采用 PDCA循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手细菌检测合格率,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血透室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环系统疾病采取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从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卧床的患者140例参与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分别为7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给与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学服务 循环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环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1例患者均应用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内瘘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环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护理 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环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1例患者均应用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内瘘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循环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护理 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双低对比剂联合能谱CT成像技术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到本院接受门静脉检查的患者42例,依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低剂量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常规剂量组,其中,图像噪声、SNR、医师1评分、医师2评分比较(P>0.05),门静脉CT值、CNR比较(P

  • 标签: 双低对比剂 能谱CT成像技术 门静脉成像 图像噪声 SNR C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