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WOT分析法优化的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26名心内科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26名心内科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SWOT分析法的传统护理带教优化后的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带教满意度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的满意度(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基于SWOT分析法优化传统护理带教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带教质量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SWOT分析法 心内科 护理带教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传统教学法与 PDCA 循环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予以对比研究。方法:确定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目标展开对比实验,随机分为各25名的参照组、干预组,并分别采用传统教学、 PDCA 循环法教学,对比各自效果差异。结果:相较于综合成绩,干预组水平更高,两组指标对比差异强烈(P

  • 标签:  PDCA 循环法 传统教学 泌尿外科护理教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中老年冠心病护理中运用传统干预技术与行为干预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本院收治的中老年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行为干预技术运用在中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广泛推广。

  • 标签: 传统干预技术 行为干预技术 中老年冠心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康复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1~2021.6月于我院康复科实习的60名护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效果确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科 护理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在提高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法,选择158例中医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9例患者接受传统中医护理管理,另外79例患者接受传统中医护理管理与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护理管理。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中医护理管理相比,传统中医护理管理与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护理管理在提高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在使用传统中医护理方法的同时,结合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的理念,可以更全面地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护理效果。结论: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在提高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传统中医护理方法与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进一步推动中医妇科护理管理的发展。

  • 标签: 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 中医妇科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音乐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治疗组接受音乐疗法后,患者焦虑、忧郁、易怒等不良情绪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有助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青光眼 心理护理 音乐
  •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下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背景音乐下个体化心理干预。结果背景音乐下个体化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背景音乐下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可减轻介入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

  • 标签: 介入治疗 背景音乐 心理干预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房加装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根据患者的住院作息时间选择合适的曲目播放,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及精神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rolapsequalityoflife,P-QOL)对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OSIE总分、积极因子评分、总消极因子评分及P-QOL各项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NOSIE总分、总积极因子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总消极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QOL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背景音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和情绪改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背景音乐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对磁共振增强扫描顺利完成的价值。方法:本次时间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内,对象选取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 80例,随机分组, 2组各 40例。常规护理干预控制组,基于此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干预效果。结果:两个组别不良心理反应率、一次检查完成率、满意率等对比发现 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效果显著,可确保检查一次成功,且可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患者普遍满意,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增强扫描 心理护理 音乐放松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的可行性.[方法]在对63名护士进行为期半小时熟悉音乐节拍器的节拍后,应用节拍器使用120/min的频率引导心肺复苏(CPR)胸外心脏按压,并对操作者进行节拍器使用态度的调查.[结果]有5人(7.94%)认为节拍器对胸外心脏按压有很大干扰,37人(58.73%)认为有干扰,21人(33.33%)认为无干扰;45人(71.43%)认为需要使用节拍器,58人(92.06%)认为规范培训后节拍器能起到引导频率的作用.[结论]护士经过规范培训后认为节拍器可有效引导胸外心脏按压频率.

  • 标签: 音乐节拍器 反馈系统 频率引导 心肺复苏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中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接受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和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观察组),每组包含抑郁症患者60例。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测定,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新生儿实施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显著更短,经皮黄疸指数显著更低,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教育(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音乐节律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CE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肌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干预1个月后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评级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应用基于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可提高训练依从性,促进肌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引导式教育,音乐节律操,偏瘫,肺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五行音乐疗法+亲情护理对重症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抑郁症住院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亲情护理,观察组采用五行音乐疗法+亲情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感恢复、自我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联合亲情护理可改善重症抑郁症住院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效能。

  • 标签: [] 五行音乐疗法 亲情护理 重症抑郁症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分析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及现存的应对老龄化的服务系统。方法应用电子数据库查阅PubMed,CINAHL,维谱和万方等数据库。结果阐述并分析了我国正在弱化的3种养老方式:家庭支持系统被“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的存在所破坏;自我照顾方式由于慢性病的高发和经济条件而受到限制;社会支持系统也因为不充足的老年照护设施和不完备的养老保险系统等而不能满足老年护理的社会需要。结论中国面临亟待应对的老年护理的挑战。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老年护理 养老方式
  • 简介:总结利比里亚中国ETU医务人员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综合防护措施。建立感染防控组,设立区域标识目视化,限制医务人员活动路线,制定详细的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流程,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物体表面消毒等防护措施落实,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154名医务人员共进入隔离病房6000余人次,无一人感染,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 标签: 病毒 埃博拉 防护 利比里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有效推进居家安宁疗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3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阻碍因素,阻碍因素主题的4个亚主题包括政策支持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是多维度的,应重视政府、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居家安宁疗护的重要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 标签: 老年人 安宁疗护 服务利用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EVLT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切口个数、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疼痛程度、切口个数、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痕、美观、疼痛轻、经济、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积极配合护理措施,促进伤口愈合及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腔内激光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分别应用传统干预技术与行为干预技术,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干预技术,观察组应用行为干预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LVEF水平更高,LVEDD更低,且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技术能够改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与传统干预技术相比更具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行为干预 自我管理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开展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其抢救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两组患者急救期间分别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显著减少,最终获得的抢救成功率较高,(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