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标准化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增加使用磷酸肌酸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min步行距离、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48.21±2.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4.03±2.02)、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5.03±2.11)mm、6min步行距离(430±20)m,对照组分别为(42.01±2.13)%、(58.23±2.36)mm、(50.21±2.51)mm、(375±22)m,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是嗜铬粒蛋白(95±4)ng/ml、血浆脑钠肽(220±21)pg/ml,对照组分别为(135±30)ng/ml、血浆脑钠肽(259±40)pg/ml,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CK和CK-MB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区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为(146.8±42.1),CK-MB为(37.14±10.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K(435.7±79.6)和CK-MB(435.7±79.6);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43.33%)显效,有15例(50%)有效,有2例(6.67%)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有11例(36.67%)显效,有12例(40%)有效,有7例(23.33%)无效,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治疗中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二磷酸果糖 维生素C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心肌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中可以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以获得显著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

  • 标签: 大剂量维生素C 磷酸肌酸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共同治疗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季节性流感患儿8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联合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的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仅应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2.5%,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实施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季节性流感的可行性较高,临床疗效也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季节性流感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简称Sanger法)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法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乙型肝炎病者耐药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12日至2017年5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NOX2(0.32±0.02)、ROS(516.39±15.42)U/ml、NO(80.41±2.63)umol/L、LDH(265.48±15.81)U/L、AST(30.69±2.54)U/L、CK(1.69±0.48)U/ml、cTnI(345.15±15.69)pg/ml、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效果显著,能够保护患儿心肌受损,改善患儿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氧化应激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及BMI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2hPG、HbAlc及BMI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为满足患者病情需要,因此在临床上联合用药普遍,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配伍禁忌屡有发生。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25g/支,商品名:乐灵,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234,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5g.50ml,山东抗辰欣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908)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舒巴克坦/药理学 头孢哌酮/药理学 果糖二磷酸盐类/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水质恶化情况十分严重,极大的危害课人体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其中重要原因为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超标排放,废水检测是指导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的依据。2011年,“十二五”开局第一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有了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工业废水处理成了水治理的突出问题,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更是块难啃又必须啃下的骨头。然而,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染物量大、难处理、成分复杂,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十二五”期间,氨氮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成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常规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相关工业行业排放标准普遍提高,均考验着工业废水处理。本课题的目的在于(1)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分析检测的操作能力,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4)进一步巩固学生化学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