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世界大环境的变化,目前我军急需要在全面信息化的条件下提升自身的威慑能力以及实战能力,这是目前军事训练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随着军事变革的深入,实战化军事训练将成为训练的常态,在这种模式下,对于我军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我们不仅仅需要努力提升训练的成效,同时还需要重视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将安全防范的共组放在第一位,保证我军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安全性。

  • 标签: 实战化训练 安全管理 辩证统一
  • 简介: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医学生以及公众的健康、安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避免因为生物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污染和危害,就需要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试验生物安全教育,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熟悉实验操作流程等。最终实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目标,为医学生建立起一个安全适宜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管理措施,从而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 以用药管理实施后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 80 例西药治疗患者为研究组,以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管理实施前收治的 80 例西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 研究组患者发生重复用药 2 例,联合用药不当和用药方法不当各 1 例,其总发生率为 5.0% ,对照组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 18 例,总发生率达到了 2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 在临床西药治疗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有效加强用药监督和用药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 管理措施 合理用药 抗生素滥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伤口护理是普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伤口的评估、问题分析与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等,为了降低伤口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伤口护理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风险整合管理在伤口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 标签: 风险整合管理 伤口护理安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在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从而完善护理文化的建设;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信息收集与分析处理的工作;结论护理实习人员对患者的安全认知处于有待提高的状态;建议医院需要在明确认知安全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安全护理环境、强化安全护理培训等来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安全的认知,强化安全护理文化的建设。

  • 标签: 护理人员 安全认知 护理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硝酸舍他康唑阴道栓的制剂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鼠阴道粘膜刺激性试验和豚鼠主动皮肤过敏性试验,考察其制剂安全性。结果硝酸舍他康唑阴道栓对大鼠阴道粘膜组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结论硝酸舍他康唑阴道栓阴道给药符合安全性要求。

  • 标签: 硝酸舍他康唑阴道栓 粘膜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卒中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289例患者中,20例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92%,其中5例为导管滑脱、2例为烫伤、3例为误吸、3例为静脉炎、2例为皮肤破损、3例为压疮、2例为跌倒。结论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疾病因素、年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应该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 标签: 护理安全隐患 老年脑卒中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室500例及加床30%的515例科室感染消化科住院患儿,对其各自实施两组划分,分别对管理组和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上报的不良事件病历120例,对其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1202例不良事件当中,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为115%以上科室及一般科室在不良事件发生病例分别为51例、58例和11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2.%、49%和91.33%;重症监护室两组组患儿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2例;感染消化科两组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分别为0.2%)和1.01%.结论针对儿科患儿,对其运用腕带卡片及建立护理档案相应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方式,不仅可实现护理效率的提升,还可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基于药剂科规范下的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首先对在基于药剂科规范下进行临床用药的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就基于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对基于药剂科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患者与常规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将前组设定为观察组、后组设定为对照组,且P>0.05,差异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基于临床药剂科对临床安全用药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进行临床用药中基于药剂科规范下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效果,并获得了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用药 药剂科 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47-01
  • 简介:[ 摘要 ] 微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疾病控制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本次研究中介绍了生物完全管理的概念,同时研究了国内以及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现阶段状况,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安全管理的体系,并对进行硬件设施的加强,同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及措施和和改建的建议。

  • 标签: [ ] 医学 微生物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 纳入400例我院门诊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200)。对照组常规方法进行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施以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 9 例(4.50%),给药方式不合理 6 例(3.00%),用药次数不合理 5 例(2.50%),药物剂量不合理 4 例(2.00%),药物搭配不合理 1 例(0.50%),药物选择不合理 1 例(0.50%),对照组分别为 20 例(10.00%)、16 例(8.00%)、14 例(7.00%)、13 例(6.50%)、11 例(5.50%)、10 例(5.00%),组间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50%,组间差异显著(P < 0.05)。结论 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导致西药临床应用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合理用药 西药治疗 用药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急诊输液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输液患儿,对这120例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然后总结出儿科急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儿科急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环境安全隐患、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患儿自身因素的影响方面;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引起重视,在儿科急诊输液过程中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确保患儿急诊输液的顺利进行,为患儿疾病的康复打好基础。

  • 标签: 儿科急诊输液 不安全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在接种疫苗的时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400名婴幼儿为对象,将这400名实验对象婴幼儿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做为实验组A,一组为对照组B,AB两组每组200名被试,对照组B进行疫苗接种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接种护理方法进行接种护理。而实验组B除了传统的疫苗接种护理外,还对这200名婴幼儿被试进行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A通过传统疫苗护理加上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接种婴幼儿童在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没有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对照组B低,从家长的角度调查看,婴幼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过程中疫苗接种人员的服务,家长相对更喜欢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组A的护理,通过调查实验组A的婴幼儿童家长对于儿童疫苗接种相关的内容了解的更多,婴幼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B。结论在婴幼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使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婴幼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婴幼儿家长更喜欢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接种疫苗的婴幼儿童接种疫苗过程中抵抗情绪和行为减少。因此,相对于传统接种护理方法,婴幼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使用安全预防护理方法不良反应更少。可以在日常接种过程中普遍使用,值得重视。

  • 标签: 安全预防 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丹参提取物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研究。结论:丹参提取物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大于0.83g/kg体重,相当于人体推荐摄人量的100倍。丹参提取物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 标签: 丹参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抽选70例患者(急诊输液室输液,2020.1-2022.1)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将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展开比对。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于急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可以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获显著应用效果。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安全护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愈发突显。本研究旨在分析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漏洞,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以保障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深入剖析当前的网络威胁和漏洞,我们强调了医院网络安全的紧迫性,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降低潜在风险,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同方面,包括威胁的种类、漏洞的来源,以及针对性的防范策略。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将为医院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并为医院管理者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提供有力的指导,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

  • 标签: 医院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威胁 漏洞分析 防范策略 患者隐私。
  • 简介:【摘要】腰带式安全气囊是在普遍人口老年化的背景下,为了避免老年人意外的伤害,设计的一款新型的多功能电子产品。它可以很好的保护老年人的髋关节,以防老年人髋关节骨折的防护物品。腰带式安全气囊这一电子产品,借鉴了汽车中安全气囊弹出的技术原理,在腰带中安放安全气囊和危险感应器,使用时会迅速弹出保护老年人的髋关节,减轻髋部的磕碰。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这款产品提出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并结合目前这款产品的研究进展对其今后发展提出预想。

  • 标签: 老年化 防摔倒 安全气囊 腰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87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安全用药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老人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消化道反应、二重感染,导致老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剂量过大、配伍不当、患者依从性差、蓄积中毒。不良用药发生率为9.36%,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1.84%(176/1487)明显高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6.71%(93/1386)。7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5%明显高于70岁以下年龄段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07%。结论: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型的医疗设备在维修中针对电离辐射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选择10台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研究,均进行了维修,2021年1-6月的辐射安全数据设定为对照组,而2021年7-12月的辐射安全数据设定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针对电离辐射问题开展安全管理,而对照组未开展。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辐射安全考核成绩明显更高,辐射安全隐患率明显更低,电离辐射非正常接触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大型的医疗设备在维修中针对电离辐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大型医疗设备 维修 电离辐射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