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研究药品安全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提出了湖北省药品安全指数的概念,对药品安全情况介绍了各种数据源及指标内容,并对指标做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还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药品安全指数策略模型和过程,最后说明了该指数能实时、动态、持续地提供药品安全指数。

  • 标签: 药品安全指数,影响因素,神经网络算法,策略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电力女职工妇科健康状况。方法对2009-2010年全省电力系统6832名在我院妇检女职工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总患病率69.27%,患病病种中宫颈糜烂占第一位,占17.53%。结论定期妇科体检可使妇科常见病及宫颈病变得到早期有效治疗,从而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电力系统女职工 妇科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神农架林区2014年死因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下载。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龄段构成。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4年神农架林区居民死亡率为676.36/10万,标化死亡率658.07/10万。慢病和损伤中毒占死因构成的97.41%。结论慢病和损伤中毒已成为神农架林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神农架林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死亡构成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武穴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做到初步了解,就其防治措施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武穴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参加医保人员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年总调查人口均为712874人,2009、2010分别为恶性肿瘤患者744人、664人,发病率分别为104.4/10万和93.1/10万。恶性肿瘤的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结论恶性肿瘤是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位居慢性病死因首位。应引起当地政府有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北省钟祥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情况,为临床防治支原体感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1865份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总检出率为9.5%;女性阳性率11.8%(48/597),男性7.2%(129/1268);1~3月、4~6月、7~9月、10~12月阳性率分别为11.9%、7.8%、5.8%和10.9%;18~39岁、40~59岁、≥60岁患者的MP-IgM阳性率分别为20.8%、7.6%、3.0%;以上性别、发病月份、发病年龄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3.1%(63/273)高于病房7.1%(113/1592)。结论湖北省钟祥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冬春季节和青壮年分别是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门诊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湖北省和江西省所有年龄段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腹泻病人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月分布及对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进行分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湖北省和江西省各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人的粪便样本,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A组、B组、C组)、肠道腺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并对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进行分型。结果1.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是A组轮状病毒,其在两省中的总阳性率为48.51%。抗原A组轮状病毒血清学G型和P型检测显示在两省中以G1型、G3型和P8型居多;B组轮状病毒和C组轮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0.7%和0.3%。诺如病毒和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7%和5.23%,其中诺如病毒以GII型居多,高达97~98%。星状病毒的检出率为2.64%;札如病毒的检出率为0.32%。2.发生腹泻的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不满周岁和1岁的儿童。3.在性别上,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在季节分布上在5~11月份腹泻概率较高。结论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是A组轮状病毒,特别是G1P8型和G3P8型A组轮状病毒。发病高峰期在夏季-秋季,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 标签: 病毒性腹泻各病毒检出率 A组轮状病毒血清学分型 诺如病毒分型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石首市城区私立幼儿园2012年春季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84例学龄前儿童血常规和肝功能。用光学显微晶镜对贫血儿童的血涂片进行检查;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于排除其他传染性疾病一周后空腹重采血样复查肝功能。结果贫血儿童42例,贫血率2.23%,均为轻度,贫血儿童血涂片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2例,为药物所致,异常率0.11%。结论我市城区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低,无明显肝细胞受损情况,健康状况优良。

  • 标签: 石首市学龄前儿童 血红蛋白 贫血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异常率 健康 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