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料。方法:选择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 月间收治的 10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发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 SDS) 与焦虑自评量表 ( SAS) 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采用健康调查量表( 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SDS、 SAS及 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实施干预措施后 SDS、 SAS 及 SF-36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社会支持干预可以有效促使患者不良情绪的消失,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120名医学生,并且对其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20名医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所有医学生的选取时间范围在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之内,其中对照组按照普通评价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健康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对较为明显。结论总而言之,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可以得出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是影响医学生心理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医学生 生命质量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状况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改革措施和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诸如缺乏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后管理不善以及公立医院资产评估体系相对欠缺等都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防止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的国有资产流失办法,旨在为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公立医院 社会资本 国有资产流失
  • 简介:双连教会社会福利园区位于台湾北海岸的新北市三芝区,双连教会自1995年起,在三芝区开始进行双连社会福利园区开发规划,基地背山临海,为台湾地区第一座'连续性'的养老照护小区。继一、二期的366床安养暨养护设施之后,在第三期工程开办并兴建台湾地区首座单元照护(UNITCARE)模式的失智症老人照护专区,另设一座550席礼拜堂,供聚会、研习及康乐活动使用。配置上,各照护栋在一至三期呈现前后接续的风格,礼拜堂则位于基地左翼,

  • 标签: 社会福利 背山 开发规划 北市 游走路径 交流空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属参与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3月期间,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接受我院治疗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研究组(n=34例)和参照组(n=34例),研究组应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况和护理有效率比较。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参照组评分高,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4.11%较参照组58.82%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家属参与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现如今,在新社会环境下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受到了重视,做好药品领域的事中事后阶段的监管工作,能够为我国药品流通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但就当前药品流通监管情况来看,不论是事中阶段的监管工作还是事后阶段的监管工作,都会受限于多方因素的制约,无法保证药品监管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药品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点如何优化药品流通领域监管水平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新社会环境下 药品流通领域 事中阶段 事后阶段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家庭康复护理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今我院接收的自闭症儿童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例,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在新社会环境下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受到了重视,做好药品领域的事中事后阶段的监管工作,能够为我国药品流通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但就当前药品流通监管情况来看,不论是事中阶段的监管工作还是事后阶段的监管工作,都会受限于多方因素的制约,无法保证药品监管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药品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点如何优化药品流通领域监管水平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新社会环境下 药品流通领域 事中阶段 事后阶段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各45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SDSS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各45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SDSS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在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护理工作中,予以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遴选2023年2月-2024年2月本院的120例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按“电脑排序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确保纳入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探讨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自闭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自闭症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自闭症评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将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改善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情绪调节和自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社会交往障碍 自闭症儿童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8年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60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针对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后,针对组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干眼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并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干眼症 社会心理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托康复训练在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改善社会功能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精神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日托康复训练,治疗后将两组的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社会功能评分没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在社会功能评分上具差异有显著性(t=9.83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采取日托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显著提高神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功能。

  • 标签: 日托康复训练 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对空军医院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空军医院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工作中应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1)正确处理好“确保”与“适应”的关系;(2)正确处理好医疗业务与卫生科技开发的关系;(3)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与医院长远建设的关系;(4)正确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关系;(5)正确处理好放开搞活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 标签: 军医院 医疗业务 下空 卫生科技 短期效益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的合作近况,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以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大门能为社会组织敞开,汲取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不同省份、社会组织以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信息,涉及54个社会组织,28个疾控中心。结果:疾控中心、社会组织间的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能最大程度提升艾滋病防治效果,使社会人群都意识到防艾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疾控中心也能承担相应责任,将各项数据上报国家。结论:加深社会组织及疾控中心的融合程度,使其具备提升社会组织工作水平、强化疾控中心对社会组织支持力等功效。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社会组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合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