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纳入患者为本院在 2020年 2月至 3月所收治的 28例肺炎患者,按照组中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14例,在治疗中展开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 14例则需要将心理护理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运用到肺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症。

  • 标签: 心理护理 新冠肺炎 心理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肺炎疫情期间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择2020年1月份至2020年8月份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8例,以上患者在疫情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冠肺炎 延续护理 居家 腹膜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肺炎疫情下呼伦贝尔市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PHQ-9 和 GAD-7 ,对 8890 名呼伦贝尔市 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焦虑情绪发生率是 23.93 %,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 16.20 %、 4.27 %、 3.01 %;抑郁情绪发生率是 35.60 %,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 17.85 %、 9.39 %、 4.98 %、 3.41% 。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中学生以及不能有效处理疫情信息 易产生焦虑 抑郁情绪。 结论 肺炎疫情下,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学 校及有关部门应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干预与支持 。

  • 标签: 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状态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缓解压力方式及身体感受。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在珠海市中大五院疫情一线 81 名护士作为 调查 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 ,了解调查对象 在病区 工作时的压力和 身心感受。为重大疫情下如何缓解护士身心不适提供依据和制定可供参考信息的措施 。结果: 在肺炎一线工作护士工作压力来源排在首位的是担心被传染(

  • 标签: 新冠疫情 一线护士 工作压力 身体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入本院 于 2020 年 1 月到 2020 年 2 月期间收回的 408 份 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 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实际情况评分、焦虑、抑郁的统计结果、不同年龄的心理压力评分 。结果:被感染的焦虑不安、疲乏,工作负担、工作动力,支持系统均为造成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的因素; 408份调查表, 231份属于无焦虑 //抑郁情况,占比 56.62%, 177例存在焦虑和抑郁,占比 43.38%;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年龄越大,心理压力越小。 结论:尽早的对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调查,能够尽快了解医护人员的实际情绪变化,并且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病房 医护人员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三级综合医院发挥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即为预检分诊,所以肺炎防控中的预检分诊制度和流程建立与实践工作成为三级综合医院管理重难点。下面就我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三级预检分诊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工作进行阐述,总结相关经验,希望可以为各级医疗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预检分诊制度和流程建立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预检分诊 制度 流程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层级护理对肺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肺炎患者49例纳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护理研究,患者均接受层级护理。分析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变化。结果:护理后隔离管理(27.02±2.54)分、基础护理(27.11±2.49)分、情感护理(27.08±2.51)分、治疗护理(27.13±2.52)分及护理满意度(97.96%)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层级护理实施对肺炎患者住院隔离治疗期间的各项临床护理措施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价值,可积极提升其临床护理体验感受。

  • 标签: 层级护理 新冠肺炎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功能损伤严重,后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样改变。根据内伤伏气致病学说,其病理特点包括气虚、阴虚、毒、痰、瘀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为恢复期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分享治疗经验,优化治疗方法,本文旨在以伏气致病学说为指导,认识肺炎恢复期的病因病机,为中医对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康复期 中医 肺纤维化 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观察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干预对发热门诊留观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留观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9月-2021年11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和实验组60例(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留观病人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肺炎疫情期间,对发热门诊留观病人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留观病人焦虑情绪及心理负担,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发热门诊 留观病人 新冠肺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席卷全球,并且是属于传染类疾病,对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医院作为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挽救人类生命的重要机构,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需要及时调整管理工作,在保证医院能够有序救治感染患者的同时,保障医院医生、护士等不会受到感染、保障医疗系统有序运转,实现自身辅助国家打赢这场攻坚战,实现抗疫成功的目标。医务人员是医疗救治控制疫情蔓延主力军,医疗机构应通过合理安排医务人员作息时间、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院内感染、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注重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等人文举措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 标签: 人文,综合性医院 新冠肺炎 常态化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重型肺炎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重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以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对其护理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以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重型肺炎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干预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保障其生命安全,提高对其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 干预效果 新冠肺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总结无创辅助通气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方面及经验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10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重型-危重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动脉氧分压及呼吸氧合改善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呼吸机的使用、患者护理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1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动脉血气氧分压及呼吸氧合情况有所改善,病情得到缓解,护理观察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呼吸情况改善良好,护理观察效果未见反应,值得临床抢救及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初,病毒肆虐,疫情紧急,医院成立临时新隔离病区。在疫情的早期,因措不及防,布局和设施不完善如何克服;防护用品级别不够,配备不足,如何克服;患者的心理、生理问题如何解决;医务人员的个人安全及心理健康问题。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所有医务工作者零感染,患者之间无交叉感染,这与所有人员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伟大胜利!

  • 标签: 新冠 隔离病区 工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肺炎的病人开展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实践体会。方法:针对30例肺炎的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护理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加强序贯氧疗和俯卧位通气等呼吸支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法,以及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和康复初期的身体训练,并全时段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果:病人的有关病情的状况积极有效地得到了控制,出院20例、好转10例,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人。结论: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病人实际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学习疫情的最新知识,认真扎实地掌握疫情相关的理论知识,争取在病情早期对病人组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

  • 标签: 新冠 病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各小区门岗工作人员在全国分布广、数量庞大、工作人员年龄较大(50岁以上的占比为62.7%)文化程度较低(中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比90.5%)、疫情期24小时在岗,外加门岗防疫常识及防护设备、物资的缺乏等种种因素使门岗工作人员处于“隐形暴露”之中,属于真正的“低认知高暴露”易感人群。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及工作环境的突变使该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面对以上种种情况,首先建议小区门岗工作人员要进行自我调整,其次的策略是:①招募志愿者协助基层服务;②疫情期注重正规渠道的防疫抗议科普教育;③加强人为防护措施,正面引导;⑤寻求家人或亲朋支持;⑥寻求社会支持;⑦疫情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心理支持。所以,在自我矫正的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重视二线抗疫的小区门岗工作人员,疫情期建议定期提供电话资询热线或增设心理资询站,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接受疫情的防护常识及自我应对策略,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上级管理人员可根据心理研究员的建议或意见,修订并执行具体的心理干预应对细则,以预防或减轻疫情对小区门岗工作人员造成的心理伤害。

  • 标签: 新冠肺炎 小区门岗工作人员 心理创伤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2020年,肺炎在中国肆虐,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健康威胁,经过党中央的正确指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奋力拼搏,已经将基本控制。其中,医务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次疫情,也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课,告诉医学生们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和加强医学生们的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新冠 医学生 职业认同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志愿者在肺炎疫情防控体温筛查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为本院提供肺炎疫情防控体温筛查工作服务的志愿者 38 名志愿者,将其安排在门岗体温筛查工作中,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没有志愿者服务的外妇科楼口为对照组,观察志愿者在整个服务工作中的效果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焦虑情况。 结果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出示证件、带口罩顺应性较对比组,其效果更显著,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人员心理焦虑(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志愿者在肺炎疫情防控体温筛查工作中,能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出示证件、带口罩顺应性,同时能降低护理人员心理焦虑程度,提高其工作效率。

  • 标签: 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体温筛查 服务效果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某高校分校区护理学院护生在肺炎疫情下封闭式管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探讨封闭式管理对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记录475名护生在实行封闭式管理前后的焦虑筛查量表和抑郁筛查量表测评情况,对其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封闭式管理前后护生焦虑抑郁筛查测评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封闭式管理后护生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高于封闭式管理前,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疫情下高校封闭式管理对护生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

  • 标签: 新冠肺炎 封闭式管理 护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面对这一的应激源 , 集中隔离状态下人员心理反应如何 , 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对隔离区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 为被隔离人员在隔离状态下提供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 标签: 新冠肺炎 集中隔离人员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