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看电视"——中国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部好的电视剧,一个电视热门节目,可以牵动全国,媒体也会一窝蜂扑向那些借着节目一夜成名的"幸运儿",形成空前盛况。2007年,不出意外,湖南卫视借着"超级女声"强势推出的"超级男声"节目在开播前便经受了"考验",广电主管部门明令"超级男声"节目不得用这个容易产生联想的名称。受到更多播映规定束缚的"快乐男声"没有形成前两年"超级女声"那样的壮观景象。更让选秀节目制作者感觉到"寒意"的是重庆卫

  • 标签: 中国电视剧 意识形态中国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
  • 简介:电视剧《女人如花》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的情感传奇和奋斗的励志故事,尤其是这部剧所表现的女主人公对特定年代命运的抗争和对真善美的坚守,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剧由青岛名扬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和青岛电视台联合摄制,

  • 标签: 电视剧 研讨会综述 女人 20世纪80年代 生活 创作
  • 简介:当今世界电视史的发展规律是,新闻文化性节目为电视奠基、起步,结果却是具有新闻文化双重品格的纪录片在电视商业化的浪潮中逐渐萎缩,以至在一些台完全绝迹。当影视明星、影视经纪人为受惠于电视大发展而踌躇满志的时候,纪录片艺术家(包括卓有成就的国际名家)聚首的话题,却是哀叹如何惨淡经营和安贫乐道。可喜的是,在受到多年冷遇之后,一股不大不小的国际性纪录片热正在回归屏幕。美国的纪录片有线专门频道“发现”(“DISCOVERY”)的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热的再度兴起都是这种回归的标志。上海纪录片在一片赞扬声中,频频荣获国际国内艺术奖的同时,一批作品销售海外,从而收到艺术和经济双重效益。如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从1993年2月挂牌开播已经三个年头,播出150期节目,其收视率久久领先,并一度跃居各类节(栏)目榜首。这在电视迅猛发展,

  • 标签: 中国纪录片 文献特性 电视纪录片 上海 作品 大发展
  • 简介:这篇文章是法国已故演员钱拉·菲列浦的妻子安娜·菲列浦访问伊文思的谈话纪录,发表于1960年12月21日法国《文学报》。本文的标题与文内插题是本刊编者加的。

  • 标签: 古巴人 电影院 革命 俱乐部 影片 土地改革
  • 简介: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电影作品,在非叙事的诗意结构中大量地呈现民族文化中与众不同的艺术影像,通过静默精美的影像画面传达出本土人民的非自由的悲伤境遇。

  • 标签: 帕拉杰诺夫 诗电影 吟游精神 宗教意识 非叙事
  • 简介:文化兴则民族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快群众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遵循。九江作为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直以来,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群众文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服务九江发展为

  • 标签: 群众文化工作 文艺事业 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 文艺队伍 群众文化活动
  • 简介: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是当今世界影坛不折不扣的一位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甚至包括剪辑于一身的电影作者.他一直坚持着自1976年电影处女作《我自给自足》(Iosonounautarchico)以来矢志拍摄的"个人的、有根的电影",不以观众的意志为转移,多拍摄一些注重个性化探索主题与风格的电影;而且他的电影风格独特怪异,一方面以善于自我嘲讽、自我思辩的方式进行创作被誉为是"意大利的伍迪·艾伦",一方面又明显地带有类希区柯克式的标签,他本人必须出现在每一部电影中,必须以幽默的方式来呈现"社会与政治环境、以及我们这一代的"(导演语)人,还有自传色彩浓重等特点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创作.

  • 标签: 意大利 电影导演 《亲爱的日记》 《儿子的房间》 20世纪90年代 南尼·莫莱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