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山西芮城永乐宫全名为“大纯阳万寿宫”,简称“永乐宫”。唐末,此地有祭祀先祖神仙吕洞宾的“吕公祠”。元初,道教全真道将吕公祠成为纯阳观。据王鹗《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载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逮朝(元朝)开创,长春子(丘处机)应诏北还,凡祖师仙迹,一为发扬。自是其功日益兴,其徒日益广。岁甲辰(1244)暮冬,野火延之,一夕而烬,识者以为革故鼎新之兆。明年(1245)有敕,升观为宫,进真人(吕洞宾)号曰‘天尊’。……”

  • 标签: 永乐宫 朝元图 三清殿 革故鼎新 万寿宫 吕洞宾
  • 简介:有“文人画”之说,一“文”一“人”而成之画,谓之“文人画”。所谓“文”者,以成其志;“人”者,以成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标签: “文人画” “文” 《春秋》 儒家经典 《易》 《礼》
  • 简介:是作《岁寒三友》为吴昌硕71岁时所作,日本书家青山杉雨旧藏,气息浑厚,笔墨苍涧,是老箭毕生所学之精髓。全自左向右斜上构成,大开大合,起结关系明朗、简约,整体感强,在吴的作品中,此种构图法最属典型,也是吴昌硕对传统大写意花鸟构图推进发展的一大贡献。

  • 标签: 吴昌硕 文人画 重读 构图法 整体感 大写意
  • 简介:龚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家之首。工诗文,擅画并理论,著有《香草堂集》和《柴丈人画说》。1.绘画理念与特色概要龚贤在画论中有"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的论断,强调笔法、墨气、丘壑、气韵这四个方面是画家最应该注意和依从的绘画法则。就笔法来讲,他在作画时秃笔、尖笔兼用,喜欢以中锋笔式直取,笔意古朴苍拙,沉着稳重。秃笔线条与点比较圆润苍劲,无论是山石的勾勒皴擦,

  • 标签: 溪山无尽图 山水画
  • 简介:本文对《瑞鹤》赵佶题跋中“清晓”与“次夕”时间上的矛盾提出质疑,探讨了此诗文、画作与题跋三者的关系。这一解读对我们重新认识古代名作有启发意义。

  • 标签: 《瑞鹤图》 赵佶 清晓 次夕 审美价值 北宋
  • 简介: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国各种旅游园区、主题乐园、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这类旅游园区中,导视系统成为了为游客传达地理信息,展现旅游区文化的重要手段。导视系统的造型、色彩、装饰可以最直接的把景区所拥有的地域文化展现出来,各大旅游区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方面的打造,从过去“千城一面”的传统单一指路牌,到如今完整的拥有一套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导视系统。

  • 标签: 系统研究 文化背景 旅游区 文化旅游产业 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园区
  • 简介:赣南的民俗文化是赣南地区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其民俗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俗旅游是一种体验旅游旅游者通过民俗活动,可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

  • 标签: 赣南地区 文化创意品牌 地域民俗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 民俗文化
  • 简介:文徵明《停云馆言别》目前所见有四.分别藏上海博物馆、日本桥本末吉与天津艺术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单国霖先生认为“台北本”为拼合之作,而“上博本”乃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原本。本文对其关于原本的认定持不同意见。检讨受人王宠行迹,其贡入太学在嘉靖庚寅(1529),而嘉靖丁亥(1527)既无北京之行,亦无南京之行。因而款署“嘉靖丁亥”的“上博本”不仅不是原本,且为伪作无疑。笔者认为对画幅款识中“赴南雍”一语应作宽泛的理解,则王宠嘉靖辛卵(1531)参加乡试,曾有南雍之行,因而款署“嘉靖辛卵”的“天津本”与“桥本本。更为可靠。本文继而又考王宠改字(由履仁改为履吉)时间为嘉靖戊寅(1518)春,则“桥本本”中文徵明仍以。履仁”称王宠,恰好暴露其伪。

  • 标签: 《停云馆言别图》 文徵明 王宠
  • 简介:对于"心在朱明身在清"的明代汉族士人来说,追缅故朝在某个时刻会起抚慰伤损之心及延承汉制希望的作用,但方式必须隐讳。本文试图对张穆(1607-1863)的《七十龙媒》进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张穆画作的象征与托寓,藉以阐示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画家借助图像所唤起的集体记忆。

  • 标签: 集体记忆 张穆 《七十龙媒图》 明遗民
  • 简介:本文通过对手绘和电脑室内设计效果的关系,主要针对两者之间的利弊和作用进行探讨,其表现手法和构成要素及两者关系和比较是探讨的主要内容,效果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表达方式,手绘效果和电脑效果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两者合理结合,能使室内设计的效果图表达起到重要作用,是室内设计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 标签: 室内设计 手绘效果图 电脑效果图
  • 简介:《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是研究明清皇家散佚书画的基础材料。20世纪90年代,杨仁恺对《佚目》书画的考订追索下了极大的工夫。由于资料限制,学界对于无锡博物院所收藏的清宫《佚目》法书董其昌《行书题武夷山诗并临米帖合装》一直没有深入研究,本文现在立足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法书的内容和印章逐一进行考辩。

  • 标签: 清宫旧藏 董其昌 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
  • 简介:《平山堂志》是研究清代版画及社会文化的重要书籍。笔者在回顾版画史研究的成果与限制后,尝试从《平山堂志》出发,依据图像本身所提供的资料条分缕析,将观看关系注入权力的元素,从而进入反思的范畴,即版画预设的观者如何在观看之中重新赋予地方名胜以新的意义,彰显出地景塑造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笔者认为,《平山堂志》作为歌颂太平盛世的政治产物,不仅是乾隆皇帝南巡扬州的“旅游指南”,更是大清皇室、官僚等权力机构对于行政、文化乃至帝国秩序的想象。

  • 标签: 《平山堂图志》 版画 扬州 地景塑造 政治权力
  • 简介:劳特累克一个19世纪末法国绘画、招贴设计天才,在他逝世100周年的时侯,全世界一百位知名设计家用招贴的语言形式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他在绘画招贴设计方面的贡献,影响了20世纪绘画与招贴设计.

  • 标签: 纪念 劳特累克 招贴设计
  • 简介:教学的效果与意义是由理念的高度、流程的设计、教师的素养和课堂的生发决定的,理念的高度和专业的素养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累积,教学流程的设计却需要目标意识和专业意识的支持,并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规划与考量,要反复琢磨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与过程,在这当中,我认为清晰的思维导和教学活态的生发性是核心的重要方面。许多老师的教学虽然都写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教学流程,但由于在整体的目标走向与流程结构上思维不清晰,不注重教学活态的生发意义,则造成实际教学运行状态的含混不清,甚至背离目标取向,或者拘于流程设定,不能形成很好的问题情境与实践方案,造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趣味缺失,不能形成深度推进、形成有效的学习意义与获得。本文试图结合《筷笼写生》—课的教学,来解析一下关于儿童美术教学中思维导和活态生发的策略与意义。

  • 标签: 课堂教学 生发 写生 图模式 教学流程 思维导图
  • 简介:中国古代墓葬中的画像是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方面很多。墓葬壁画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尚。美术鉴赏课基本上都是从这个角度去阐释,将美术只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本文针对的是关于视觉文化分析,它将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视觉文化修养。在此本文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学生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 标签: 美术鉴赏课 客使 文本内涵 古代墓葬 图像学 文化分析
  • 简介:“指事绘形,可验时代”是说绘画作品往往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故“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诚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一直肩负着“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使命.因此,存世的人物画中,有许多是表现贤王顺后、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形象的作品.有唐以来,人物画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变化,重教化的名臣以及历史人物肖像虽然仍受重视,但画家模写的对象日趋转向一般人像,尤其是向仕女画像倾斜.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在尽情地享受充裕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文化养分的同时,创作了一些贴近生活,表现世俗审美情趣的作品.盛唐画家张萱正是一位代表唐代“绮罗人物”画风的开派性人物.

  • 标签: 虢国夫人 社会开放 人体审美标准 唐代妇女 唐玄宗 敦煌莫高窟
  • 简介:在文艺复兴时期,赞助人在艺术创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但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所需的经济来源,同时还将赞助人个人意志灌注到艺术作品中去。在西方学界,以赞助人角度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对美蒂奇家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相比之下,对罗维雷家族的艺术赞助研究还不够充分,目前国内的研究更是相对阙如。

  • 标签: 西克斯图斯四世 佩鲁基诺 维雷 波提切利 赞助人 拉斐尔
  • 简介:民国时期上海艺坛的黄山旅游热,一方面受到清代“黄山画派”尤其是画家石涛的巨大影响.而这些艺术家对于黄山之所以一游再游,除了黄山本身的魅力以外,还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近代黄山的旅游开发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海派”画家在黄山之游中,留下许多画稿,并由此发展出他们独特的个人风格.因此,师古人与师造化,是近代“海派”画家发展出山水画新风格的两条路径.而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情境下,海派画家以一种新的“写生”观念,重新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由此发展出山水画新面貌.

  • 标签: 海上画派 黄山 石涛 师古 写生画
  • 简介:"智慧板"是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分割为几块板,全部用这些板来制作形的游戏。"智慧板"的种类很多,其代表物是由正方形分为七块的"智慧板Tangram"。它出自于中国,称之为"七巧"。现存最古老的文献是"七巧合壁"(1803年),19世纪初传入西洋后,它作为游戏又制作了许多新的形而落户西洋。"智慧板"的称谓就是那时的商品的品名之一。另外,"卵形智慧板"是在称之为"SPELENMETPUZZELS"谜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它大约是在19世纪前半"智慧板"普及

  • 标签: 智慧 几何学 正方形 世纪初 图形 制作
  • 简介:中国作为农业文明古国,自上古时代的神农氏和黄帝元妃西陵氏勤于耕织的精神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耕织活动作为农耕社会维系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备受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农业社会里,男耕女织不仅代表着满足人民基本的衣食需求,也关系着国家整体的经济生产,因此鼓励农桑是历代统治者积极推行的政策。本文以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楼璹系统《耕织》的图像比较,揭示了焦秉贞在《御制耕织》中对地域特点淡化及普适性图像建构的视觉传达策略,充分展现了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将农业与政治、农业与民族关系互相作用的政治目的,并形成了官方文献走入民间的图像案例。

  • 标签: 《御制耕织图》 祀谢 图像符号 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