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隋代画家展子虔(公元550—604年),渤海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他曾历北齐、北周、隋几个朝代,任过朝殿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是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画家,也是隋代至今唯有画史记载、画迹传世的画家。他处的时代正是我国由封建社会的前期进入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过渡阶段。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展子虔画的山水可以说是我国山水画的转折点,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人对他的评论,大都着重谈他的山水画

  • 标签: 展子虔 授经图 《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史 张彦远 画迹
  • 简介:自古以来多数的中国山水画家在艺术创作中都会在两个方面追源溯根:一是返归传统(古人).一是投身造化(自然)。当代山水画家莫不如是,然兼做到二者——不是表面意义上而是花费创作时期整段时间去全心投入者寥寥。一明兄是其中的一位.如果看到他早期的大量临摹与写生稿,观者难免会心生惊叹与敬意。

  • 标签: 彩墨山水画 乡愁 精神 情结 梦幻 山水画家
  • 简介: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发表以后,在当时音乐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他的观点,人们褒贬不一。他的著作《论音乐的美》在我国翻译出版后,同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现在近年有许多论著论述汉斯立克的观点,有人认为他的观点是对情感美学的批判,甚至有人提出汉斯立克否定了音乐中是存在情感的。我们不可否认他在论述的过程中是有错误存在的,但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其有很多有益之处,我们应立足于文章本身,仔细地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应人云亦云,曲解文意,更应吸取其有益的部分加以发扬,使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美的本质。

  • 标签: 《论音乐的美》 汉斯立克 情感美学 翻译出版 美的本质 哲学界
  • 简介: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躬耕走笔,辛勤劳作,对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文明,对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在寻找、挖掘、整理,然后再行考证,解读,阐释,但是我们在挖掘、阐释的时候似乎经常是忘却了一个重要的使命……即整个史学的历史和现实使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以史为鉴,也就是建立在历史的反思功能以及新的发现基础上的历史观的突破,并以历史的延续性保障一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应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自己的重要人文动力。

  • 标签: 游牧文明 历史学 文化遗产 以史为鉴 人文动力 《游牧文明史论》
  • 简介: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建民教授撰写的《声乐文化学》于2007年8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声乐艺术教育理论建设与发展而出版的“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之一。书中,他首次将声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跨学科的整理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宽泛的研究视野,对声音文化学概论、声乐文化审美论、声乐文化创作论、

  • 标签: 声乐文化 文化学 艺术研究 上海音乐出版社 艺术教育理论 成果
  • 简介:山水画以水墨的绘画语言饶有意趣地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笔墨的交织变幻表达画家内心的精神追求。章仕澄以闽西山水入画,在色墨中感受与山水共鸣同乐的意趣,营构欲游山水、居于画卷中的意境。

  • 标签: 丹霞地貌 土楼风情 画境 乐山乐水 可居可游
  • 简介:王春江已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届中国画名家班结业。近日,他将其一大叠写意人物画新作示我。品茶看画,摩壶推心,我渐淅形成这样一个印象链:缘网找结——敲形邀神——守拙觅趣——煮字炼文——不俗不雅——亦古亦今……[缘网找结]茫茫世界,时空无限,画家万千,可是要在中外古今经纬交织的文明之网上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气质个性和修养的“这一个”网结,却并非易事。

  • 标签: 春江 网结 写意人物画 意象 中国画 画家
  • 简介:手捧这本厚实的书,首先感到的是它的分量。对某一学者的专题研究,在学术界并不少见,但其研究对象或者是早已做古的名人,或者是已经誉满全球的"国际著名学者",这些对象早已被反复经典化,许多关键的、核心的课题已有定论,之前的研究资料也相当丰富。

  • 标签: 中国当代 学术界 彭定安 牟心海 体系化 世界
  • 简介:齐如山是北京近代文化史上一位奇人,也是中国京剧史上一位奇人。他对戏曲的最大贡献,是直接成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梁燕的《齐如山剧学研究》全面分析了齐如山剧学的各个方面,从他的历史论、特征论、技法论到他的评论和研究;然后总结出齐如山剧学带有特征性的三个意识:科学意识、实践意识与比较意识;最后探讨了齐如山的剧学实践:他的编剧艺术、导演艺术和策划艺术,总结了他的多种才能与贡献。

  • 标签: 齐如山 剧学研究 舞台实践性
  • 简介:从花鸟画面临的困境谈起,结合彭昭俊花鸟画的取材,分析其有别于他人“世俗化”的立意,于通俗中追求雅致的境界,表现了彭昭俊的诚恳自然的人生准则,折射出彭昭俊的人生态度;技巧上,从花、鸟、虫取材的广泛性多样性中锤炼笔墨色的表达能力,在课徒画稿中给以应有尽有的展示,在大幅面组合式创作中则借花鸟画与山水画的融合厚积薄发,开阔意境;格调上,于雅俗共赏中关注自我内心真实世界,从通俗脱俗而出,从大俗走向大雅。

  • 标签: 花鸟画 通俗 雅致 真实
  • 简介:黄丹、杨珺、韩之演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又同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同学.其中韩之演是韩国人,1996年就到中国留学.姜美先呢,则年纪稍大一些,出生于60年代,也是韩国人,1986年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学院东洋画系研究生班.今年这四位画家要在一起合办一个水墨画展,其中的友情志趣让我想到四片对称矗生的绿叶,共生共长在一条事业相同的枝丫上,嫩芽尖尖,呈一派茁壮生机,终能让人们欣赏出他们青春的新姿来.

  • 标签: 黄丹 杨珺 韩之演 姜美先 女性画家 水墨画展
  • 简介:横贯广东的北回归线,将南粤大地划为南北两片,南边的东莞,挟上个世纪"虎门销烟"震惊中外之余烈,近十来年对外开放又得"临窗"之利,是当今海内外瞩目的经济开发的热土;而粤北的清远,似乎远在深山人不多识,近年大张旗鼓的"扶贫",使这方水土有了知名度,贫居深山也有远亲。这一南一北、

  • 标签: 交响曲 东莞 戏剧创作 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 现实生活
  • 简介:针对最近两届世博会一些典型国家馆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强调当下世界博览会的主旋律除了高科技外又加入了新的参数,展示人类借助技术力量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或彰显展览馆本身所表现的文化特性,预示着博览设计发展的新特征。

  • 标签: 世博会 国家展馆 博览设计
  • 简介:题为《新亚洲、新城市、新艺术》的中韩当代艺术展,于97年岁末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当代艺术馆举办,这也是中国在97年唯一的一个多媒体国际艺术主题展。参展艺术家包括金炳等7个韩国艺术家,和中国的上

  • 标签: 影象 亚洲 作品 当代艺术 新艺术 韩国
  • 简介:绪源先生:大著《今文渊源》收到有些日子了。收到后曾通过电子邮件告知。知道这是您的一部重要著作,加上去年您发来电子文本(上编)时我未能细看,现在出书了,我是定然要认真拜读的。偏巧,就在收到大著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我要住院治疗旧病,每天上午输液,下午和晚上仍在家中;输液一躺就是三四个小时,带本什么书好呢?

  • 标签: 渊源 今文 电子邮件 电子文本 输液
  •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性,其根本是寻找一种视觉传达的媒介。这种视觉媒介不仅是展示视觉图像,而且是规空视觉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欣赏者和绘画作品的关系,而且是欣赏者和作品作者的关系。屏风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艺术媒介,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1]。无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绘画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但这些研究都集中于将绘画作为图像本身展开,而巫鸿先生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以下简称《重屏》)

  • 标签: 中国绘画 中的媒材 媒材再现
  • 简介:克莱夫·贝尔(CliveBell)因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对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贝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围绕这一美学观点,他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并引“后印象派”艺术和艺术的历史证明他的假说。但这一命题也存在内在缺陷。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他把形式意味与现实对立起来,认为现实因素的介入会成为审美的反价值。

  • 标签: 有意味的形式 后印象派运动
  • 简介:军人,在当下的日常用语中的含义,指的是现在进行时的从事军事职业的人;而“我理想中的军人”则指的是从现在进行时,由“我”提炼升华出来的、具有个性化和理想特质与品格的军人。换句话来说就是——更趋于想像的理想化的军人。

  • 标签: 徐贵祥 追寻 随笔 长篇小说 想像 理想化
  • 简介:齐邦媛的选择齐邦媛对于我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直到我读了她在晚年所撰写的回忆录《巨流河》,才知道原来她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人士齐世英先生的女儿。她的父亲齐世英,出生于辽宁铁岭,早年留学德国学习哲学,回国后看到祖国积贫积弱,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因此一心想救国救民。

  • 标签: 女性知识分子 人生 爱国人士 积贫积弱 军阀割据 救国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