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对股东财富、股票系统性风险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性评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则能为市场监管与处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在被揭露的时窗内平均使股东财富损失2.35%,价值平均500多万元;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显著性放大;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则随着失信案例的增多而加剧。

  • 标签: 诚信 股东财富 系统性风险 市场波动
  • 简介:本文在回顾盈余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进行盈余管理的思路,并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为背景,从大股东控制入手,研究盈余管理行为特征及行为后果,提出治理盈余管理的政篡建议。

  • 标签: 盈余管理 动机 后果 股权结构
  • 简介:随着股权激励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股权激励的一些负面效应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权激励的作用。文章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部划分的基础问题.评述了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131号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14号准则中关于公司分部划分的规定及其差异,探讨了这些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 标签: 上市公司 分部划分方法 管理法 企业 风险报酬法 中国
  • 简介:本文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倾向以及高额分配股利事件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股利支付的绝对金额还是股利支付率,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均显著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MBO公告日后的股利分配金额也比公告日前有所提高,MBO后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分配高额股利的倾向;MBO后的上市公司在高额股利分配公告目前后,流通股股东的异常收益率小于0,流通股股东利益受到损害。

  • 标签: MBO 股利政策 高额股利分配 异常收益率
  • 简介: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是衡量资产质量的三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 标签: 资产质量 评价体系 上市公司
  • 简介:一、分部信息披露的有关规范近年来企业集团组建呈现强劲的势头,企业并购成为资本集中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而言,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对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揭示,对广大的集团信息使用者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反映了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企业集团往往又是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组成的多层次、紧密型的企业群体,通常具有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而合并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集团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经营的特征与结果。因此,分部信息披露作为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有效补充,可以加强合并报表的有用性。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分部信息在投资分析过程中是非常关键、非常重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分部信息披露 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制度
  • 简介:本文选择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审计师与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非正常变化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以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 标签: 盈余管理 利润操纵 亏损
  • 简介: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 标签: 内部控制指数 上市公司治理 公司特征 会计造假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五要素指数
  • 简介:本文阐述了股票期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几大影响因素,并对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经验并对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股票期权 行权 公允价值 股权激励计划
  • 简介:1998年度开始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赋予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对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和长期投资四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的选择权,而1999年度的《补充规定》则要求A股上市公司必须对上述四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资产减值情况的考察,发现当上市公司面临是否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选择权时,一般是选择不予计提,即使提了,其提取比例也显著偏低。而当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临界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亏损动机、变更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在控制相关因素(资产规模、负债比率、资产质量)的影响后,我们仍然发现具有不同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在提取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时存在程度不同的有利于其动机利益的偏差行为。

  • 标签: 资产减值 会计选择 盈余管理 机会主义 有效订约
  • 简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至今已两年有余,文章以2010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样本公司在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前后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 标签: 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 自我评价
  • 简介: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EMPLOYEESTOCKOPTIONPROGRAM)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做法,典型的有深圳金帝普通员工持股模式,上海、武汉的经理阶层认股期权以及诸城股份合作制等。但受政策所限,目前只有少数上市公司具有ESOP计划,标准沿不统一,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员工激励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局面。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和运作规范化、经营机制的转换、职工群体在企业决策与经营中能动性的发挥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探讨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实施ESOP计划的途径与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政策
  • 简介:一、前言上市公司是否重视内部稽核与公司治理,一直是投资大众与证券市场所关心的议题。因此,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全发展,如何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稽核与公司治理更是"台湾证券交易所"与主管部门的重点目标。

  • 标签: 公司治理 内部稽核 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 证券交易所 健全发展
  • 简介:Givoly和Hayn(2000)发现1950年以来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应计持续下滑,并将此归因于稳健性的提高。本文将其主要方法拓展到中国资本市场,发现1998年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应计也大幅下滑,但采用Basu模型却发现稳健性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发现IPO后公司的会计应计在大幅下滑,而控制了IPO公司的影响后,上市公司整体并没有表现出会计应计下滑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的会计应计下滑只不过是带着面纱的IPO后会计应计下滑。

  • 标签: 会计应计 时间序列趋势 稳健性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