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目次引言一、提前解约权的源起二、提前解约权的属性和行使三、提前解约权与相关权利之冲突与衡平四、对提前解约权的反思五、结论引言我国《海商法》255条1款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有权放弃对保险标的的权利,全额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赔偿,以解除对保险标的的义务。"该款赋予了海上保险人一项在保险期间届满前单方合法解除合同的权利,即业界所称的"提前解约权",它是我国海上保险法中一项独特的制度,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海上保险法学界对提前解约权的关注明显不够,对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为了弥补学者在以往论述中的不足,本文对提前解约权进行了系统地阐释,以申明一家之观点。

  • 标签: 《海商法》 海上保险法 保险标的 保险事故 保险期间 代位求偿权
  • 简介:诉讼告知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重要途径。诉讼告知制度对第三人参加诉讼具有纠纷一次性解决、诉讼告知主体权益的维护、第三人程序配置利益的优化等重要功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告知制度关涉到诉讼告知的主体、告知的程序、告知的效力等规范。在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语境中,提出应赋予当事人诉讼告知之权利,限定法院诉讼通知之权限,增设诉讼告知程序之规范,并对当事人在第三人参加诉讼告知中设定救济之权利。

  • 标签: 第三人 诉讼告知 参加性效力
  • 简介:公法上的让与禁止属《合同法》52条5项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而须在区分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基础上判断违反让与禁止的法律后果。私法上的让与禁止旨在保护特定主体的利益而限制权利人的处分权,故属相对的让与禁止而非绝对的让与禁止。违反相对的让与禁止与违反国家机关发布的让与禁令一样,其后果都是行为相对于所保护的特定主体无效,但受让人可获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违反约定的让与禁止应区分物权和债权而异其效力。《房地产管理法》38条和《担保法》37条既不属"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理解为关于让与禁止或处分禁止的规定,它们在性质上都属警示性规范,因而仅仅是行为规范,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

  • 标签: 让与禁止 处分禁止 相对无效 强制性规定 警示性规范
  • 简介: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8条2款的规定,“双方父母赠与夫妻的不动产”被认定为按份共有。这既不符合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之精神,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宪法》的基本精神,且不符合私法的价值取向。因此,它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应当对其进行适当修改。

  • 标签: 婚姻法 司法解释 父母赠与 不动产 所有权之归属
  • 简介:关于刑法14条第二款和15条第二款的删除与保留问题,学者之间存在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一争论的实质就是责任原则及其引中原理在刑法典中如何体现.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责任原则本身应当采取消极、否定的表述方式,同时还应当引申出刑法"以处罚故意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的原理.我国刑法较好地体现了"无责任则无刑罚"的精神并力图体现其引申原理,但其积极、肯定式的表述方式刚存在结构性缺陷.未来修订刑法时,应当按照各国通例,调整其表述方式.

  • 标签: 故意 过失 责任原则
  • 简介:《民诉法解释》93条的规定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9条。其中相关条项下规定的“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具有的所谓“预决效力”,在学理上与既判力的概念及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此相应,《民诉法解释》247条有关“裁判生效后”禁止重复起诉的规定则应视为直接以既判力作为基础的程序规范。本文将247条与93条的解释相结合,梳理了既判力和预决效力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司法实践这一特定语境下的内容、相互问的关联及区别,并依据前后诉的主客体及时间范围是否一致等因素考察前诉可能对后诉发生的法律效果,在解释论上构成了一个可资对相关程序规范进行理解和适用的概念整理框架。

  • 标签: 预决效力 积极既判力 消极既判力 参加效力 证明效力
  • 简介:经三九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3月10日省律协在南昌“建设大厦”召开了三四次理事会会议。应到理事51人,逝世1人,因工作调离等原因请假13人,实到理事37人,符合《章程》规定人数。列席会议的有。各设区市司法局律师科尚未担任省律协理事的科长。会议主要议程是:(1)传达全省司法局长工作会议精神;

  • 标签: 司法局 律师 人数 规定 建设 决定
  • 简介:2003年6月5日。兵团团委、综治委等九委局院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对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翟举等10名同志授予第三“兵团杰出青年卫士”称号和授予薛平等11名同志第三“兵团优秀青年卫士”称号。本刊将这些青年卫士的近况展现出来以飨读者。

  • 标签: 翟举 青少年犯罪 维权工作 监狱工作 李克慧 检察员
  • 简介:“上海检察机关第五检察业务专家评审综合业务能力和课题评定会”,2016年12月侣日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上海分院举行,30名经竞争择优脱颖而出的各项检察业务骨干,现场接受专家评委的评审、答辩,参与第五检察业务专家角逐。

  • 标签: 专家评审 检察业务 上海分院 综合业务能力 检察机关 业务骨干
  • 简介:<正>第四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于2010年9月22日至24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适逢中秋佳节,来自全国11所高校及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法学、史学及出版界的18位专家学者和国内17所高校的34位博士生聚集古城西安,享受了这场学术盛宴。全国性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的创设旨在"活跃法律史学术研究,辅助法律史博士课程

  • 标签: 法律文化 文化研究 法律史学 法律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 简介:2017年1月21日,第五海南法院“迎春杯”足球赛开幕。经过激烈角逐,澄迈法院代表队获冠军,白沙法院代表队获亚军,省高院代表队获第三名。图为闭幕式上省高院刘诚副院长、曾繁森专委与获奖代表队合影。

  • 标签: 足球赛 法院 海南 副院长 闭幕式 角逐
  • 简介:<正>时间:2014年6月22日地点: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记录人: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曹云吉主持人(蒲一苇教授):各位,我们现在开始吧。我先按照名单顺序介绍一下与会的成员。由于大家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就不做隆重介绍了。我说一下名字,大家相互示意一下,相互认识一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厚省、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小冬、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蒲一苇(也就是我)、华北电力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学棉、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吴泽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郭翔、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剑锋、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许可、北京化工大

  • 标签: 共同危险行为 要件事实 清华大学法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免责事由 国际关系学院
  • 简介:会议主题: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制度化时间:2016年4月16日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勤业楼第一会议室报告人:(以收到书面报告的先后为序)段文波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韩波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特邀嘉宾:(以接受邀请的先后为序)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熊跃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唐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寇丽《政法论坛》编辑部编审

  • 标签: 民事诉讼青年 沙龙实录 紫荆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