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越南于1986年采取了经济改革与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之后,不断地进行市场经济化以搞活经济。80年代中期以后,越南的经济不断趋向稳定,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它在80年后半期取得了5.1%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之后,90年代上半期(1990~94年)提高到

  • 标签: 越南 外资投资 逆差 另售 物价上涨率 年增长率
  • 简介:1995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即率总理、副总理等多名政府要员组成庞大代表团出访俄罗斯,与叶利钦总统、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举行了多轮会谈。1月20日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合作的17个文件,包括《哈俄扩大和加强合作宣言》。叶利钦称,这是俄哈两国在一体化道路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纳扎尔巴耶夫说,这证明“哈萨克斯坦正在特别信任的、同盟者的立场上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国际舆论认为,哈俄两国首脑会晤及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使两国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为:

  • 标签: 萨克斯坦 俄罗斯 两国关系 叶利钦 武装力量 切尔诺梅尔金
  • 简介:在经受住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英国公投脱欧等多重危机的轮番冲击后,欧盟目前看似已度过最坏时期,基本稳住阵脚,乐观情绪有所上升。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2017年9月13日发表的年度“盟情咨文”讲话一反往年愁苦基调,信心满满,称“形势再次有利于欧洲”,“风起扬帆正当时”。

  • 标签: 欧盟委员会 债务危机 乐观情绪 乌克兰
  • 简介: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4月16~19日访问日本,这是苏日关系史上第一位苏联最高领导人访日。战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日本政府首脑多次访苏,而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回访却迟迟没有成行。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总书记后,把改善苏日关系作为调整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日本也相应调整了对苏政策。双方在战后遗留下的领土问题上出现了松动,从而使苏日关系有了新发展

  • 标签: 对苏政策 领土问题 勃列日涅夫 访苏 对外政策 政府首脑
  • 简介:1991年马来西亚经济继续有令人惊叹的发展,尽管其经济增长率低于1990年,但仍然是亚太地区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物价上涨率只有温和的提高。但贸易收支差额在近几年来首次出现了逆差,并导致国际经常收支帐户的逆差额增大到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9%。

  • 标签: 发展展望 国内生产总值 贸易收支 经济发展 逆差额 上涨率
  • 简介:俄罗斯是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自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1996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了《民族文化自治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提振了各民族保持、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信心。俄社会普遍认为,民族文化自治是民族自决的一种形式,是构成公民身份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促进了多元文化区域内的文化认同,最终达成现代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民族认同。

  • 标签: 俄罗斯人 民族 文化
  • 简介:非语言符号指除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并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记号,包括服装饰品、表情神态、行为举止等等。不同于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非语言符号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传达着内涵丰富的意义,可以准确反映传播者的思想和情感,并起到强调、修饰、支撑或者补充语言符号的作用。

  • 标签: 非语言符号 文化传播作用 国际政治 服饰 文字语言 口头语言
  • 简介:过去,学者往往不会从文本角度研究早期东南亚文学。例如,为验证碑铭涉及的文献信息而研究碑铭:比如证明碑铭中的事件是与其他铭文、记录或外国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相符的。对历史学家而言,文献研究是一项关键性活动,但这不是文本研究。文本研究“并不急于从文字转向现实世界”。被视为文本的文字向研究者展现的是语言而非文本之外的事件。

  • 标签: 地方文学 历史学家 东南亚 文本研究 文化 文献信息
  • 简介:从世纪回眸的角度概览世界性文化潮流在本世纪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景观,人们发现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世界精神文化发展趋向越来越集中于人类生存所共同关心的课题。变动不居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变幻莫测的文化前景,忧虑与希望共存

  • 标签: 20世纪 世界文化 理想主义 通俗文化
  • 简介: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兴盏、超级强权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的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的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的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的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的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新的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的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的、真正的“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的安全困境。

  • 标签: 国际安全 共同安全 价值基础 安全观念 安全战略
  • 简介:文化问题在当前欧洲一体化研究中正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围绕欧洲一体化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在考察欧洲文化多样性政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缘由分析,并对文化多样性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作出初步探讨。最后,文章认为,保持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改变公民观念.促进欧洲认同,加强欧洲整合。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文化认同 文化多样性 民族特性 国家利益
  • 简介:中俄间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目前更应加强,应该对俄输出汉语文及中国文化等。两国间文化交流不仅可增加友谊,还可促进经贸发展,更能取得经济效益。

  • 标签: 中国黑龙江省 俄罗斯 文化
  • 简介:尽管远东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巨大,但该地区的发展因基础设施欠发达和气候条件寒冷而停滞不前。远东地区不仅要吸引国内,而且还要吸引外国的投资者。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正在经受金融危机的困扰,很多项目没有找到投资者并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俄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升远东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同时还制定了一些新纲要,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远东经济 投资吸引力 现状 展区 远东地区
  • 简介:战前,菲律宾在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下,除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可言。战后以来,菲律宾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七十年代开始逐步推行面向出口工业化。经过约四十年的工业发展,菲律宾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制造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了,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在我们看到菲律宾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尽管菲律

  • 标签: 工业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 工业制成品 出口商品结构 工业部门 新兴工业化国家
  • 简介:2008年4月28—29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对非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非洲、欧洲近百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出席会议。与会代表主要来自安哥拉、南非、肯尼亚、刚果(金)、坦桑尼亚、喀麦隆、

  • 标签: 合作平台 面向未来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国际研讨会 全球化背景 刚果(金)
  • 简介:现在各国的发展观,已从过去单纯的经济增长、片面的工业化以及盲目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演变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也就是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联合国在制订第二个十年(1970~1980年)发展战略时,就把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主要内容,除了经济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外,还把教育、保健、营养、住房、收入分配、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发展等社会指标也作为发展内容.总之社会发展已成为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重要,强调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 标签: 社会指标 工农业发展 收入分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贸易顺利平稳发展,但是在贸易方式、贸易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所以应该在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妥善解决“灰色清关”问题。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

  • 标签: 发展历程 现状 对策 中俄贸易
  • 简介:1888年9月,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4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文莱,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又卷土重来,1946年7月,文莱再次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9年9月,英国迫于形势,让文莱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但文莱的国防、外交与内部治安仍由英国控制。1971年5月,英国与文莱签订条约,规定文莱享有“完全自治权”,但文莱的外交仍由英国控制。1979年,英国与文莱再次谈判,并达成

  • 标签: 经济发展计划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投降 殖民地经济 援助活动 政府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