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治疗1型阈值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9年1~7月在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阈值前ROP患儿23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8只眼,女性9例18只眼。患者平均出生胎龄(28.06±1.73)周;平均出生体重(1.14±0.19)kg;首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IVC)时平均矫正胎龄(34.38±1.41)周。首次IVC前采用A型超声测量患儿眼轴长度(AL)。根据AL计算对应的注射剂量范围,AL分别为14.23~ 16.19、16.20~ 17.57、17.58~ 18.63 mm的患儿,其康柏西注射剂量分别为0.015、0.020、0.025 ml(分别含康柏西0.15、0.20、0.25 mg )。所有患儿首次IVC剂量均为0.015 ml。首次IVC前1 d以及IVC后1、7 d,抽取患儿动脉血2 ml,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治疗后随访时间≥1年。随访1年后首次IVC治疗有效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注射次数、注射间隔时间、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以及患儿血清VEGF浓度的短期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首次IVC后1~3周,所有患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血管纡曲减轻;虹膜新生血管消退。首次IVC后1年内,16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出现新生血管行第2次IVC。患儿行第2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0.56±3.81)周。康柏西注射剂量0.015、0.020 ml者分别为2、14只眼。第2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40.89±8.99)d。行第2次IVC的16只眼中,8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再次出现新生血管行第3次IVC。患儿行第3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3.00±1.41)周。康柏西注射剂量0.020、0.025 ml者分别为3、5只眼。第3次与第2次IVC平均间隔时间(28.60±6.07 )d;第3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69.20±12.40)d。终止随访时,所有患眼治疗有效(100%,46/46)。其平均注射次数(1.52±0.76)次;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为平均矫正胎龄(46.31±3.42)周。首次IVC前1 d及IVC后1、7 d,患儿血清平均VEGF浓度分别为(111.21±148.71)、(25.60±27.71)、(42.99±38.01 )pg/ml. IVC后1、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4、-2.779,P<0.05);IVC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后1 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5,P<0.05 )。所有患眼均未行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未见与药物或治疗方式相关的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治疗1型阈值前ROP有效;治疗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降低。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IVC)对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术前IVC联合PPV治疗PD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个队列研究和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1 625例患者1 844眼。所有RCT文献质量评分均≥3,所有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分均≥5。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VC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 CI:1.21~1.42,P<0.001)。与单纯PPV组相比,术前IVC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MD=-21.11,95% CI:-26.39~-15.83,P<0.001),降低VEGF水平(MD=-15.33,95% CI:-19.40~-11.26,P<0.001),减少术中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IVC辅助PPV治疗PDR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PPV,并发症减少,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康柏西普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本院收治的64例ROP患儿(64眼)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均于24 h内常规玻璃体腔注射0.025ml康柏西(10.00 mg/ml);注射7 d内进行眼底检查,然后结合其实际情况每间隔1-3周检查一次。本组患者均随访24周以上,针对病情复发(无效)者予以重复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进而观察患儿的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62例患儿中,进行1次/2次注射治疗患儿分别为52/10例。经24周治疗后,治愈、好转、复发、无效及加重患儿及占比分别为28例(45.16)、 24例(38.71)、9例(14.51)、0例(0.00)、1例(1.61)。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白内障、眼内炎、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经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可见,首次治疗时间、病变分区/分期以及附加病变均与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Ⅰ区病变患儿对比Ⅱ区病变则更容易复发(P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康柏西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至我院治疗 87例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3例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 44例在激光治疗时辅以康柏西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查视网膜厚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厚度数据较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治疗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时,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康柏西,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厚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

  • 标签: 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 黄斑囊样水肿 康柏西普 激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对兔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新生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44只2~3 kg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西注射组9只、雷珠单抗注射组9只、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以左眼为实验眼,采用碱烧伤方法制作炎症性CNV动物模型,直径8 mm的滤纸片浸润1 mol/L NaOH,放至角膜中央烧灼30 s。造模后第1天,康柏西注射组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0.1 ml/1 mg,雷珠单抗注射组同法注射雷珠单抗0.1 ml/1 mg,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法注射0.1 ml质量分数0.9% NaCl溶液,模型对照组碱烧伤后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不行碱烧伤和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4、7、14和21天计算CNV面积,每组耳缘静脉空气栓塞处死一定数量动物,抽取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含量。结果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芽长入角膜边缘,角膜水肿减轻;第7天,康柏西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新生血管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稀疏。造模后第4天可见各造模组角膜上皮细胞增多,上皮层存在空泡,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上皮层下可见小的血管腔。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浸润浅层基质,基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造模后第14天,康柏西注射组CNV面积为(15.20±9.16)mm2,小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28.21±5.1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注射组VEGF质量浓度为(7.75±6.56)pg/ml,低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16.98±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无淋巴管生长,无LYVE-1阳性细胞。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角膜组织中出现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造模后第7天,康柏西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角膜新生淋巴管计数分别为(4.33±0.58)个和(4.67±0.58)个,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0.67±0.58)个和模型对照组的(12.33±0.5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碱烧伤后早期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能有效抑制CNV、新生淋巴管,其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VEGF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康柏西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症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从中选择100例进行调查分析,按照治疗模式的差别,将患者分成每组例数均为50例的对照组、研究组两个组别,分别应用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方式、康柏西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效果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MT)两项测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方法比单纯采用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方法更有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促进视力逐渐恢复,且有利于病情控制,从而不断提升生存质量和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性。

  • 标签: 康柏西普 577nm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眼底激光+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运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中运用眼底激光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中运用眼底激光+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方式进行的治疗,分析眼底激光+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对照组中,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中,有效率为93.33%,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有所升高,视力有所提高,并且黄斑区视网膜实际厚度有所下降,患者在预后各项指标与实际指标相比而言,实验组更优。结论:眼底激光+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NICU收治的ROP新生儿112例,均为单眼患病,共计112患眼。112患眼均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治疗,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患眼中,97例进行了1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治疗,15例进行了2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治疗。治愈52例,治愈率46.43%;好转44例39.29%;复发16例,复发率14.29%。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玻璃体腔 注射治疗 康柏西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与康柏西用于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一年间收治的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玻璃体内曲安奈德注射,观察组行玻璃体内康柏西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最佳矫正视力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治疗后两组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的总体效果优于曲安奈德,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内注射 曲安奈德 康柏西普 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康柏西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在我院进行了一项从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的临床研究,共纳入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另一组在PRP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房角和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率在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χ² = 16.3, P = 0.001)。同时,观察组的眼压水平也低于对照组(t = 5.2, P = 0.002),最佳矫正视力有显著改善(t = 4.1, P = 0.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4.49%(χ² = 10.2, P = 0.004)。结论:康柏西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展示出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眼部病变,降低眼压,还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康柏西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康柏西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我院眼科收治的脉络膜脱离后PVR患者64例6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34眼)和观察组(32例32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mo,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wk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治疗脉络膜脱离后PVR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及bFGF含量,提高患者视力,降低脉络膜厚度。

  • 标签: 康柏西普 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与地塞米松玻璃体缓释植入物(Ozurdex)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诊断为DME的患者36例3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Ozurdex组及康柏西组,每组18眼。Ozurdex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 1次,维持6个月;康柏西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3次,每月给药1次。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患眼眼压;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患眼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Ozurdex组患者在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3、4和6个月BCVA分别为0.59±0.22、0.53±0.20、0.41±0.16、0.38±0.19和0.56±0.19,其中首次注射后1、3和4个月BCVA均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柏西组患者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3、4和6个月BCVA分别为0.60±0.23、0.51±0.17、0.29±0.13、0.56±0.18和0.60±0.18,其中首次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BCVA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首次注射后1、3、4个月的CRT均低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zurdex组首次注射后6个月CRT为(462.17±48.74)μm,显著低于注射前的(498.61±77.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组首次注射后6个月CRT为(491.89±43.00)μm,与注射前的(502.94±69.65)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zurdex组中6眼出现高眼压,占33.3%,康柏西组1眼出现高眼压,占5.56%,2个组间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各组随访期内均未出现白内障加重、晶状体损伤、眼内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不良反应。结论在DME的治疗中,康柏西与Ozurdex均能改善BCVA、减小CRT。Ozurdex具有药效持久、注射次数少的特点,而康柏西对于眼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优于Ozurdex。

  • 标签: 康柏西普 地塞米松 药物植入物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最佳矫正视力 中央视网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DR者134例(134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67例(67眼),A组术毕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与曲安奈德,B组玻切术毕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术后视力(BCVA)、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及再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F=653.53,P<0.001),术后1个月及2个月,A组视力(BCVA,LogMAR)为0.79±0.29及0.69±0.23,优于B组的0.92±0.31及0.80±0.33 (t=0.69、6.03,P=0.011、0.033),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57,P=0.284)。术后1个月及2个月A组CMT为(290.91±78.52)μm及(263.25±58.87)μm,均低于B组的(321.74±83.92)μm及(288.88±80.97)μm (t=4.33、9.72,P=0.030、0.038)。术后3个月两组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03,P=0.649)。术后3个月内,A组未观察到玻璃体积血,B组观察到3例玻璃体积血。结论玻璃体切除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可以较快提高视力,降低CMT,并无再次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增生性 康柏西普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切除术 厚度,中心区,黄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IVC)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Ⅰ、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R合并Ⅰ、Ⅱ期NVG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7例27只眼,女性23例23只眼;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3.5±7.13)岁。Ⅰ、Ⅱ期NVG分别为11、39只眼。所有患者均行BCVA、眼压、眼底血管造影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激光治疗组,均为25例25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0.058 )、性别构成比(χ2=0.081)、logMAR BCVA (t=0.294 )、眼压(t=-0.070)、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不同级别眼数(χ2=1.683、0.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观察两组间PRP治疗完成后1周,1、3、6、9个月BCVA、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及房角新生血管变化。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联合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之间,两组内不同时间点以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患眼治疗后不同时间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数量、眼压、logMAR 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4.211、65.153、69.249、26.848,P<0.001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眼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以及眼压、logMAR BCVA改善均优于激光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43、25.051、12.265、9.994 ,P=0.001、0.001、0.001、0.003 )。治疗后不同时间,与激光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眼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数量更少,眼压明显下降,BCVA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VC联合PRP治疗DR合并Ⅰ、Ⅱ期NVG疗效优于单纯PRP治疗。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治疗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激光凝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21例(21眼)随机分为两组,KH治疗组(10例10眼)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注射液(0.5mg,0.05ml),联合治疗组(11例11眼)于初次球内注射同等剂量康柏西同时球内加注1次曲安奈德注射液0.025ml,观察术后1w、1mon、3monBCVA、CMT的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决定需否重复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w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1mon、3mon视力有下降趋势,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KH组治疗后1w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1mon、3mon时视力逐渐下降,疗后3月时视力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w时视力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mon、3mon时视力比较联合组明显优于KH组(均P<0.01)。CMT变化与视力改变相似,两组均在治疗后1w时CMT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均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mon、3mon时联合组CMT厚度较治疗前变薄,但有水肿加重趋势,KH组CMT厚度逐渐加重至术前水平。联合组治疗后有1例眼压升高,有2例治疗后3月重复治疗,KH组无眼压升高病例,有5例重复治疗。结论康柏西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RVO性黄斑水肿可有效减少眼内注射次数,延缓病变进展,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近期收治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功能、视网膜厚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程度均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视力,且用药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康柏西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应用在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并做详细表述。方法 采集我院2019 年 1月-2020年 12 月间收治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将其以自愿选组的方式均分为两小组,由研究组、参照组合成,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以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值作为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再将其治疗有效率予以统计,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方案效果理想,在术后30天观察VEGF水平值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高达97.5%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将康柏西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应用在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较单一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效果显佳,此治疗方案不仅可降低VEGF水平值,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以致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提倡推广,建议临床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除术 进展型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老年黄斑变形患者康柏西玻璃体腔注药术中优质护理所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10-2019.10期间所接纳并实行康柏西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黄斑变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40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数据探究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黄斑变形患者康柏西玻璃体腔注药术中运用优质护理所起到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柏西玻璃体内注射与其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仅接受康柏西玻璃体内注射的患者33例33眼作为康柏西注射组,将黄斑区视网膜光凝联合康柏西玻璃体内注射的患者27例27眼作为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3、6、9和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黄斑水肿及渗漏的范围变化,记录康柏西注射次数并观察治疗期间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内患眼治疗1、3、6、9和12个月时平均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平均C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9及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BCVA较康柏西注射组明显提高,CMT较康柏西注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时FFA复查发现,康柏西注射组黄斑水肿改善有效率为91.0%(30/33),低于联合治疗组的96.3%(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0,P<0.05)。康柏西注射组平均注射(4.36±1.62)次,明显多于联合治疗组的(3.41±0.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1,P<0.05)。所有病例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高眼压、眼内炎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撕裂等与治疗相关严重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康柏西玻璃体内注射或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DME均可有效稳定或提高患眼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安全性好,联合治疗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康柏西玻璃体内注射治疗。

  • 标签: 黄斑水肿/治疗 激光光凝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