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静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静中心护理人员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7月-10月时间段设为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2023年11月-2024年2月时间段设为研究组(实施细节管理);同时分阶段抽取了200份相关物品,包括药物、容器、器械等,每组100份,之后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差错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业务能力考核结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静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予以干预,其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细节管理 静配中心 护理管理 效果 分析
  • 简介: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引流[1],  胸腔积液患者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7例

  • 标签: 中心静脉 中的应用 导管液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CVCs)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急危重病救治、液体复苏、药物输注、胃肠外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化疗以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尽管CVCs的应用可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便利,但患者在使用的同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置管并发症的比例要超过15%,此外,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约为25%。目前认为充分的冲管和有效的封管是减少和预防导管堵塞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不同封管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0.9%氯化钠溶液 肝素氯化钠溶液 堵管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的稳定性.方法:将样品置于冰箱(4~8℃)中储存,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h后,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同时测pH值以及观察溶液的外观变化,并以样品即刻的状态为对照.结果:20d内样品含量无明显变化;质量浓度为5mg/ml样品存放14d后颜色逐渐变深;质量浓度为40mg/ml样品存放7d后颜色逐渐变深;pH为6.26~6.88.结论:头孢曲松钠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在7~14d稳定,可为配置中心预配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曲松 高压液相色谱法 药物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瓶塑瓶启盖后瓶塞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集60瓶塑瓶启盖后3分钟的瓶塞样本、同时采集操作台和护士手样,做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培养后瓶塞阳性标本19例,阳性率31.67%,细菌与相应的操作台面和操作者手样本生长细菌基本一致。结论治疗室环境质量、操作台面清洁和操作护士手卫生是防止瓶塞被污染的关键。

  • 标签: 塑瓶 瓶塞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水力压裂是部分复杂类型油藏改造的重要措施,压裂性能则是影响压裂增产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质量好、效率高是压裂配制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当前压裂配制难题,以及稠化剂和同体添加剂的特性,指出制约快速性的关键因素。基于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压裂快速配制新工艺,并采用PLC控制,实现过程自动化。新的工艺和装备工业化应用表明:该工艺胶粘度释放快,胶中没有水包粉现象,且具有计量精度高、添加剂混合均匀,发速度快等诸多优点,证实了新工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水力基压裂液 快速混配 水粉混合 粘度释放速率 自动配液
  • 简介:摘要:强化网生产作业管控,保障安全生产基本规章制度和作业管理要求有效落地。本文主要针对营指挥中心生产组织管理在县区局网生产作业中的作用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生产组织管理需要坚持原则为依据,从生产组织管理在网施工作业管控中的作用、管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县区局网生产施工作业中通过有效发挥营指挥中心生产组织管理作用,为网生产施工作业提供良好安全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配电网抢修指挥中心的运行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配电网故障抢修集约化指挥模式。通过收集用户、电网调度和运维部门的抢修需求,基于抢修工作指令,及时对本地抢修资源进行集中指挥,结合现有技术保障手段,快速有效判断故障,有效支持现场抢修工作,实现抢修资源对抢修需求的及时响应。网抢修指挥中心充分发挥网抢修集约化管理优势,大大提高抢修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摘要:主要从配电网抢修指挥中心的职责、人力资源配置、业务流程和应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配电网抢修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营的管理要点,对指导配电网抢修指挥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配网抢修指挥中心 职责定位 人力资源配置 业务流程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药物配置差错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学习品管圈知识,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内容,定期活动探讨并落实、评价有效降低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的方法。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6个月后,静中心的差错率由0.004%降至0.002%,病区满意度由96%上升到9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了安全责任心,有利于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用电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及供电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电网公司对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相关措施的逐步推进落实,网作为连接电网与客户的桥梁,如何提高网运行管理水平,缩短客户故障停电时间,一直是云南电网公司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找准传统模式下网故障抢修环节的薄弱点,利用集约化管理优势,加强营班组间的业务协同能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 标签: 配网抢修指挥 故障研判 主动抢修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和改进静中心药物调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提高药物配方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医院的工作效率。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比例分析、流程优化和效果评估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药物配方准确性评估结果显示,在静中心A、B和C中,药物配方的准确率分别为98%、96.7%和98.3%。结论 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药物调配质量和效率,以确保持续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药物调配服务。

  • 标签: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优化医院静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品配制和分发服务。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法,对静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结果:通过工作流程优化措施的实施,配药准确率提高了6.4个百分点,平均配制时间减少了3.2分钟,药品错误率下降了0.9个百分点。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工作流程优化和效率改进对静中心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了有效的改进策略。

  • 标签: 静配中心,工作流程优化,效率改进,探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静中心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评价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前后对静中心工作环境和输液质量的整体影响。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选择一个综合性医院的静中心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院感控制管理优化。同时,对比静中心改进前后的输液质量差异,采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优化院感控制管理后,输液质量、环境物品灭菌合格率均高于优化前。经过数据分析,发现静中心的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结论:静中心优化院感控制管理是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医院静中心的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但结果为医院静中心的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依据,有利于提高医院输液管理水平。

  • 标签: 静配中心,优化院感,管理控制,输液质量,探讨
  • 作者: 黄葱,张三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6期
  • 机构:宜春市人民医院静配中心,江西宜春336000
  • 简介: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静中心退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静中心2021.4-2021.11施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共50例,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另外选取2022.2-2022.9施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共50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退药率和日均退药耗费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退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均退药耗费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中心退药管理之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有较好的成效,在降低退药率的同时,促进药品监管质量的提升,保障静中心退药管理的良性发展。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静配中心退药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网抢修指挥中心的运作代表一种网故障抢修集约化指挥的全新模式,它通过汇集用户、电网调度及运维部门等对故障设备的抢修诉求,以抢修工单为依据,及时开展对本地区抢修资源的集中指挥,并结合现有技术支持手段,对故障进行快速有效地研判,有效支撑现场抢修工作,实现抢修资源对抢修诉求的及时响应。网抢修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了网抢修集约化的管理优势,大幅提高了抢修效率,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现主要从网抢修指挥中心的职责定位、人力资源配置、业务流程、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网抢修指挥中心建设及运行的管理要点,对于指导网抢修指挥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配网抢修指挥中心 职责定位 人力资源配置 业务流程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药物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静中心在 2020 年 1-12月被锐器伤害的人员进行随访,了解锐器伤害过程,分析锐器伤害前因后果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静中心在 2020年 1—12月发生锐器伤害事件共计27起,被锐器伤害的人员共计12人,发生锐器伤害事件主要原因为针头刺伤手指、安瓿扎伤手指、脚踩玻璃碎片受伤。结论: 锐器伤害在静中心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伤害,静人员对其伤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静人员被锐器伤害已刻不容缓。

  • 标签: 静配中心 锐器伤害 受伤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中心提高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月— 2020 年 1月该院开展的静中心提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活动临床资料 , 以 2019 年 7月— 2020 年 1月作为研究组 , 执行该院启动的静中心提高药物工作质量和效率活动实施方案 , 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 (对照组 ) 进行对比 , 观察实施前后静脉药物调配质量与效率改善情况。结果 工作人员素质欠缺、调配技巧匮乏、人员配置不足是制约静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 分别占 70.0%、 56.7%和 40.0%。研究组药物配置总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 , 研究组药物配置失误率、药品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制约静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因素较多 , 针对调配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 丰富调配技巧 , 有助于大大提高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 , 值得医院广泛推广实施。

  • 标签: 静配中心 药物调配 制约因素 效率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静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探究对输液质量的影响。 方法 研究我院静中心的管理问题,优化起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进而提高输液质量 。结果 优化我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并加强感染控制以后,我院的感染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对于输液质量也有所提升。 结论 对静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输液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静配中心 医院感染 输液质量 优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医院静中心更优化的管理模式,增加工作效率,有效促进医院基层单位的管理。方法通过比较三家医院三种不同的静中心管理模式,分析总结了三种管理模式各自优劣之处。结果每种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之处,相比之下以药为主型的管理模式较优越,遗留问题少。结论不管实行何种管理模式,医院在加强静中心人员岗位培训的同时要不断优化管理,寻求最优管理模式。

  • 标签: 静配中心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 PDCA循环模式针对静中心感染管理实施改善,进一步优化管理方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静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调研对象,上半年为对照组,其采用常规管理措施,下半年为观察组,即 PDCA循环模式管理,共计 15名护理工作人员,对比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文书书写和病区管理的整体评分更高,分别为( 95.3±2.2)分、( 96.1±2.3)分和( 91.5±3.5)分,对照组为( 88.5±2.8)分、( 89.6±2.7)分和( 84.9±3.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细菌培养合格率和空气沉降生成率上,观察组分别为 100%和 3.4%,对照组则为 71.4%和 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 PDCA循环模式有助于提升静中心感染管理,更好地实现科室可持续发展,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保障服务,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静配中心 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