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角膜移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行人工角膜移植术的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手术配合情况和护理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手术配合流程,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结果:14例病人在术前均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安抚与疏导,并积极配合手术;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配合默契,使得手术均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术后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视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人工角膜移植术具有难度大、复杂强等特点,要想切实提高手术质量,除了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外,术中加强医护配合至关重要,而术后护理也是影响手术质量的重要因素,唯有将手术配合与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人工角膜移植 手术配合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接受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眼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300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并进行入组试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150眼)。实验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组间差异性。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跟踪随访,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研究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修复时间(3.1±0.2)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3.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实验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5.33%,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2.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在对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可促进术后眼表上皮的修复和患者视力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AK)角膜移植术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对山东省眼科医院因AK行角膜移植术的AK患者28例28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因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接受角膜移植术,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者13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者15眼。术中用环钻钻取病变角膜,环钻直径均大于病变范围0.5 mm,总结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病变复发部位、时间、体征,对术后AK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复发患者给予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药物效果欠佳者采用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上述治疗无效者则再次接受LKP或PKP,观察AK复发后的治疗效果。结果28眼AK者中角膜移植术后复发者7眼,占25%,其中13眼行PKP者中术后复发2眼、15眼行LKP者中术后复发5眼,2种术式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术前有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者术后复发率为57.14%(4/7),明显高于术前无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的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前角膜溃疡直径≥8.2 mm者术后复发率为50.00%(5/10),明显高于溃疡直径<8.2 mm者的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K术后复发始于植床边缘者占85.71%(6/7),复发病灶位于植片下方植床区者占14.29%(1/7)。AK复发者7眼中治愈6眼,其中LKP术后复发者中2眼长期药物应用后治愈,2眼经扩大范围的LKP治愈;PKP术后复发者中1眼经结膜瓣遮盖术后治愈,1眼行扩大直径范围的PKP后治愈。结论AK手术治疗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包括术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感染病灶过大,AK复发后根据患眼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可治愈。

  • 标签: 棘阿米巴角膜炎/治疗 感染 角膜移植术 复发 危险因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亲属活体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身对照研究。纳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因热及化学烧伤造成的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13例(17眼),获取适量其直系血亲或亲兄弟姐妹的角膜缘组织移植至受眼,术后随访22~26(24.12±1.31)个月。结果17眼中14眼(82.35%)手术成功。末次随访视力(logMAR,BCVA)为0.7(0.6,1.1),优于术前视力1.8(1.6,2.0)(Z=-3.636,P<0.001),末次随访眼表评分为3(2,4)分,优于术前6(5.5,11.5)分(Z=-3.638,P<0.001)。供眼及受眼均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安全、有效。

  • 标签: 缺乏,干细胞,角膜缘,严重 移植,角膜缘 供体,活体,亲属 评分,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周边角膜病变行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6例(6只眼)患者作为飞秒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6.7±17.9)岁;另收集同时期行传统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周边角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参数;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角膜植片和植床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2±8.4)个月。对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和散光度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飞秒组6例患者包括2例蚕食性角膜溃疡,3例Terrien边缘变性,1例Pellucid边缘变性;对照组8例患者包括4只眼蚕食性角膜溃疡,4只眼Terrien边缘变性。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为0.35±0.09,显著高于术前的1.17±0.15(t=9.01,P<0.001)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0.78±0.29(t=-3.96,P=0.003);等效球镜度数较术前降低(4.8±2.7)D(t=-3.71,P=0.014);散光度数较术前降低(10.1±4.1)D(t=6.04,P=0.002)。飞秒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8.5±3.3)和(12.8±6.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49)。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角膜植片中央厚度为(525±47)μm,角膜植床中央厚度为(189±119)μm;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为7.5%±2.1%。对照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2例术后出现角膜层间积血,1例出现角膜层间上皮植入囊肿和角膜植片溃疡,飞秒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辅助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飞秒激光在角膜中央光学区制作平滑的光学切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并减少了机械剥除时导致角膜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

  • 标签: 角膜疾病 角膜移植 激光,飞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患者5例(5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2周、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电脑验光、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计数检查、A超测厚(CCT)等。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厚,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飞秒激光可以有效帮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施

  • 标签: 飞秒 深板层 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本院32例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32例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32~54min,中位时间42.0min。术后5~14d角膜炎症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感染角膜溃疡均治愈。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治疗药物难治型角膜溃疡,对羊膜移植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羊膜置片情况,预防感染,其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球结膜遮盖和羊膜移植治疗真菌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真菌角膜溃疡86例(86眼),其中46例(46眼)行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遮盖(Ⅰ组),40例(40眼)行病灶切除联合羊膜移植(Ⅱ组)。结果Ⅰ组45眼治愈(97.6%),视力提高10眼(22.2%);Ⅱ组20眼治愈(50.0%),视力提高19眼(47.5%)。结论球结膜遮盖是治疗真菌角膜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能有效提高视力。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球结膜遮盖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角膜贵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患者实施彻底清除角膜病灶后用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年,其中41例41眼治愈,10例10眼好转,5例5眼无效。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角膜贵疡疗效确切、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抗真菌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术对胎盘植入性疾病中最严重的大面积穿透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的大面积穿透胎盘植入的孕妇131例,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采用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术的孕妇45例,为新术式组;采用其他缝合术式的孕妇86例,为常规术式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周围组织受累情况、住院天数、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既往剖宫产术次数、终止妊娠孕周、盆腹腔粘连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术中情况:新术式组、常规术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000 ml(400~1 600 ml)、1 200 ml(875~2 200 ml),新术式组低于常规术式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34)、(108±37)min,新术式组短于常规术式组,以上指标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术后及新生儿情况:两组孕妇发热、血栓、入住ICU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孕妇均成功保留子宫。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术后随访:所有随访的产妇中,未见明显晚期产后出血、切口愈合不良及慢性腹痛等远期并发症者;未发现血尿、尿频、膀胱内壁结石等泌尿系统异常情况。术后半年随访的121例产妇中,恢复月经者79例。结论以子宫颈为中心放射状改良大八字缝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围手术期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穿透胎盘植入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穿透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取80例穿透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治疗,研究组血清CRP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穿透性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 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12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A组30例(40眼),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0例(40眼),采取羊膜移植术治疗;C组30例(41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三组患者均给予胬肉切除手术,比较疗效。结果C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愈合率为96.67%(29/30),A组为90%,B组为80%,C组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不明显,P>0.05,C组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愈合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B组为33.33%,C组为6.67%,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更高,安全更好。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复发性翼状胬肉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是维持角膜上皮透明与完整的前提。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和/或角膜缘干细胞龛受损均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LSCD)。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恢复干细胞功能、治疗LSCD的主要方法之一。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移植角膜缘组织、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以及在体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每类手术按照供体来源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技术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植片存活率逐步提高,明显改善了LSCD患者的预后。(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32-237)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术对难治的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安阳市眼科院2013年7月至2018年5月难治的角膜溃疡35例(3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经过相应治疗而病情不能控制,经久不愈者。对其进行单层或多层羊膜移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角膜溃疡感染均控制,溃疡在1~3周内愈合,8例角膜透明,27例角膜遗留瘢痕。裸眼视力手动~0.2者23例(45.71%),0.3~0.8者12例(34.29%);视力均较术前提高(χ2=8.929,P=0.003)。结论羊膜移植术是难治的角膜溃疡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溃疡,角膜 移植,羊膜 视力
  • 简介:摘要儿童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混浊患儿复明的唯一方法。由于儿童眼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发育具有特殊,故其角膜移植手术的流程和操作,尤其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的管理,与成人患者有诸多不同。为了临床规范开展儿童角膜移植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预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本领域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在儿童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围手术期管理、操作规范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意见,以供临床眼科医师在相关工作中参考。

  • 标签: 角膜移植 角膜混浊 儿童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角膜缘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稳态失衡,以角膜上皮结膜化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LSCD患者常需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进一步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开展的自体角膜移植(CLAU)、简化角膜缘上皮移植(SLET)、异体角膜移植、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CLET)、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移植(COMET)5种手术治疗LSC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数据基础。(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56-960)

  • 标签: 角膜疾病 角膜缘 干细胞移植 上皮, 角膜
  • 简介:摘要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移植术由于具有相对较低的移植排斥率以及较好的视力预后等优势,目前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主流手术方式,但限于手术难度较高,学习曲线较长,中国人前房偏浅,加之国内角膜内皮病变往往合并有其他较复杂的眼部疾病,目前国内尚未普遍开展这一手术。本文就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移植术的手术适应证、供体植片制备(供体选择、制备技巧、植片的可视化)、关键手术技术(植片的植入、展开、固定)、术后并发症(植片脱位、高眼压、排斥反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以及失代偿等)以及视力预后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移植术 角膜内皮移植术 角膜内皮失代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角膜溃疡患者应用羊膜移植术治疗围术期加强全面、整体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感染角膜溃疡患者 75例,均为我院眼科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加强规范、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 n=38)与常规护理(对照组, n=37)护理有效率、疼痛程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重视感染角膜溃疡患者在行羊膜移植术围术期加强规范、整体护理,可增强护理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羊膜移植术 感染性角膜溃疡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