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眼底病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自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眼底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随机方法分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复方樟柳碱治疗干预,将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眼部血流动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72%,显著高于对照组5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似,则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眼底病能改善眼部血流动学变化,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缺血性眼底病 复方樟柳碱 眼部血流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不同按压时间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情况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信息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9篇,纳入文献均为中文,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为类实验性研究。以皮下出血直径<5 mm定义为无出血,皮下出血≥5 mm定义为出血,以出血发生率作为最终结局指标。按照按压时间不同分为不按压组、按压3 min组、按压5 min组、按压10 min组,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按压组与按压3 min组(OR=0.44,95%CI:0.25~0.78,P=0.005)、按压3 min组与按压5 min组(OR=2.12,95%CI:1.18~3.83,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按压组与按压5 min组(OR=0.94,95%CI:0.32~2.81,P=0.920)、不按压组与按压10 min组(OR=1.11,95%CI:0.33~3.70,P=0.870)、按压5 min组与按压10 min组(OR=2.56,95%CI:0.72~9.11,P=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按压优于按压3 min,按压5 min优于按压3 min。考虑到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等级均为B级,研究结论仍需通过大样本、更严谨的实验设计加以验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个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治疗7天后检查患者各项指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后,痊愈27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均明显优于总有效率为75.9%的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低分子肝素钙为首选药物,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效果。方法 任选我院62例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均是2018年3月-2020年6月这个时段选择就医的患者,均分I、II两组,I组患者31例采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II组患者3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I、II两组血糖水平和甲亢症状积分、血糖达标时间与甲亢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II组比较,I组血糖水平和甲亢症状积分更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方法导致患者疼痛、皮下淤斑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科2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共288次),将每位患者的平均15次皮下注射分为2组,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组采用传统法,一组采用改进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皮下淤斑的例数,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法注射患者的疼痛程度、皮下淤斑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注射法(P<0.05)。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皮下淤斑。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过敏性紫癜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9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对照组仅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胰岛素泵能够在短期内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疗效
  • 简介:胰岛素泵(CSII)模拟B细胞分泌模式,持续24小时释放,来维持未进食时机体的正常机能;当进食时给予餐前大剂量,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依照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段设定不同的剂量胰岛素。使血糖达标时间缩短。对比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治疗,得到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皮下注射治疗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血糖控制 皮下注射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产生的效果。方法:对2022年1-3月之中接受门诊护理的100例患者纳入分析对象,均匀划分两个小组,有常规组与规范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评估规范化指导应用的价值。结果:常规组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现象有2例患者、皮下硬结现象有1例患者、皮肤感染现象有3例患者、脂肪萎缩现象有2例患者、皮肤过敏现象有1例患者,总出现率是18.0%,高于规范组,p

  • 标签: 规范化指导 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效果。方法:于2022 年01月—03月,我院糖尿病中心收治的注射胰岛素门诊糖尿病患者,选取100例用作此项研究的目标,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有50例,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干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规范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通过专科护士的干预,利于预防患者的皮肤并发症,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干预 门诊 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 简介:注射作为防治家禽疾病的给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很受养殖户及兽医人员的欢迎使用,但操作不当则易出现各种不同的损伤,为此,如何预防由此带来的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就生产实践中家禽注射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浅析如下,供同仁参考。

  • 标签: 注射给药 家禽疾病 损伤 预防 给药途径 兽医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局部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8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皮下注射后的按压时间随即分为三组一分钟组60例;三分钟组60例;五分钟组60例。注射12h后观察比较皮下淤血等情况。结果按压一分钟组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压五分钟组与三分钟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按压能够减少出血率及减轻出血严重程度,按压三分钟可有效防止出血的风险。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冠心病 皮下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改良新进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诊的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建立流程改良小组,改进皮下注射的操作流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操作,运用改良后的方法对观察组病人进行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记录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的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普通1ml注射器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组。两组治疗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3~5d,观察两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引起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可以有效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

  • 标签: 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减少皮下瘀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方法 将化疗后一周内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实验组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所需的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更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的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

  • 标签: 足三里 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