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782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传统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5-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使用与不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取得的不同临床效果,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36例,并将这些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在院前抢救过程中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在院前抢救过程中使用简易安全气囊进行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抢救后在临床上取得的总有效率。结果无正压机械通气措施的使用与否,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抢救的试验组和使用简易安全气囊进行通气治疗抢救的对照组取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抢救过程中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患者进行简易安全气囊通气治疗抢救措施取得的总有效率,证明在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的抢救过程中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更有助于抢救患者,临床治疗建议使用该方法。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疗效显著。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急性中毒 呼吸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通气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动脉血气pH值、PaCO2、PaO2、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方面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55-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抢救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应用呼吸机能够取得怎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诊的101例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给予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1。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4.51%、48.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pH值、SpO2、SjvO2三项血氧指标分别为(7.5±0.4)、(99.5±5.9)、(65.4±6.9)较对照组的(7.3±0.3)、(92.2±1.3)、(71.6±6.3)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使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优化。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ICU 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心病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美国伟康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治疗(氨茶碱加尼可刹米静滴),治疗1天、5天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好转率88.9%,对照组好转率66.7%,两组好转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天后实验组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H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天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心病办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良好,可很好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明显减少死亡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肺心病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采用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入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煤工尘肺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60例稳定期煤工尘肺(II或III期)家庭病床患者分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肺康复及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两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生存质量(QOL)、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Borg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康复依从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Borg评分、QOL评分、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组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与康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联合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这是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比单纯肺康复更能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生存质量、呼吸困难、6min步行距离的重要原因,该方案值得在稳定期煤工尘肺患者中推广应用.关键词煤工尘肺肺康复正压通气中图分类号R1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7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与早产儿辅助正压通气撤机时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妊振32周内出生、出生后使用辅助正压通气的早产儿40例,按床位位先后顺序分为2组,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20例,采用负荷量20mg/kg(相当于咖啡因碱基10mg/kg)静脉滴注(30min),24h后给予5mg-10mg/(kg.d)「相当于咖啡因碱基2.5-5mg/(kg.d)静脉滴注或口服;氨茶碱组(对照组)20例,剂5.0mg/kg静脉滴注,间隔12h后给予1次1.5-2.5mg/kg,q12h,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方案在辅助正压通气撤机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枸橼酸咖啡因20mg/kg(相当于咖啡因碱基10mg/kg),对缩短妊振32周内的早产儿辅助正压通气撤机时间有效。

  • 标签: 枸橡酸咖啡因 无创辅助正压通气撤机时间 氨茶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RR、HR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血pH值上升,动脉PaO2上升,其中实验组患者动脉PaO2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PaCO2改变不大(P>0.05)。结论急诊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可有效改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 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对我院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精心整体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呼吸频率、临床症状、心率及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极为重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 呼吸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炎症介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介质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38患者经正压通气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FVC、FEVl、FEVl/FVC及PEF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肺功能,临床疗效可靠。

  • 标签: COPD急性发作 无创正压通气 血清炎症介质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正压通气(NIPPV)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PH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插管率、不良反应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O2升高而PCO2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PO2有显著的提高,PCO2显著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插管率(16.7%)明显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死亡人数。结论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能够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正压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O2、FEV1、FVC等水平上升程度,PaCO2水平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10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入治疗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共10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呼吸机联合纳洛酮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呼吸机单独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其治疗后的病症改善状况,包括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及二次插管几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91.2±6.4)kpa、血氧饱和度(95.0±6.5)%、心率(82.3±12.5)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0.2±4.6)kpa、(80.3±5.6)%、(123.5±12.5)次/min,效果显著。结论COPD并发呼吸衰竭在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联纳洛酮的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纳洛酮 COPD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30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护理后,病情显著好转,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有所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3.3%。结论对实施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