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袁恺 梁栋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4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19期
  • 机构:1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检验与化妆品微生检验的异同。方法从环、法、料、机、人五个方面分析药品微生与化妆品微生检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结果药品微生检验与化妆品微生检验各有特点,存在共同之处,可互相补充与借鉴。结论分析药品微生检验与化妆品微生检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不仅能提高检验质量,还能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 检验 化妆品 异同
  •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学和微生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学向临床微生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性性和微生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教材
  • 简介:通过调查四所不同级别医院2004年微生检验情况,发现过去认为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已占主流,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等,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增多。为此,笔者对微生检验教学提出强化条件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检验程序的教学,加强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等改革思考。

  • 标签: 调查 微生物检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检验中临床微生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行微生检验的 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在微生标本采集流程干预下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对比两组微生标本检验合格率,分析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微生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的微生检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两组共 127份不合格标本检验,其中 25份为血标本、 37份为尿标本、 34份为痰标本、 31份为粪标本,微生采集过程中影响其检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占比为 36.22%;标本量不足,占比为 25.98%;储存不当,占比为 22.04%;延误送检,占比为 11.81%。结论 微生标本采集方式、标本采集量、存放方式以及送检流程对微生检验结果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微生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标准化采集流程。

  • 标签: 微生物 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技术在食品微生和药品微生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微流控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微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新技术 食品微生物 药品微生物
  • 简介:摘要淡水微生是指淡水水体中存在的微型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或者看清的生物。淡水微生体型虽小,但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很多微生可以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所以在天然水体的评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介绍了淡水微生的种类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很多微生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2。学会识别淡水中常见的微型生物对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污水的生物治理一并在文中提到。

  • 标签: 淡水微生物,指示微生物,微藻,污水治理
  • 简介:培养基稀释法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皮炎洗剂的微生限度的验证实验(见表3),白斑酊、首乌合剂2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白斑酊、首乌合剂2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

  • 标签: 制剂微生物 微生物限度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儿颗粒剂、消炎止痒醑、百草洗剂3种医院制剂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中和剂结合薄膜过滤法对3种医院制剂进行微生计数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中和剂结合薄膜过滤法对3种医院制剂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健儿颗粒剂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限度检查。消炎止痒醑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限度检查。百草洗剂采用中和剂结合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限度检查。结论建立了3种医院制剂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中药制剂 微生物限度 常规法 薄膜过滤法 中和剂结合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中药口服固体制剂是一种能够口服的中药制剂,将天然药物制作成片剂、胶囊、颗粒剂、丸剂,由于使用到的原料为天然的药材,其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杂菌、霉菌。因此,在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中,要加强对微生污染问题的规避和防范,提高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水平,强调药品安全。本文对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微生污染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药口服固体制剂中规避微生污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中药 口服 固体制剂 微生物 污染
  • 简介:摘要: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通过目前的生物技术、药理分析仪器等对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微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血清药理学也能够很好的对抗微生中药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血清药理学 抗微生物中药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微生药物使用情况,为微生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微生药物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微生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上升级趋势,但仍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医院内使用率在30%以下;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微生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年度均位于前3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前三位,注射用青霉素钠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微生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喹诺酮类应用逐年增多、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分级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 标签: 抗微生物药物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限定日剂量 合理用药
  • 简介:微生无处不在,从化妆品的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的污染。微生污染,特别是致病微生的污染,不仅会对化妆品的品质造成损害,还可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化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微生技术对保证化妆品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妆品生产 抗微生物技术 应用
  • 简介: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及时交流地质微生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新辟地质微生专栏,对近年来在微生-矿物相互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要介绍。专栏涉及微生-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保存以及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含方解石铜矿石微生的氧化作用、细菌在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量测定方法、微生及其碳酸酐酶在水-岩系统中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细菌与真菌对黑云母风化作用的比较以及利用黑曲霉纯化石英砂的实验研究等。所收论文题材广泛、观点新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鲜明特色,对本领域研究者有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本期刊发该专栏的部分文章,其余部分文章将陆续刊出。

  • 标签: 地质微生物 黏土矿物 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 生物学领域 土壤碳循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分析食品微生检验和化妆品微生检验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完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通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微生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检验标准、判定依据和检验方法上各有差异。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相似度较高,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差异较大。检验人员应按照对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化妆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疾控中心合作医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进行微生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采集,给予观察组规范化采集流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集微生标本的方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对采集标本和检验流程进行规范,能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微生物检验结果 规范化采集流程 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微生检验的240例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标本采集方法,试验组对微生标本采集过程进行规范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和检验结果。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93.33%vs70.00%)、痰液标本(96.67%vs83.33%)采集合格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53.33%vs13.33%)、血液标本(63.33%vs26.67%)、尿液标本(46.67%vs20.00%)、痰液标本(43.33%vs16.67%)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3%vs92.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生标本采集对微生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规范采集才能提高标本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阳性检出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