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胸手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相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重度疼痛1.79%低于对照组重度疼痛16.07%(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观察组出现术后漏气、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气胸患者应用电视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电视胸腔临床价值更高,不仅可临床疗效,还减少机体受损程度,控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易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外伤性血气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肺叶切除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0~64岁,BMI18~24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组(SP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SP组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实时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40ml,C组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SP组切皮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C组(P<0.05);SP组2、6、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SP组术后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长于C组、按压次数低于C组(P<0.05)。结论胸腔肺叶切除术行前锯肌平面阻滞,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超声 前锯肌 胸腔镜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下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12月择期行胸腔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A组(全麻复合胸椎旁阻滞)、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组(全身麻醉),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各组患者T0时刻MA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和T0相比,A组T1-T8时段MAP、HR无显著改变(P>0.05),但B组和C组波动幅度差异显著(P<0.05);C组T3-T6时刻BIS值均低于A组和B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麻醉药剂量及苏醒时间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下肺癌根治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冷冻治疗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观察组(n=50)实施胸腔下冷冻治疗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采用胸腔下冷冻治疗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胸腔镜 冷冻 尿激酶 胸膜腔 结核性 包裹性胸腔积液
  • 简介: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胸腔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胸腔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下降,且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胸腔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出血量少,免疫细胞水平波动较小,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胸腔镜手术 老年早期肺癌 根治术 免疫功能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胸腔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术式。方法:将 2015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 S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 40 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 VATS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 P均<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 20.00%)( P< 0.05)。 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治疗 SP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 简介: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atopoiesis,EMH)是一种罕见疾病,为骨髓外出现造血成分,其中以腹部髓外造血最为常见,主要累及肝和脾,也可见于肾和肾上腺.发生于纵隔脊髓旁的髓外造血极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54岁男性,CT检查发现后纵隔肿物,影像学检查均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或淋巴瘤,穿刺病理未能确定诊断,于2017年10月行胸腔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髓外造血,进一步查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β基因IVS-II-654(C-T)突变杂合子,术后随访1年,无胸背部不适,贫血无加重.

  • 标签: Β-地中海贫血 胸腔镜手术 髓外造血 纵隔肿物 文献回顾 术后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在胸腔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年 8月至 2019 年 8 月 50 例来我院接受胸腔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25 例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SAS、 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后 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00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在胸腔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对于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胸腔镜 手术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淋巴结清扫分别采取电视胸腔微创手术和常规肺癌手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取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肺癌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其手术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肺癌手术)和研究组(电视胸腔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程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可以考虑采取电视胸腔微创手术治疗,其淋巴结清扫程度同常规根除术无显著差异,且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低。

  • 标签: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 常规肺癌手术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胸腔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术式。方法:将 2015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 S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 40 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 VATS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 P均<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 20.00%)( P< 0.05)。 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治疗 SP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手术对肺癌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开放式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则行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免疫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上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指标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比略有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肺癌 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胸腔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术式。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VATS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治疗SP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腹腔联合食道癌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从 2016年 10月到 2018年 10月间,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进行研究,以其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0例 /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胸腔腹腔联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腹腔手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 P值< 0.05。结论:胸腔腹腔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对比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 开放性手术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本院 2017年 10月到 2018年 10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选择 80例患者并以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40例一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发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值< 0.05。结论:胸腔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早期肺癌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孔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的76例单孔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针对组开展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单孔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手术时间、住院日数;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针对组满意水平、心理情况、单孔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手术时间、住院日数、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孔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效果评估。 方法: 以 78 例行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对象,均于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6 月于我院住院时间段选取,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每组各 39 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经费较对照组少(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56% (下肢静脉血栓 0 例、切口感染 0 例及误吸 1 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为 15.38% (下肢静脉血栓 2 例、切口感染 1 例及误吸 3 例)( P < 0.05 )。 结论: 对行单孔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得以缩短,治疗经费得以减少,且并发症少;促进患者取得良好预后效果。

  • 标签: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临床指标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