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临床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2023年住院药房129条住院药房药师干预并被临床医生采纳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9条不合理医嘱中,用法用量不合理86条,占比最多达66.67%,其次为出院带药疗程偏长(超时间)21条,占比16.28%。结论 药师应对住院医嘱进行监测及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不合理医嘱 合理用药
  • 作者: 李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业务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用药安全问题已被各家医院列为医疗工作的重点,其中民生关注的抗生素滥用问题急需解决。卫生部也把抗生素的使用作为考核医院政绩和工作的重要指标。如何更安全、合理地使用与管理抗生素是我们要考虑的,本文论述了基于目前电子医嘱系统的构架下,将抗生素管理应用于其中,从而规范抗生素使用,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简介: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当医疗机构发生因医疗纠纷引起的诉讼案件时,司法机构均按《规定》第四条第(八)项关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要求医疗机构提交证据。患者及家属也按《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

  • 标签: 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筛选出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额外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率和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脑血栓 心理护理 遵医行为
  • 作者: 田香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28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期
  • 机构: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山西大同 037005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不合理医嘱用药进行点评分析,规范我院病区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出院患者用药医嘱共2700例,对医嘱用药进行回顾性评价与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220例,占8.1%。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给药频次不合理、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疗程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遴选药物不合理、配伍禁忌。结论:我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仍需提高。

  • 标签: 住院医嘱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有效利用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rescriptionautomaticscreeningsystem,PASS)监测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回顾性监测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47058例住院病人的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2524896条用药医嘱,有效黑灯用药医嘱14343条,占总医嘱的0.57%。黑灯用药医嘱中,主要的监测类型是国内注射剂配伍。结论:利用PASS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可以防止用药差错,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PASS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 黑灯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阐述某院抗菌药物专项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后,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从69.51%提高到80.10%,医嘱检查的情况来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从68.20%提高到76.50%,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从最初的21.07%降到了9.84%。结论抗菌药物专项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提高了某院处方质量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但还存在工作表的监测指标不完善等问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医嘱 点评模式 建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分析,研究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慢性肝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以降低SAS以及SDS值,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肝炎 遵医嘱行为 传染病
  • 简介:作为重要医疗文件之一的麻醉记录单已成为医疗机构承担举证的重要证据之一.现行的麻醉记录程序在记录方式和观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通过建立麻醉医嘱制度(Anesthesiologist'sAdviceSystem,AAS)可以弥补存在的不足[1].

  • 标签: 举证责任倒置 麻醉医嘱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所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一点时间后对于患者血糖高度、并发症发生率、遵医嘱行为进行实时测评。并将所得数据采用专业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整体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更为稳定,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将两组数据进行专业数据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高出许多,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采用专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血糖维持、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遵医嘱行为均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血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乃至滥用是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也是我国药物使用的监控重点。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大量浪费,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易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其毒副反应增多,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因此,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明确抗生素使用环节管理的关键点,提高环节管理的可操作性是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整顿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卫生部出台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为响应此次专项整治,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开展了医嘱点评工作,在点评过程中发现我院的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存在很多问题,特抽取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作专项点评。

  • 标签: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病区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该院2017年1-12月急诊病区所有住院患者的医嘱,对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7年全年该院急诊病区共有病历1680份,用药合理1402份(83.5%),不合理278份(16.5%)。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症不适宜、溶媒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频次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超疗程用药等。结论通过对急诊病区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点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急诊病区 医嘱病历 合理用药 评价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500份抗肿瘤药医嘱的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5年抗肿瘤药医嘱3500份,对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500份抗肿瘤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352份(占10.06%)。不合理医嘱类型居前3位的分别是预处理不规范158份(占44.89%)、给药剂量不合理54份(占15.34%)、超适应证用药53份(占15.06%)。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减少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肿瘤药 不合理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院用药医嘱点评模式及合理用药程度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同一乡镇卫生院同一科室实施医嘱点评模式前、后接受疾病治疗的患者各5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治疗疾病所用处方药物是否合理进行分析。结果给予医嘱点评前的对照组患者其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比为47.6%,医嘱点评后的观察组为95.2%,两组合理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11.7651,P=0.0000)。结论给予医嘱点评后,虽然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但整体水平上处方药应用合理程度明显上升,所以医嘱点评值得在各乡镇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应用电子医嘱初期在审核处理执行电子医嘱中发现的缺陷医嘱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电子医嘱进行分析,结果缺陷医嘱及收费不当成为医疗安全及医患纠纷的隐患,应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结论通过分析及提出对策,提高护士执行电子医嘱的准确性,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电子医嘱初期 问题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并对其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自2016年起,通过药师培训、开展讲座、对PIVAS护士培训、行政干预等干预措施对不合理医嘱实施干预,分析干预前2015年7-12月的医嘱和干预后2016年7-12的医嘱,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将干预措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干预前存在的不合理医嘱的现象通过干预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干预措施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此干预措施为有效的。

  • 标签: 不合理用药医嘱 干预措施 研究和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临床用药医嘱中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我院2009年5-11月共3980例住院患者的163696条用药医嘱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11148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81%。绝对禁止黑灯医嘱179条,主要为药物配伍禁忌(占30.73%)、药物相互作用(占22.35%)、用药剂量不合理(占18.99%)等。结论:PASS系统能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应用PASS系统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用药医嘱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查对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完善其在科室的执行流程提供依据。方法专人跟班调查和头脑风暴法讨论查对制度落实的存在问题,运用鱼骨图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查对制度的执行流程不完善,单班查对执行不力。结论查对制度的执行流程不够细化是其执行不力的最主要原因(客观);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导致查对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的主观因素,查对中的无意注意是完善的查对制度与低效能执行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将核心制度细化为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培训和教育,增强责任心,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可使查对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 标签: 医嘱查对制度 现状 对策
  • 简介:自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背景下,临床医务人员如何将医疗行为的原始证据完整、真实和客观地保留下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卫生部、辽宁省卫生厅在2002年相继出台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 标签: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举证责任倒置 最高人民法院 临床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