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提高手术的安全。方法将158名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麻醉前除了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和琥珀酰明胶溶液500ml外不加任何干预;实验组在麻醉前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液体补充,同时给予体位干预。观察两组在硬膜外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概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结论合理的体位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硬膜外阻滞麻醉 体位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原因、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血液透析无低血压患者,观察组为血液透析有低血压患者,对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体重增长率、超滤量、超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程度、左室顺应降低程度均和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的患者,对其血液透析模式、治疗方法等进行调整,使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患者产生低血压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针对低血压患者根据其病情,采取针对的措施,并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高发人群进行关注,降低血透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低血压的判断、先兆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以降低透析的风险,提高透析的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对我院165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现象进行观察。结果加强透析间期健康宣教及透析过程血压的观察等措施,对预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有显著成效。结论早发现、早处理,及时调整透析处方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预防和护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我科18例慢性持续低血压患者安全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包括透析间期体重控制,运动康复,透析期间护理,合理用药。保证了透析效果,无一例透析中血压进一步下降而终止治疗的发生。

  • 标签: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8例,分为透析低血压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常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低血压组与对照组对比,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量(FUV)及超滤率(FUR)较高;而血钠较低。结论血透相关低血压原因多样,及时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对防止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提高透析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成因,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自2004年至2006年2050例次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病因。结果在2050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并发低血压70次,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液钠浓度过低,贫血或干体重评估错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护理对策。能预防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成因是复杂的,加强预防护理是减少低血压的关键.采取针对护理措施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肾透析 低血压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常规每小时测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监测血压。出现症状低血压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泵前输入,同时减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温度。对于经常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提前应用高渗葡萄糖,限制透析中进食。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2~3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速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而快速给予高渗溶液,则能迅速纠正低血压,配合高钠、低温透析效果佳。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症状低血压的预防护理方式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患者,双盲法纳入预防组与常规组(n=23)。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预防组施以预防护理,比较病患的症状低血压发生率及自我效能感。结果:预防组症状低血压发生率是4.35%,常规组症状低血压发生率是17.39%,预防组的症状低血压发生率较低(P<0.05)。预防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治疗信心及病情控制感分数均相对较高,与常规组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低血压发生率,提升病患的自我效能感,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 预防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100例MHD患者资料,根据6个月内每次透析血压情况,分成透析低血压(IDH)组和无透析低血压组(N0-IDH)组,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超滤量、超滤率、相对超滤量、透析液温度、钠浓度等资料的差异,多因素筛选出透析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入组,其中男71人,女29人,年龄25~86(56.48±13.91)岁。低血压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39~78(64.69±10.03)岁;非低血压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25~86(50.26±13.23)岁,共透析5741次,低血压发生2268次,发生率为39.5%。两组患者透析相关资料的比较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超滤量、超滤率、相对超滤量、葡萄糖下降值在透析低血压组均高于非低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超滤率高、相对超滤量大与透析低血压相关(P<0.05),其中高龄和合并糖尿病与透析低血压的相关较高(or值为2.003和1.973,P值均<0.000)。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超滤率、相对超滤量大与透析低血压密切相关。

  • 标签: 透析低血压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文研究对象(n=80例)均来自我院,选取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经统计,以上患者治疗措施一致,均为:维持血液透析,而后展开调查问卷,对其低血压原因进行总结,并将综合护理对策进行制定,对比最终成效,包括:低血压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综合护理后数据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数据有差异性,且护理后较高,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既可减少低血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促进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其他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通过改变透析模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超滤、主张短时多次透析,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营养,提高血红蛋白,避免透析中进餐,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低温、可调钠、序贯透析、短时多次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改变透析模式,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维持终末期肾脏病患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血液透析(HD),然而,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IDH)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DA出现速度快,经常能够致使HD中断或者其他例如心肌受损、慢性病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负面后果,乃至于能够递增HD病患的全因死亡率。因此,及时发现与防治IDH,对改善病患预后与提升其生活质量具备重要的作用。论文回顾了IDH的判断标准、病因与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具体讲述了IDH预防与治疗的新进展,希望提升临床医生对IDH治疗的认识。

  • 标签: 血液透析 相关性低血压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自2013年1月至6月521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病因。结果在521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并发低血压66次,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液钠浓度过低,贫血或干体重评估错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护理对策,采用低温、可调钠、序贯透析、短时多次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加强预防护理是减少低血压的关键,采取针对护理措施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重要保证。改变透析模式,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危险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