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皮肤电流感觉阈值(CPT)对亚急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临时脊髓电刺激(SCS)治疗效果及疗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10日至2017年2月1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住院的亚急性期PHN患者20例,年龄40~80岁,无其他严重合并病。接受临时SCS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0 d、14 d、2个月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在PHN患侧及对应健侧皮肤行CPT测定,采用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作为客观疗效评判指标。结果SCS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VAS及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14 d时VAS降到3分以下,且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接近1;患侧与健侧皮肤CPT比值和VAS正相关(r均>0.4,P=0.001);治疗后2个月随访和治疗后14 d时相比,VAS评分及皮肤CPT比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效稳定。结论皮肤CPT客观测定和VAS主观评分相结合,可以评估临时SCS对亚急性期PHN的疗效和临床治愈时间。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带状疱疹 电流感觉阈值 脊髓电刺激 亚急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出现急性亚急性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收介入治疗后无血栓形成的患者13例设为对照组,要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近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介入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患糖尿病、血肌酐和空腹血糖数值偏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出现B2/C病变、支架贴壁不良的例数以及平均支架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介入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以及支架置入情况等。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提高介入操作水平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介入手术 血栓形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散结消瘿方内服,观察组行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甲状腺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水平、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痊愈患者短期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较高[91.04%(61/67)比73.13%(49/67)],复发率较低[5.26%(2/67)比30.00%(9/67)],P<0.05;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ESR、TRAb、TPOAb、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散结消瘿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可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散结消瘿方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1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地塞米松的对照组,和给予地塞米松与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患者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在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七叶皂苷钠,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并能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七叶皂苷钠 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消炎痛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SH、FT4、FT3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相关指标,从而避免病情加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消炎痛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气压泵(IPC)联合置管溶栓术(CDT)治疗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共84例亚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CDT组)和实验组[CDT加用间隙性气压泵组,CDT/IPC组)],各42例,两组均先给予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CDT。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时长、术后症状改善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CDT/IPC组与单纯CDT组相比,溶栓时长明显降低[(62.14±13.97)小时vs(73.85±13.89)小时,P<0.05],术后症状改善率提高[95.24%vs78.57%,P<0.05]。CDT/IPC组与单纯CDT组的血栓溶解率分别为52.38%和45.23%,术后6个月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1.43%,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联合CDT治疗亚急性下肢DVT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溶栓时长,并改善症状。

  • 标签: 气压泵 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期间,加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患者接收时段介于2020年6月2022年2月,对120例SAT患者,随机开展规范分组操作(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观察疗效及价值。结果:对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展开评定为96.6%,对对照组展开评定为83.3%,前组高于后组(P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西药 柴葛解肌汤 加减治疗 疗效 症状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 29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 19例临床治愈, 7例好转, 3例无效。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急性脊髓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变范围和受累脊髓节段将会影响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疗法,好转率和治愈率都较高。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27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治疗。结果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患者的脊髓损伤得到全方面的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进入手术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减轻脊髓的损伤,降低病残率。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治疗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脊髓炎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03月-2009年09月间住院治疗的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心理状态良好。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出院时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可明显促进其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及吞咽功能,观察病变水平是否上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注意是否有皮肤的损伤。观察排尿次数、时间及尿液性质,观察膀胱功能恢复的程度。观察瘫痪肢体的活动进展程度,肌肉有无萎缩和变形。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尿的性质,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可常规滴氯霉素眼药水,倾倒尿液时勿将尿袋高于耻骨联合,预防泌尿系感染。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5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选用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总有效率数值93.10%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止痒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健脾除湿止痒汤 亚急性湿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甲亢多由七情内伤所致,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多因肝郁胃热,兼以外感风热所致,属于结喉痈的范畴。中期多因脾阳不振,气不化水造成的,后期多因气郁痰结于颈项所致。肝郁疏泄失常,横逆犯脾,脾气虚弱;脾虚痰湿内生,肝气挟痰上逆,结于颈项,则甲状腺肿大;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则手足、舌体震颤、抖动。临床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祛邪扶正之意,邪去则阴阳平衡,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甲状腺炎 亚急性 辨证论治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核医学分析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42例医院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血清激素以及核医学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患者血清T3平均水平为(3.6±0.5)nmol/L,T4平均水平为(256.8±26.7)nmol/L,TSH平均水平为(0.86±0.07)mu/L;24h碘131I吸收率为(8.5±2.6)%;4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甲状腺双叶不显像或稀疏;8例单叶不显像或稀疏;4例为冷结节;32例唾液腺放射性高于甲状腺,10例显像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也就是临床触诊发现双叶重大,但显像显示单叶不显像或稀疏;单叶重大显像为双叶不显像或稀疏。结论核医学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核医学检查 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