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9例疑似脾结核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观察脾内异常回声数目、边界、大小、形态、血流分布情况,并确认其是否存在钙化与液化情况。结果本组19例疑似病例中,18例经超声造影检查确诊为脾结核,余1例为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穿刺相符。超声声像图包括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以及强回声型三种。结论脾结核普通超声声像图存在差异性,但超声造影具有基本相同的表现,超声造影表现中增强型较为多见。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具有微创、快捷和安全的特点,是脾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超声造影 脾结核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实质结核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对19例粟粒性肺结核并脑结核患者的头颅MR平扫及增强的表现,总结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平扫表现为多发斑片长T1长T2信号影、环形结节周围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灶,早期大小趋向一致,多为2mm左右,可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积水。结论脑结核MRI平扫表现不典型,增强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特点可以和其它常见的颅内多发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脑结核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gastriccancer,AFPGC)的CT表现,评估CT在AFPGC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共同回顾性阅读21例经病理证实的AFPGC术前CT图像,描述原发病灶、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管侵犯等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其用以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21例AFPGC术前CT表现如下:15例(71.4%)原发灶为偏心性胃壁增厚,20例(95.2%)原发灶为不均匀强化,6例(28.6%)脏器侵犯,19例(91.5%)淋巴结转移,6例(28.6%)远处转移,13例(61.9%)血管侵犯.CT对AFPGC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及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0.5%、71.4%、71.4%和71.4%.结论AFPGC的CT影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偏心性胃壁增厚,有较强的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和血管侵犯的倾向.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AFPGC的术前分期.

  • 标签: 甲胎蛋白 胃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术前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阑尾形态、大小、位置、周围改变情况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在这54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经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患者为假阴性,CT诊断的敏感性为94.44%。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会有多种CT表现,掌握患者的CT表现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文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宫颈癌是现代生活中影响女性健康的一大疾病,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在早期间没有显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因此,患有宫颈癌的患者在早期很容易忽略该疾病,也无法通过病理现象自行判断,一旦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时,往往疾病已到中、后期。因此,专家提倡女性应每年完成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声检查,那么宫颈癌的超声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①原本无心绞痛症状的人,首次出现心绞痛多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或饱餐后,发生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压榨样疼痛,伴有胸闷窒息感;②原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心绞痛病史、主诉胸骨后压塞性或绞窄疼痛,向左肩膀放射,胸痛不能被硝酸甘油类药物及休息所缓解,并已持续20分钟以上;③过去曾有心绞痛,但最近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增加,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病史 情绪激动 过度用力 胸骨上段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李静支气管扩张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人在支气管扩张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支气管扩张比较迷茫,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支气管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Kummell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Kummell病的临床资料及MRI征象。结果:MRI示23例共累及29个椎体,均存在不同程度压缩变扁,椎体内出现长T1长T2裂隙征及双线征(T2WI上高信号区外围包绕条带状低信号),其中27个椎体裂隙位于椎体终板下,2个椎体裂隙位于椎体中央,水平分布于椎体前部。结论:椎体变扁、合并的裂隙征及双线征是Kummell病诊断的重要MRI征象,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提供较准确可靠的依据。

  • 标签: Kummell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