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转型初期政策决策的超常性特征表现为非逻辑性、非程序化和非模式化.三方面特征既体现着社会发展中决策一般规律,又是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决策特殊规律的反映.研究我国转型期改革政策决策的超常性特征不仅限于改革初期,对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社会转型 非逻辑性 非程序化 非模式化
  • 简介: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纪委领导集体的构成中,常委以上的领导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的干部,大多通过从事工农运动走上革命道路,密集地在全国工农运动高涨的1925-1926年入党,其籍贯分布具有某种程度的集群性。领导集体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文革”前曾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的一些同志;二是因各种因素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的一些同志;三是平反冤假错案后复出的一些同志;四是各条战线和有关部门的一些同志;五是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同志及女同志和少数民族同志;六是同林彪、“四人帮”集团作过坚决斗争的一些同志。他们基本都有共同的延安经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生涯的交叉点密集,说明解放战争时期是干部调配最为频繁的时期。随着全国的解放,党的高级干部群体向全国扩散。1978年多名高级干部在中央纪委的汇合,是特殊形势下的特殊形态,是老干部大规模复出的先声,也是党的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

  • 标签: 改革开放初期 中央纪委 领导集体 历史渊源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成立宗教管理机构对宗教活动进行指导。广东省在对宗教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对教徒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推动基督教宗教改革,开展“三自”爱国运动;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宗教人士实行适当照顾等统战措施。这些措施贯彻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清除国、内外反动势力在广东宗教界的影响,团结了宗教界人士为新中国建设服务,起到了良好的统战效果。

  • 标签: 新中国 广东省 宗教 统战工作
  • 简介:十七世纪初期,荷兰殖民者继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之后来到东方,迫切想打开中国大门,同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当时在中国,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商申请文引出海贸易。而不准外国商人到福建沿海一带从事贸易。

  • 标签: 海上贸易 十七世纪 海外贸易 东印度公司 贸易联系 荷兰人
  • 简介:谢觉哉身为新中国第一位内务部部长,对建国初期救灾工作的本质、内容、任务及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他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科学统筹救灾工作,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进一步推进救灾社会化,救灾与防灾相结合,防灾重于救灾,在救灾工作中保持优良工作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等思想对新时期救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新中国 谢觉哉 救灾思想
  • 简介:新中国建立初期,淮河水患严重危害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的曾希圣首次向中央提出治理淮河的建议并得到采纳,此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他积极组织治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治淮方针和措施,指挥实施了众多大型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建国初期安徽恢复人民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建国初期 曾希圣 皖北治淮 贡献
  • 简介:在改革开放进程全面启动的时代背景下,陈云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创造性的实践,从执政高度为执政骨干队伍确立标准、优化执政骨干队伍的结构、提倡以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执政骨干队伍素质,这对当前按照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建设执政骨干队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陈云 改革开放初期 执政骨干队伍
  • 简介:1981年春,上海市松江县"文明村"建设先行先试。至1983年3月,松江县"文明村"建设的数量达到347个。其主要经验是:率先形成县委宣传部牵头、包括6部门的"文明创建协同机制";在14个方面实践"创建更多的‘文明村’、‘文明家庭’"。

  • 标签: 文明村 文明家庭 协同机制
  • 简介:1951年我国开始向苏联正式派遣留学生,派遣工作一直到1965年为止。留学生的派遣工作与中苏关系密切相联,派遣工作的黄金期也是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反之亦然。

  • 标签: 留苏学生 中苏关系 影响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旧社会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成为新政权的领导阶级和新社会的主人。中国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的工会工作,遇到一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这就是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国营企业的工会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行政、国家及党组织的关系,如何解决部分国营企业工会实际上成为行政的附属机构,因而严重

  • 标签: 工会工作 工会法 李立三 中国工人阶级 建国初期 国营企业
  • 简介:建国初期,上海遵照中央关于失业救济的政策法令,结合本市实际和需求对失工展开了转业训练工作。上海党政主要通过自办、合办和委办方式,培训提升失工的政治文化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帮助他们创造必要的就业条件、获得'再就业'机会,同时亦为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提供了大量技术业务性的人力资源。因此,转业训练是一项积极有效的失业治理举措。

  • 标签: 建国初期 转业训练 失工 上海
  • 简介:<正>一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军费激增,致使政府财政收支失去平衡。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方针。特别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着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发展经济,政府不能不扶植私人工商业,而对于私人资本经济不可克服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简称为“五毒”)的行为,采取了尽量容忍并不过于限制、打击的态度。从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材料来看,直至1951年底,党中央和毛泽东并没有发动一场运动来打击私人工商业的任何意向,这说明政府是从经济发展的大局上去权衡这一问题的,再则对“五毒”的界定,因时因地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相比来说,党中央更为重视自身的清廉,当时贪污、浪费、官僚仁义(时称“三害”)现象在一些党政军部门中已有所抬头。中共中央决定从1951年2月起开始整党,10月,又决定在整党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 标签: 毛泽东 建国初期 三反五反运动 工商业 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经济
  • 简介:说起我和小平同志的相识,要追溯到1949年解放前,当时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担任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地下党报《上海人民报》总编辑。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时任华东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鼎丞同志率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福建解放后需要大量干部,因我是福建人,张鼎丞决定调我回福建工作,而我对上海又熟悉,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

  • 标签: 改革开放初期 旅游饭店 邓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 外资
  • 简介:建国初,新生的人民政权。要求党必须充分发挥对社会各种利益的整合功能.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党内关系、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法关系、党政关系、党际关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根据当时的情况,毛泽东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

  • 标签: 毛泽东 执政党建设 社会和谐构建 现实意义
  • 简介: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结束那天,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闫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第八路军下辖一个师,即一一五师、一二。师和一二九师,徐向前被任命为一二九师副师长。洛川会议一结束,

  • 标签: 徐向前 统战工作 抗战初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 山西 洛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