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重要内容。开好民主生活会,对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从思想认识、会前准备、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整改、主要领导带头、强化督导等6个方面,对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民主生活会效果应着力把握关键节点做了阐述,为全系统深入做好该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民主生活会 质量 效果
  • 简介:目前,全球石油库存几乎消失,油价已经回升。油价上涨为减产国带来了回报,也推动美国石油产量新一轮增长。加上巴西、加拿大和挪威增长,石油市场看上去已足够满足至2020年需求。

  • 标签: 石油产量 国际能源署 市场报告 供应链 解析 石油市场
  • 简介: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油田地质条件复杂,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储集岩普含凝灰质,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凹陷内南屯组目的层总体属于中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型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传统气测录井图板解释符合率较低。为了探讨南贝尔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收集研究区26个已获试油验证储集层流体8项气测录井参数原始数据,将通过降维得到3个主成分作为新变量,求取经主成分计算后新样本及其均值间欧氏距离与偏离距,进而构建欧氏距离排序法气测录井解释图板,基于新样本之间相异相离、相似相聚原理,实现不同流体性质解释层空间定位与划分。应用该图板对输入样本解释符合率为92.31%,对待识别样本解释符合率为86.67%,表明该方法建立气测录井解释图板识别能力较强,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 标签: 塔木察格盆地 南贝尔凹陷 主成分分析 欧氏距离 气测录井 流体性质
  • 简介:渤海油田X区块为半背斜层状油气藏,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采用同一水平段钻穿多层砂体联合开发方式,导致水平段钻遇泥岩情况不可避免。长期以来X区块水平段钻遇大段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调整缺乏方向性,储集层钻遇率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X区块Ⅰ期已钻13口井钻探资料分析归纳每口井着陆、完钻特点,应用地质模型和预测公式,对Ⅱ期开发井着陆、完钻位置给出建议。该研究成果在X区块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储集层钻遇率,为应用水平井开发层状构造油气藏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半背斜层状油气藏 水平段 着陆 完钻 储集层钻遇率
  • 简介:十九大修订党章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指出,国有企业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本文在研究国有企业党委职责定位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内涵要求,就发挥作用实现路径提出了思考建议。

  • 标签: 国有企业 党委 领导作用 职责定位
  • 简介:《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制定实施,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干部队伍 激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 教育引导 中华民族
  • 简介:膏盐岩盖层厚度是影响储气库盖层封闭性首要因素,同时膏盐岩层段顶底的确定也决定着固井质量是否合格。文23储气库作为超大型储气库,精准卡取盖层顶底和厚度对该储气库建设至关重要。利用X射线元素分析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地层元素变化,文23储气库膏盐岩盖层段特征元素Sr、Zr和Ca元素具有线性相关性,进入膏盐岩层Sr、Zr元素值急剧升高,膏盐岩层底Sr、Zr含量出现异常高值,曲线呈台阶状;Fe、K元素值变小,膏盐岩层底具有异常低峰值,S元素在膏盐岩层底有异常高峰值。Sr/Ba比值、Fe/Mn比值在膏盐岩层底表现为异常高值和异常低值,据此判断进入膏盐岩层底;Mg/Al比值为该区膏盐岩顶底特征比值元素,进入膏盐岩层Mg/Al比值会大幅度升高,Mg/Al比值在膏盐岩层顶和膏盐岩层底均存在一个尖峰,据此可以判断到达膏盐岩盖层顶底。

  • 标签: 元素录井 膏盐岩 盖层厚度 中完卡层 文23储气库 Sr/Ba比值
  • 简介:为阐明砂砾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微观剩余油控制作用,在325块分析样品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针对砂砾岩大颗粒大铸体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CT三维立体孔隙空间扫描等技术,研究水驱/聚驱条件下砂砾岩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剩余油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比较明显。水驱时含油饱和度在50%~100%所占频率下降快,优先被动用;②聚驱中后期,聚合物堵塞了部分水驱阶段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活塞式驱动导致含油饱和度在37.5%~50.0%被大量动用。聚驱后剩余油以孤立状分布为主,局部存在连片状;③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在水驱/聚驱剩余油中差异较大。单模态、双模态岩心驱油效率较高,其中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为9.30%~18.38%。单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较高,而双模态和复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相当。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以双模态岩心最高,单模态次之。单模态和双模态岩心注入聚合物后,含水率下降可达20%。

  • 标签: 复模态 砂砾岩 聚合物驱替 剩余油 冲积扇 克拉玛依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