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分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毛豆种子中鱼藤酮及其类似物的含量。两种试验方法均以鱼藤酮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其最大吸收波长294nm处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eclipseplus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V(甲醇):V(水)=69:31,柱温25℃,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4nm。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藤酮类物质含量为24.29mg/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藤酮含量为1.49mg/g。方法学考察显示,UV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检测非洲山毛豆种子鱼藤酮类物质含量的较好手段。HPLC法操作相对复杂,但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是一种测定鱼藤酮有效含量的方法。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非洲山毛豆种子 鱼藤酮
  • 简介:采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和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以及UPGMA聚类分析,对接种工业酵母RC212的黑比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的63株酵母进行种类区分与鉴定,并对其中的49株酿酒酵母单菌落进行菌株区分,以监控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类和动态变化,明确工业酵母是否主导发酵过程,探讨野生酿酒酵母与工业酵母之间的竞争性,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接种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得4种不同培养类型的酵母菌,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torulamucilaqinos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将酿酒酵母区分为3种基因型,包括2种野生酿酒酵母和已接种的工业酵母RC212。工业酵母在发酵初、中、后期分别占酿酒酵母的6.25%、18.75%、100%。工业酵母在发酵末期才成为发酵优势菌,野生酿酒酵母在发酵初期和中期都位据优势地位,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 标签: 葡萄酒接种发酵 酵母菌 WL营养琼脂培养基 Interdelta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应用多克隆抗体技术研制一种检测动物食品中恩沙星残留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方法:利用直接竞争ELISA法检测人为添加到动物食品中恩沙星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比较,并测定试剂盒的各项指标。结果:恩沙星质量浓度0.1~8.1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y=-0.3769x+0.7899(R2=0.9924),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50=0.55ng/mL,IC50=0.11ng/mL;板内平均变异系数为3.73%,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7.42%;猪肝、猪肉、鸡肉、鱼、虾、猪血清、牛奶、蜂蜜组织样品中ENR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24.3.33,6.08,0.89,1-34,0.64,0.73,0.58g/kg;添加25.0-200g/kg恩沙星时,回收率80.9%~100%。采用ELISA和HPLC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大于95%。结论:本文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动物食品中恩沙星的残留。

  • 标签: 多克隆抗体 恩诺沙星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试剂盒 动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