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大叶桉(Eulalyptusrobusta)异名桉叶《四川中药志》。大叶桉叶为桃金娘科大叶桉的叶。味辛、苦,性凉。具疏风发表,清热解毒等功效。桉叶在对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运用于奶牛时,传统的剂型多为原散剂或乳房灌注剂,这些均不利于奶牛的吸收,并且还会对奶牛及奶牛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伤害。因此本文对桉叶进行注射剂的制备。在对中药水提取物的纯化过程中.绝大多数资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经试验,桉叶水提后改用壳聚糖澄清,效果更好。并将制成品运用于奶牛场时发现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注射剂 桉叶 制备 药效学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一般来说蛋白质是功能基因表达的重要产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大部分新陈代谢活动的调解中,蛋白质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作用。可以说蛋白质为人们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提供了最有效的直观分子基础。我们知道新时代是一个后基因为主题的时代,这一时代中蛋白质组对多种生物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探讨蛋白质组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起到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 标签: 动物科学 蛋白质组学 应用
  • 简介:猪咬尾行为又称为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发生咬尾行为.猪咬尾行为是养猪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与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及动物福利密切相关,它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猪的福利待遇.受咬尾行为影响的猪,体重增加减少,饲料报酬和胴体品质也因此降低,一些个体可能会终身生长缓慢,甚至会因为损伤、失血及感染而引起脓肿或脓毒血症,最后导致瘫痪或死亡.另外,养猪场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所以也增加了养猪场的劳动量.

  • 标签: 养猪生产 咬尾行为 行为学特性 防治 应激因素 动物福利
  • 简介:以高热、发病率、死亡率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指标,对渭南地区近2年猪无名高热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特点进行调查,并对发病猪进行样品采集。针对引起猪无名高热的病毒性疾病,利用血清试验的方法检测引起猪无名高热的病原,为该地区该病的预防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渭南地区猪无名高热疾病的发生与猪品种、体况无关,但与季节和饲养管理情况等有关;

  • 标签: 无名高热 渭南地区 流行病学调查 病猪 病毒性疾病 发生发展规律
  • 简介:"你见过能唱歌的狗儿吗?"在青神县城一琴行老板韩先生的家里,记者见证了1头1岁半的北京犬的"天赋",而且它还不唱一般的歌曲,它能跟着主人唱这样的经典曲目.

  • 标签: 宠物犬 经典曲目 声乐教师 音乐艺术
  • 简介:9月27日,2018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峰会上作主旨演讲。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奶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适应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加快实现奶业全面振兴。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奶业 质量安全 国务院办公厅 供给体系 结构变化
  • 简介:为掌握宁夏牛场牛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应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宁夏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的16个规模化养殖场的460份牛血清进行了牛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有148份血清牛支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2.17%。说明宁夏地区牛支原体隐性感染普遍存在,应做好各牛场的管控和防治工作。

  • 标签: 牛支原体 牛血清 血清学调查 间接ELISA
  • 简介: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危害禽类的两种A类传染病之一。尽管世界各国对ND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对强毒感染的扑杀措施、限制使用中等毒力疫苗及强制性免疫等措施,但它仍然是危害禽类的主要传染病,并且呈现新的流行趋势,使防制工作变得复杂化。

  • 标签: 新城疫病毒 综合防制 流行病学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 传染病 防控措施
  • 简介:野外实习是动物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生物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各种原因,动物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近年来严重滑坡,影响了生物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动物野外实习的教学现状,总结了动物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旨在为提高师范院校动物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师范院校 生物专业 动物学野外实习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 简介:弓形虫病作为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绀、高温稽留、母畜流产、死胎等,人因接触患有弓形虫病动物粪便或误食含有弓形虫卵囊的生肉而感染弓形虫病。为了弄清平顶山地区羊弓形虫病流行情况,以期为开展相应的弓形虫病防治奠定基础,笔者于2014年6月~2016年9月对平顶山地区2个规模化羊场和2个散养羊场进行弓形虫病流行病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 标签: 弓形虫病 养羊场 血清学调查 宝丰县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平顶山地区
  • 简介:氢氰酸中毒是兔采食富含氰甙的青饲料或氰化物.经胃内酶和盐酸的作用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引发以呼吸困难、震颤、惊厥等组织性缺氧为特征的中毒病。在某些植物中(如高粱幼苗、玉米幼苗、亚麻叶、三叶草、木薯、海南刀豆、狗爪豆、亚麻叶、亚麻子饼、马铃薯幼芽,蔷薇科植物如桃、李、梅、杏、

  • 标签: 氢氰酸中毒 形态学观察 肉兔 蔷薇科植物 防治 病理
  • 简介:沙门菌(Salmonella)属肠杆菌科,在自然界分布广,对人和畜禽均有致病性,同时该病的发生也易继发其他疾病,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沙门菌属均有致病性,具有极其广泛的动物宿主,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炎症,易对成年动物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菌病。

  • 标签: 沙门菌病 肠杆菌科 琼脂平板 沙门菌属 赛鸽 革兰染色镜检
  • 简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民和县不同地区饲养的800头牛进行了衣原体病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牛89头,阳性率为11.13%;通过对4年检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全县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的牛均有感染,奶牛感染率高(15.49%).

  • 标签: 民和县 衣原体病 血清学调查
  • 简介:针对安居区动物流行病调查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就如何更有效开展基层动物流行病调查工作做了探讨。

  • 标签: 基层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建议
  • 简介:食品安全是2014年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在过去的1年中,课程团队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推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规范化课外拓展知识,科学化实践环节,制度化考核方法,提升课程团队以及全程化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这一些列的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网站建设的系统化。

  • 标签: 食品安全 精品资源 课程建设 经验总结 探索 实践
  • 简介:2005年国务院国办发15号文件《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出台后,当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内政字[2005]346号),2007年自治区农牧业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内农牧医发[2007]203号)。各盟市、旗县市区也都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出台了改革方案。

  • 标签: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主题报告 体制改革方案 论坛
  • 简介:为切实掌握泉州市原种猪场重点疫病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采集样品检测等方式,对泉州市5个原种猪场开展重点疫病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和扁桃体样品各250份,陆续收集到病料样品54份,对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5个病种进行抗体和病原体检测。结果表明,250份猪血清样品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阳性率为98.4%,gE抗体阳性率19.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体阳性率86.4%,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76.4%,猪瘟抗体阳性率90.8%;组织样品猪伪狂犬病核酸阳性率11.1%,扁桃体样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核酸均为阴性。

  • 标签: 原种猪场 疫病 调查
  • 简介:为了解西藏林芝地区猪链球菌2型的感染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林芝地区438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平均阳性率为60.05%;其中林芝县、米林县的阳性率分别为61.79%和57.81%;雌性和雄性的阳性率分别占61.50%和60.05%,经过卡方检验发现在两地区和性别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林芝部分地区猪链球菌2型感染普遍,应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西藏林芝 藏猪 猪链球菌2型 血清学调查 双抗原夹心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