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的2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组197例为超声引导下穿刺,CT组45例为CT引导下穿刺,比较其穿刺的准确性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和CT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3.91%、97.78%.前两次穿刺组间比较时发现,CT组的每次穿刺成功率高于超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成功率比较时,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对并发症的总体情况进行组间比较时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肉眼血尿患者于1~3d后血尿消失;肾周血肿2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能清晰地显示肾脏组织的断面结构,实时动态地监测活检针穿刺及取材的全过程,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肾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 准确性 安全性
  • 简介: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调查中发现的当前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基层党组织 实证调查
  • 简介:CD44v6是一种变异型CD44分子.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与肿瘤细胞对周围基质的黏附能力有关,它的过度表达使肿瘤细胞获得了转移的潜能。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44v6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CD44v6与喉癌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间的关系。探讨CD44v6在喉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标签: CD44V6 临床意义 喉癌组织 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跨膜糖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3个月后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非减数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唇部软组织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1)在唇部各点相对于X、Y轴的线距上,治疗后表现为垂直方向上明显增长(P<0.05)。(2)在软组织角度与线距的测量上,治疗后软组织面凸角与反映唇部突度的鼻唇角、上唇倾角和上下唇突度的变化明显(P﹤0.05),反映了上唇前突和面部侧貌协调性的改善。结论运用快速扩弓扩大牙弓宽度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Ⅱ类
  • 简介:目的:评估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包括前足肌腱外露6例,前足、中足骨外露5例,前足背肌腱及骨外露4例.转位皮瓣面积在6.0cm×4.0cm至15.0cm×10.0cm.术后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结果:1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与前足功能恢复满意,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小.结论: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足 软组织缺损 皮瓣
  • 简介:目的对拮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针对现有的药物和新型结构类型化合物研究能够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现有的药物或天然产物展开的;另一部分是一系列不同结构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结论CTGF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只在间质细胞中表达,主要介导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是一个更有效和特异的抗纤维化作用的靶点,虽然仅有几种结构类型,但是也开启了能够拮抗CTGF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序幕。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纤维化 小分子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就神经纤毛蛋白1、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定性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NRP-1、2的表达情况,计数PCR值。结果NRP-1、NRP-2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28.3%、0以及83.3%、16.7%、0,各组之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计数分别为(35.67±5.27)、(14.28±3.35)、(6.85±1.6),各种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P-1、2在大肠癌的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在治疗大肠癌患者时可以结合这点进行治疗。

  • 标签: 神经纤毛蛋白1 2 大肠癌 表达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组织的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以及雪灵芝对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平均分为安静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运动组1(灌喂生理盐水)和运动组2(灌喂雪灵芝)。后两组先进行一次力竭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取三组大鼠脑组织测定CAT、SOD、GSH-PX、NaK-ATPase、Ca-ATPase和Mg-ATPase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运动组大鼠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运动组1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运动组2相比是下降的。2、运动组脑组织中ATPase活性低于安静对照组;运动组2脑组织中ATPase活性高于运动组1。

  • 标签: 力竭运动 生化指标 雪灵芝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进行治疗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进行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护理有效率,结果(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较低,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中医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87例头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血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头面部疤痕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抽样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观察常规护理和进行综合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综合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皮瓣均有效存活;治疗后30d恢复良好率86.67%;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44±3.22)d,创面愈合时间((17.96±2.21)d,住院时间(7.87±1.21)d,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后14d炎症因子、瘙痒及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总满意率96.67%。结论: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有效提升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预后良好。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针刺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16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8例,责任组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针刺治疗,传统组接受中频电疗结合针刺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93.10%明显高于传统组31.03%、70.69%,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与责任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软组织损伤中频电疗效果不理想,磁场综合治疗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针刺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16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8例,责任组接受磁场综合治疗系统结合针刺治疗,传统组接受中频电疗结合针刺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93.10%明显高于传统组31.03%、70.69%,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传统组与责任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软组织损伤中频电疗效果不理想,磁场综合治疗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磁场综合治疗系统 疗效
  • 简介:目的系统综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胸部和面部)充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构成,以及不同级别医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充填术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检索获得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术后的随访文献进行排除归纳后,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接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术的共14047例.发生并发症909例,总发生率为6.47%。按照部位分类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75%,面部为1.08%。胸部并发症占前4位的分别为硬结、移位、炎症和血肿,而面部则以面部不对称出现比例较大;非三甲医院胸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三甲医院。结论随访现有研究文献表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充填术的安全性存在问题.用于健康人群时应慎重。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软组织充填术 并发症
  • 简介:合成和纯化了一个带末端羧基的新的磷脂酰乙醇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3/4DPPE-PEG3000-COOH。将这个化合物掺入脂质体后,脂质体在网状内皮系统(肝、脾)的聚集减少,在血中的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并表现为一级对数线性消除。脂质体表面的活性羧基可以和其它活性分子反应,这可能为脂质体带来新的功能。

  • 标签: 脂质体 活性羧基末端 聚乙二醇 长循环
  • 简介:目的检测Etheràgo-go1(Eag1)钾离子通道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影响及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中Eag1的表达;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Eag1钾离子通道抑制剂阿司咪唑(Astemizole)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司咪唑对对SKOV3细周期的影响;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6例卵巢癌组织中Eag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阿司咪唑可明显抑制SKOV3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在卵巢癌标本中,Ea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其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g1钾离子通道异常表达于人卵巢癌组织中,并可能成为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 标签: Eag1 阿司咪唑 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癌
  • 简介: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 标签: 荧光素酶 肿瘤细胞 活体成像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