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国际NPUAP-EPUAP给疮的定义为疮是指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部位。这种损伤一般是由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的。本文对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护理预防疮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优质护理 预防 措施
  • 简介: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而由外加腹导致的严重软产道裂伤则很少见,我院自1983年~1992年10年间共有24名初产妇由于产时外加强力腹导致了严重的软产道损伤,教训极为深刻,故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24例中胎儿宫内窘迫者12例,因宫缩乏力所致第二产程延长者8例,因胎头方位不正所致第二产程延长者4例

  • 标签: 软产道损伤 临床分析 阴道壁裂伤 第二产程 胎儿宫内窘迫 会阴Ⅲ度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护理查房对脑卒中合并疮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标准从中筛选出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查房,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查房,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疮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悬殊,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查房 脑卒中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析使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疮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72例老年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3.33%,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老年患者在疮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压疮 集束化护理管理 老年
  • 简介:目的分析脑叶出血合并疮患者在接受有效护理后,与传统护理模式之间的护理效果差异,探究有效护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4例患者,通过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有效干预护理模式,比对两组脑叶出血合并疮患者在接受有效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脑叶出血合并疮有效护理后,患者脑叶出血引发的并发症与疮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P<0.05,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特征。结论有效干预护理模式对于脑叶出血合并疮而言,护理效果明显,应该大力进行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疮发生时间、疮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疮发生时间为(8.23±2.54)d,对照组为(4.64±2.87)d,护理组迟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疮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延迟疮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管理 ICU患者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常,多发病,而应用3%H2O2洗耳则是耳科传统的治疗方法,但其存在一些问题且对于比较顽固的病例效果欠优。为此1995年6月-2003年10月间我们采用中耳负吸引疗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90例,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传统疗法 中耳负压吸引 鼓室成型术 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负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更少,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负封闭引流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骨创伤患者实施有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骨创伤患者纳入研究(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并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结果:护理后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情况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方案临床积极性明显,可广泛推广。

  • 标签: 骨创伤 负压密闭引流术 护理措施 临床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护理中运用负封闭引流术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8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烧伤且行负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均为4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对于烧伤行负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疮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疮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疮发生率较A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疮护理措施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疮发生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压疮发生后的严重程度,亦可以积极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预防压疮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护理中运用负封闭引流术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8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烧伤且行负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均为4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对于烧伤行负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耳穴豆配合耳部刮痧在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设定为2021年01月-2023年03月,纳入此时院内收治的失眠患者56例进行分析。依照掷骰子法均匀分组,28例/组。对比组:予以耳穴豆护理,结合组:予以耳穴豆配合耳部刮痧护理。评析、处理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后,结合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结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耳穴豆配合耳部刮痧护理,可以使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耳穴压豆 耳部刮痧 失眠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疮护理中实施护理评估以及新型伤口敷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3年12月 20例疮患者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10例实施常规护理,10例实验组经护理评估和新型伤口敷料,对比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疮改善时间、住院指标等。结果:住院时间、疮改善时间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疮患者实施护理评估以及新型伤口敷料干预后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提升疾病康复效率,保证护理有效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评估 新型伤口敷料 压疮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经尺骨鹰嘴截骨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之间收治的35位成人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患者进行分析【1】。经尺骨鹰嘴截骨路双钢板或单钢板(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固定疗法治疗35位患者,分析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经尺骨鹰嘴截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髋关节前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和髋关节局部情况,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在患者健侧肢体后下方放置无菌袋,避免产生小腿感染。选取患者髋前外侧为小切口,将患者的皮下组织分离,切开阔筋膜,同时拉开阔筋膜与臀大肌,使股骨大转子和臀中肌暴露。选择以股骨大转子顶点为基础点作皮肤切口,上下分别延长4~5cm,切口长度保持在8~10cm范围内,将皮肤切开后,沿着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之间的空隙进入,分别向上下牵拉开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然后在臀中肌前1/3处纵向切开约5cm的切口,同时注意保留中肌与股外侧肌腱膜的连续性以便后续修复。在股骨小转子上分1.5cm处截掉股骨头,取出骨头后,安放髋臼假体时要注意假体向外展45°,前倾15°,最后处理患者的股骨,复位假体并调试髋关节灵活度。术后放置引流管并对患者的前侧关节囊、臀中肌、臀小肌以及进行修复,关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后外侧髋关节前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方法类似观察组。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内侧和前外侧路方案用于复杂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58例复杂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研究,均进行内侧和前外侧路方案的双钢板并植骨手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患者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和微创路脊柱手术治疗脊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02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纳入此时我院收治的脊椎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签分组法均匀分组,31例纳入对比组并应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31例纳入观察组并应用微创路脊柱手术治疗。评析指标:二组的疼痛水平、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脊柱功能、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二组的疼痛水平等统计结果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水平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Cobb角矫正度、脊柱功能均高于对比组,且Cobb角丢失度较低(P<0.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对脊椎感染患者治疗时,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与微创路脊柱手术治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后者效果更理想,能够减轻疼痛水平,改善脊柱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应用。

  • 标签: 传统脊柱前路手术 微创入路脊柱手术 脊椎感染 疼痛水平 脊柱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青霉素类过敏反应的机制,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与食性、气源性致敏原过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检测219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8种普通过敏原(包括4种食性和4种气源性)和8种青霉素主、次要抗原决定簇。结果:青霉素过敏病人中,至少一种青霉素类药物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62.10%,至少一种普通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为42.92%,食性致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和气源性致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23.29%。青霉素抗体阳性病人组中,食性致敏原IgE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P〈0.05),且食性致敏原IgE与青霉素IgE呈正相关(r=0.213,P=0.002);气源性致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在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气源性致敏原IgE与青霉素IgE无相关性(r=0.119,P=0.08)。结论:食性致敏原对IgE介导的青霉素过敏病人的致敏性较高。

  • 标签: 特异性IGE抗体 青霉素过敏反应 致敏原 病人血清 食入性 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