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一、概念人类生活在细菌的世界中,肠道内也有大量的细菌.有益于健康的细菌可加强肠道屏障功能,平衡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创造宿主微生物之间良好的共生关系,并通过启动上皮更新、增加黏膜血流和肠蠕动而影响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些细菌称之为益生菌或护生菌(probiotics)[1].

  • 标签: 肠道免疫紊乱相关疾病 益生菌 免疫功能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
  • 简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分泌型钙结合磷酸化糖蛋白,又称为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因子1(earlyTlymphocyteactivation1,Eta-1)或分泌型磷酸蛋白。1979年Senger等首次报道一种转化特异性分泌蛋白肿瘤的关系.称之为转化相关性磷酸蛋白。后来Franzen等从骨组织中分离出一种磷酸蛋白,其特性Senger等发现的磷酸蛋白相似.因其介导骨基质矿化和重吸收过程而被命名为骨桥蛋白。以后相继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均发现OPN的表达和分泌,并参与多种生命现象。现在认为,在局部炎症中,它是免疫细胞募集及启动Th1细胞免疫的关键细胞因子。

  • 标签: 骨桥蛋白 炎症性肠病 特异性分泌蛋白 磷酸蛋白 磷酸化糖蛋白 细胞活化因子
  • 简介:本文仅对肝前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作一总结。1黄疸的定义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巩膜、黏膜和皮肤黄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1μmol/L(0.1~1mg/d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 标签: 肝前性黄疸 胆红素 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症
  • 简介: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状态,多种病因均可引发肝病导致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纤维过程中,肝细胞、肝窦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和窦内皮细胞均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中以星状细胞的活化作用最重要.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这一观点现已被广泛接受[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肝窦星状细胞的凋亡很重要.本文就肝窦星状细胞的激活凋亡对纤维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星状细胞 激活凋亡 窦星状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10d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胃窦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6例,行10d序贯疗法.前5d应用雷贝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后5d雷贝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奥硝唑0.5g,Bid。对照组40例,应用雷贝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0.5g,Bid,阿莫西林1,0g,Bid,10d。结果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RUT及^14C-UBT,两者均阴性,试验组41例,89.1%,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副作用发生率,试验组3例,6.5%,对照组12例,3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硝唑联合质子泵抑制药10日序贯疗法可以明显提高Hp根除率。

  • 标签: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奥硝唑 幽门螺杆菌 根除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94例,对其中35例行姑息性治疗,即肝内扩张胆管置管引流术,对另59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经随访,本组94例ICC患者生存期为3~35个月,平均为(26.1±4.6)个月;1a生存率为76.6%,2a生存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C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血清CEA、CA19-9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手术方法为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低程度分化、血清CEA大于25μg/L、血清CA19-9大于182U/ml、手术切除组织边缘肿瘤细胞阳性、淋巴结转移和姑息性手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预后差,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即使获得肿瘤切除而根治的患者仍存在很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认真研究这些因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姑息性治疗 根治性切除 预后
  • 简介:自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以来,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的研究日新月异,因而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

  • 标签: 慢性胃炎 防治 诊断 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共识意见
  • 简介: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战胜癌症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近几年才有的共识。肿瘤免疫治疗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但要真正战胜癌症,还是需要安全、有效的主动免疫治疗途径。树突细胞(DC)是衔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也是决定适应性免疫性质,即免疫或耐受的关键细胞。因此,以DC为载体的安全、高效、特异和广谱的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DC的高度异质性,基于DC的肿瘤疫苗研究遇到了瓶颈。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综述DC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树突细胞 癌症疫苗 抗原 肿瘤
  • 简介:目的应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肝衰竭患者,并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比较,观察CAPS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肝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18例行CAPS治疗,15例行MARS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CAPS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由579.6±136.3μmol/L降至473.3±96.3μmol/L(P〈0.05)、肌酐由247.8±154.5μmol/L降至180.8±119.8μmol/L(P〈0.05);CAPS治疗组MARS治疗组患者痊愈好转率分别为55.5%和53.3%(P〉0.05)。结论CAPS能清除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其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肯定,CAPS具有较优良的性能价格比,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肝衰竭 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 人工肝 血液净化
  • 简介: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造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症和多系统受累的各种表现,其中尤以肝硬化腹水为突出,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此时往往提示肝功能损害严重,预后不佳。此阶段患者容易并发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全球每年死于肝硬化的患者达数十万人,其中大部分死于并发腹水这一时期。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中医药研究概况 上消化道出血 肝功能减退 多系统受累 门脉高压症
  • 简介:在西力国家,酗酒历来是导致严重肝脏疾病的首要因素.我国近年来由酒精所致的肝损害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1].典型的酒精性肝病(ALD)临床上表现为脂肪肝和肝肿大、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最终将发展为不可逆性肝硬化.尽管A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大量资料表明,酒精代谢产物乙醛是造成肝脏和其他脏器损害的主要元凶[2].乙醇脱氢酶(ADH)和肝脏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通路均可产生毒性代谢产物乙醛,乙醛继而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舷物,进一步导致蛋白酶失活、DNA修复蛋白功能损害、自身抗体形成、谷胱甘肽耗竭、线粒体损伤和氧利用障碍[3].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发病机制 肝损害 磷脂代谢紊乱
  • 简介:肝肾综合征(HRS)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国际腹水俱乐部于2007年修订了HRS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但其诊断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对HRS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深入认识,特利加压素等血管收缩药物改变了HRS内科治疗几乎无效的状态。目前,肝移植是HRS患者的主要根治手段。本文就HRS的诊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特利加压素 肝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cP)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首次人院体检时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详细记录分娩结局。结果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1569例,发生ICP者146(9.3%),其中孕中期42例(28.8%),孕晚期104例(71.2%),正常孕妇1423名;ICP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低体质量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是16.4%、13.0%、23.3%、8.2%、7.5%和25.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9%、5.8%、12.9%、1.8%、4.3%和16.9%(P〈0.05)。结论孕期ICP是发生多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胎儿早产和发生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做好早期尤其是孕中期ICP诊断,并积极的处理,可能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分娩结局 防治
  • 简介: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指示肿瘤的存在。近几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以胃癌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根据属性分为蛋白质多肽、糖类抗原、酶同工酶、激素及其受体、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产物。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分子生物学 糖类抗原 蛋白质多肽 同工酶
  • 简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IN)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若能及早识别病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不失为胃癌二级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GIN胃癌的关系及逆转治疗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胃癌 癌前病变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逆转治疗
  • 简介:丘疹性荨麻疹,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每年的春季开始,夏秋季节,有的一年四季不断,尤其夏秋季节为重,在小儿身上不断出现不规则的成群分布的梭形红色丘疱疹或风团,伴有剧烈的瘙痒,有的经搔抓继发皮肤感染形成脓胞疮。现简要介绍一下对丘疹性荨麻疹认识防治。

  • 标签: 丘疹性荨麻疹 婴幼儿 儿童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过敏性疾病
  • 简介:新生儿出现黄疸颇为常见,它既可是生理性的,又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我们分析了近年我院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并浅谈一下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诊断护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以及复发因素尚不明确,饮食因素因两者均有关联而成为研究热点。既往大多数研究认为膳食纤维有益于UC,然而新近一些国外研究却使该观点受到质疑。本文就膳食纤维及其在UC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膳食纤维 短链脂肪酸 丁酸盐类 肠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