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海军特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18年 4-7月所有在本部进行体检的 450名 海军特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人格问卷等调查海军特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比较分析。结果:海军近海船员在焦虑、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敌对、精神病

  • 标签: 海军特勤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进而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静配中心员工管理制度以及人文关怀政策。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职的300名医护人员,对该300名医护人员的焦虑状况以及产生焦虑现象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自我评分普遍在40至92分之间,通过数据整理发现有38.35%的护理人员没有明显的焦虑状况出现,其中有40.33%的护理人员出现轻度焦虑状况,有14.13%的医护人员有中度焦虑状况,有7.18%的医护人员存在重度焦虑状况。且研究结果发现焦虑状况与医护人员年龄,工作年限,性格,职称等因素具有显著关联性。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焦虑状况概率较高,且与年龄,工作年限,心理状态等因素具有关联性,医院应当根据相关关联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程度。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人员 焦虑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新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对我院在 2020年 1- 2月所接诊的 28 例新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有较为严重焦虑、紧张心理,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下,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护理前相比, P<0.05。结论 新冠患者在治疗中存在有较大的负面心理,促使患者存在有较大的心理负担,需及时展开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

  • 标签: 新冠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工作的护士208名,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知识平均分为(14.66±4.52)分;态度平均分为(30.24±3.97)分;行为平均分为(55.01±10。05)分。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均与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年龄和培训经历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190,P〈0.05);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380,P〈0.05),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106,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 跌倒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前后对病人安全意识、技能和态度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经修改后的病人安全评估问卷对188名护理本科生分别在见习前及见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见习前促进病人安全意识认知得分(29.55±3.49)分,见习后得分(30.61±2.99)分;见习前确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认知得分(30.24±3.81)分,见习后得分(31.60±3.56)分;护生见习前病人安全认知总分(78.53±7.82)分,见习后总分(80.78±7.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临床见习有助于提高护生病人安全的认识。

  • 标签: 护理本科 病人安全认知 见习
  • 简介:目的:调查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52例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l~4周进行问卷调查,与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睡眠影响因素进行频度分析。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及睡眠总体情况较差(P〈0.05);术后3周,描述睡眠的多方面较差,睡眠不足、觉醒不足、恶梦夜惊开始改善,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术后4周,睡眠质量、服药情况较差(P〈0.05),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方面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术前为心情、疾病症状、睡眠节律;术后为疾病症状、舒适感、外界干扰。结论:肝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3周内睡眠差,针对性给予护理,有助于改善睡眠,促进康复。

  • 标签: 肝移植 围术期 睡眠
  • 简介:护理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兼具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进步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满意度及需求状况,对护理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笔者对初进入临床实习的部分护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不同层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求情况,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教育 需求状况 人文素质教育 不同层次护生 护理学科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地区已育妇女盆底功能与健康需求情况展开分析,并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宜宾市400名已育妇女,参考PFDI-20盆底功能障碍量表,拟定调查问卷,派发到这400名已育妇女手中,在此基础上,对其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估,最后针对评估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这400名已育妇女当中,有97名女性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占比24.25%,乡镇女性发病率更高(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要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方式,来促进本地区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健康需求程度 防治能力
  • 简介: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讨,为完善肺结核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评定,除强迫和偏执2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其中,女性患者评分较男性为高,30-60岁组患者评分高于其他年龄组,评分与病程和文化程度正相关,乡村患者抑郁因子分高于城镇患者,人际敏感因子分却低于后者。结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在进行躯体治疗时应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自 2019 年 12 月开始暴发流行,面对这一疫情,防控和诊治方面的措施还在探索中。我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单位。回顾性分析在新冠肺炎期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现状制定应对措施汇报如下:

  • 标签: [ ] 新冠肺炎期间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策
  • 简介:专业观又称专业思想,是学生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学习,从事专业工作的思想基础。积极健康的专业观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投入度。目前在护理专业领域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思想的动摇必将影响其行为,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历史、社会、医院、家庭等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关于专业思想问题调查了近700名本科护理在校生和实习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学生 护理 护理专业思想
  • 简介: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CL-90对临床86例低年资护士进行测评。结果低年资护士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因子及精神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用工性质可影响低年资护士的躯体化症状因子。结论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普通人群,所调查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对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没有产生不良影响;用工性质对低年资护士躯体健康状况有影响。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目的了解手术室空调滤尘网带菌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检测手术室紫外线消毒前后的空气菌落数和空调滤尘网表面菌落数;滤尘网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并于消毒后即时、1周、2周、3周、1月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紫外线消毒前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调滤尘网表面菌落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滤尘网消毒后即时其表面细菌数符合Ⅱ类环境的要求,消毒后2周内细菌数与消毒后即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消毒3周后细菌数与消毒后即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定期对空调滤尘网进行清洗与消毒,消毒液可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间隔时间以2周为宜。

  • 标签: 手术室 滤尘网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家属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及其对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家属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肺癌患者家属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SCL-90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且其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与肺癌患者家属身心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士应指导肺癌患者家属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更有利于其面对应激事件,减轻其压力及痛苦,促进肺癌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肺癌 家属 应对方式 身心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11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普通人群参考值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SF-36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除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维度与普通人群SF-36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52名护士的调查,了解县级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描述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结果样本的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敌对等。结论县级医院护士的心理状况明显较一般人群差,此研究可为县级医院护士的心理保健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县级医院 护士 心理 调查研究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及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估,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儿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体质指数(BMI)21.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15.4%,上臂肌围(AMC)13.3%,总淋巴细胞计数(TLC)28.0%、前白蛋白(PA)27.0%、白蛋白(ALB)9.0%,总蛋白(TP)6.0%。年龄、患儿父母文化程度、患儿家庭年收入是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营养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营养不良率较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宣教和干预,定期进行营养评价。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营养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经口进食脑卒中患者的进食状态及营养状况。方法于2016年4—8月对上海市6所医院的38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以及中文版简易进食观察量表一Ⅱ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同时评估患者的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小腿围、全血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客观指标,分析比较存在进食困难与无进食困难患者之间各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脑卒中后存在经口进食困难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患者;存在摄入困难、吞咽困难及精力不足/食欲下降患者的小腿围、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白蛋白浓度均低于无相关进食困难的患者(均P〈0.05)。结论伴有进食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者,及时、合理的进食状况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判断脑卒中患者的进食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进食困难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促使每一位护理人员产生主动交流的愿望,并使主动交流的行动体现在每一项护理工作全过程。方法:对200例门诊候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分别从护理人员是束主动与患者交流、交流效果、咨询得到的答复以及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满意度等五方面获得信息。结果:(1)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咨询的满意程度,都随着主动交流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在第一阶段主动交流护理人数只占62.0%,其满意度为84.0%,而到了第三阶段主当主动交流人数提高到92.0%时,其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随这上升为100%;(2)护士在输液治疗时与患者主动交流的意识较强,总评价结果有90.0%的护理人员能够进行主动交流,其交流效果的满意度为94.0%,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均为100%。结论:主动交流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主动交流使护患双方产生互动;护理人员要把非技术性操作与技术性操作中的主动交流放在同等位置。

  • 标签: 门诊护士 主动交流 满意度 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