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就中医内科治疗(观察组)及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预后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采用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消除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内科 治疗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对原发性肾病综合(PNS)的效果。方法:将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相比,其血浆黏度、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治疗PNS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病综合征/药物疗法 阿魏酸哌嗪/治疗应用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nephroticsyndrome,NS)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33例,均为肾病综合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观察组24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50/65)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86.71%(61/6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S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儿肾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小儿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报告36例通过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溶血尿毒综合的护理体会。包括治疗前严格的预冲,治疗中熟练的技术操作、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支持,和日常的感染控制、导管护理。本组3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 标签: 小儿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是新生儿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呼吸系统急症。现针对该病采用生后从产房内积极治疗到新生儿早期发病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有产房内新生儿过渡期的治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相应呼吸机的合理应用以及相关药物的支持治疗。

  • 标签: NRDS 辅助通气模式 LISA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来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中医内科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归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及治疗药方,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接受了中医内科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突出,有45例治愈病例,12例好转病例,3例无效病例,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内科治疗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激素疗效差异的相关因素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212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非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非激素抵抗型与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患者Ig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4~24岁患者对于激素的敏感性较高,IgA肾病患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轻微病变患者对于激素治疗的敏感度比较高。结论对于应用激素开展治疗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来说,其临床疗效要IgA水平、年龄、病理类型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成人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 激素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发生此情况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01月--2017年12月的90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胎龄分成三组,即早期早产儿组40例;晚期早产儿组30例;足月儿组20例,分析三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各组患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的情况各不相同,其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在早期早产儿组中,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的主要原因为不明原因早产,而晚期早产儿组高危因素是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膜早破等因素;足月儿组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窒息与剖宫产,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早产儿组中,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的主要原因为不明原因早产,而晚期早产儿组高危因素是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膜早破等因素;足月儿组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窒息与剖宫产,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的患儿其临床特点是不相同的,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需要严格掌握其不同特点,进而给予其提供不同的管理,诊断与治疗。

  • 标签: 不同胎龄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人们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其中在睡眠方面容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多平面阻塞现象。一般在临床中主要采取传统耳鼻喉体检、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声波反射、以及上呼吸道压力测定等诊断方法,但单独的检查方法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因而需要对其实施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阻塞部位。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平面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干燥综合(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口腔唾液腺外,消化道黏膜、胰腺、肝脏和胆道也存在大量外分泌腺,亦可出现腺体淋巴细胞浸润相应临床表现。干燥综合胃肠道受累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1,2。卟啉病是一种因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相关酶缺陷引起的以腹痛、皮肤损伤、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3,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根据血红素主要合成部位分为红细胞性生成性血卟啉病和肝卟啉病,后者又分为急性间歇性、迟发性皮肤型、混合型、隐匿型卟啉病4。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漏诊。干燥综合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更是罕见。下面就临床中发现的2例SS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诊断及治疗进行报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綜合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30例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加强认识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对母婴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破膜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褥感染率和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易出现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感染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反应,产褥感染发生率和剖宫产率高,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量多等临床特征,其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应最大限度避免羊膜腔感染综合的发生。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新生儿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RESLES)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RESLES的临床与MRI特点。结果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平均26.5岁;其中病毒性脑膜炎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癫痫患者苯妥英钠治疗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为主要特点。11例患者MRI均显示胼胝体压部斑片状T1稍低信号,T2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复查MRI,SCC病变消失或DWI信号降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RESLES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具有特征性MRI表现。

  • 标签: 胼胝体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使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对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内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2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是6.67%,药物性糖尿发生率是8.89%;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是15.56%,药物性糖尿发生率是2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因其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等原因被越来越人们重视和关注,口腔矫正装置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更容易被OSAHS的金及患者所接受。本文从OSAHS的患病情况、口腔影像学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阻塞性 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 空腔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卒中后肩手综合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卒中后肩手综合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卒中后肩手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BI和FMA评分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水肿、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积分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卒中后肩手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BI、FMA评分、水肿、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给予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水肿和肩痛等症状,提高肢体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治疗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免疫重建炎性综合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患者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结果:14例患者中出现结核瘤7例,病灶为多发性,弥漫性脑膜强化6例,病灶周围水肿5例,脑积水4例,占位效应2例,脑脓肿1例。结论:结核瘤伴弥漫性脑膜强化是免疫重建炎性综合患者最显著的神经系统MRI表现,可伴或不伴周围水肿,其他影像学表现还包括脑积水、占位效应及脑脓肿。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结核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抽选中风后肩手综合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与上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上肢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刺治疗 康复训练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79例多囊卵巢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临床处置,同时多给予观察组患者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指标腰围、BMI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腰围、BMI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饮食干预可以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饮食干预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