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10~21天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未见病变或狭窄程度小于2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心肌梗死造影136例,发现6例AMI患者冠脉造影正常。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与冠脉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后血栓消失,微血管病变导致局灶性坏死有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危孕妇分娩时应用无创接生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本院产科病房接收的行正常分娩的100例低危产妇,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采用常规产科接生技术;研究组共50例,采用无创接生技术。详细记录2组的会阴切口情况、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会阴完整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会阴侧切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的总产程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短,产时出血量、产后疼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低危孕妇分娩时应用无创接生技术有助于降低其会阴侧切率,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值得借鉴。

  • 标签: 低危孕妇 正常分娩 无创接生技术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参考值范围甲状腺激素对男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甲状腺激素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男性体检者4420人,分为骨密度正常组和骨密度异常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分析甲状腺激素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骨密度异常组FT4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

  • 标签: 骨密度 甲状腺激素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华东地区青年人面部的正常值和基本比例关系。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的面部基本测量指标和G. Frarkas建立的系统化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对100例18~24岁在校学生的面部进行测量,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华东地区青年人正常面部形态的基本均值和各个部分的基本比例关系。结论:本测量研究为面部美容医学及整形外科学提供了客观的面部形态学指标。

  • 标签: [] 人体测量 青年人 面部正常值 面部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分流术 正常压力脑积水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早期发展是一门系统科学,是儿童成年期基本要素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智力、体质等各要素迅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凸显过程,在这个阶段收到的效果和达成的发展,对于儿童的一生都有深远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获得很大进步,家长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了解更加深刻,据此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儿童早期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儿童 营养 儿童早期 影响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成长发育中实施儿童保健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本医院儿童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60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儿童保健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临床评分、护理前后体征指标。结果:(1)观察组的儿童对比对照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功能评分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儿童对比对照组护理后身高、体重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儿童保健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保健护理行业快速发展,并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发育不良问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而儿童保健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发育质量。对此,本文就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保健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21~40岁人群正常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GBM)的厚度。方法选择年龄为21~40岁,经临床筛选无影响GBM厚度的疾病,且免疫荧光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为正常肾小球的肾穿刺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及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根据等距离曲线移动原则对每个样本的一个肾小球拍照15张,随机设置测试系统,选择测试线与GBM足细胞侧相交的点作GBM的垂直线,与内皮细胞相交处的距离为GBM截面宽度,进而计算出GBM调和平均厚度。结果29例样本,GBM调和平均厚度为324.26±47.87(236.49~425.03)nm,男性为345.23±39.94(259.96~394.66)nm,女性为307.23±48.07(236.49~425.03)nm,男、女性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1);21~30岁和31~40岁的GBM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61)。结论正常人群中不同性别GBM厚度不同,需区别对待。

  • 标签: 电镜 基底膜厚度 体视学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分娩后子宫恢复训练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入院并行自然分娩的产妇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比较 两组产妇分娩后恶露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性生活恢复时间、 产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恶露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性生活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产后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有助于促进子宫生理功能的早日康复,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自然分娩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产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及其它肿瘤组织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1)的缺失或突变。方法应用PER和PER-RFLP法分析人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rb1基因的第14~16和第20外显子。结果在9种正常组织中都检测到了正常rb1基因片段,而32例Rb患者第14~16外显子全部缺失,第20外显子缺失率为65%(21/32)。乳腺癌和胃癌组织中第14~16外显子的异常率分别为9、5%和33%。结论rb1的缺失与Rb的发生直接相关,与其它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肿瘤组织 RB1基因 PCR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 视网膜母细胞瘤 胃癌